前言
高市早苗最近在台海问题上频频出招,话音未落中国的回应就已经送到门口,她在APEC上高调“秀姿态”,又在国会大谈“存亡危机”,显然是想把老剧本重新翻拍一遍。
![]()
然而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只能被动应对的国家,不仅国力全方位碾压,底线也清晰到不能再清晰,日本若还妄想靠喊口号制造影响力,那结局已经写在历史里了:越线者,必付代价。
借台海炒作,掩盖不了日本政坛的虚火
高市早苗上任没多久,就把台湾问题当成了“政治提款机”。11月1日她在APEC场边“碰瓷”式会见台湾人员,还冠之以“总统府资政”的名头,完全不顾外交礼仪和中日关系的基本红线,紧接着在11月7日的国会答辩中,她更进一步,把“台海动武”硬生生扯成日本的“存亡危机”,暗示要动用《安保法》中的集体自卫权条款。
![]()
这套操作看似强硬,实则是虚张声势,高市的政治背景很清楚:她是日本右翼势力的代表人物,不仅坚持拜靖国神社,否定战争罪责,还主张修宪扩军。
她的上台本质上是安倍保守路线的延续,但问题在于她的执政基础其实非常脆弱,支持率虽然一度高达71%,却建立在民众对“女性首相”的新鲜感和对现状不满的情绪上。
更尴尬的是她的内阁刚组建不久,就因为7名官员涉及黑金丑闻,引发了超过七成民众的质疑,国会席次也没拿下多数,只能靠和日本维新会的松散合作勉强维持。这种政权结构,说白了就是“看起来很热闹,实则靠不住”。
![]()
在这种局面下,高市急需一个“外部威胁”来稳住右翼选民、转移国内矛盾。而台海问题恰好成了她的“救命稻草”。她对台的高调操作,其实是一场国内政治的“烟雾弹”。
历史不是布景板,中国红线不是装饰线
高市把“存亡危机”挂在嘴边,听起来像是新词,细看却是旧招,当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也是拿“满蒙生命线”做借口,一步步滑入侵略泥潭,如今翻出这套说辞,不过是换了个方向的“旧瓶装新酒”。而中国这次的回应,既迅速又明确。
![]()
外交部连发两次严正交涉,驻日使馆更是直接点名批评,质问日方究竟想向“台独”势力释放什么信号?是不是想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又想把中日关系带往何处?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中方没有走“客套路线”。以往日本新首相上任,中国多少还会发个贺电、表个态,而高市一上台,中国的回应就是一记“当头棒喝”。这种“冷处理+硬表态”的组合拳,释放出的信号非常清楚:中国不是不讲交情,而是这条红线动不得。
与此同时中方的反制也不止于外交层面,东部战区加强台海战备巡航,军舰、战机轮番上阵,用行动告诉对方:嘴炮归嘴炮,真动手咱也不含糊。
![]()
经济和区域合作层面,中国也没有暂停节奏,RCEP的推进、中日韩自贸谈判的重启,都是在稳住区域格局的同时,孤立那些试图挑事的声音。
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台海不是你想搅就能搅的水,历史可以回顾,但不能复刻;红线可以看见,但不能试探。
国力之差距,决定了游戏规则谁来定
高市的挑衅之所以掀不起浪花,说到底还是因为中日之间的国力差距已经不是一个量级,从经济到军力,从产业链到战略纵深,中国都掌握着压倒性的优势。
![]()
就经济体量而言,中国早已是日本的三倍以上,而且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反观日本,虽然高市嘴上喊着“摆脱战后体制”,现实却是90%的能源靠进口、人口结构失衡、制造体系外包严重。真要打起仗来,日本的战争动员能力根本撑不起持续对抗。
军事上更不用说,中国的航母、055大驱、歼-20早已形成体系化作战能力,而日本即便拉上美军,也很难在第一岛链内有实质优势。更别提中国在台海方向已经布下“反介入”天网,战机、导弹、雷达系统环环相扣,任何冒进行为,结局不会比当年好到哪去。
![]()
再看战略格局,今天的日本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可以靠“同盟”横着走的角色。特朗普政府对“出兵援台”闪烁其词,连在亚洲行程中都避谈台湾,可见美国也不愿意被轻易拖下水。
而中国通过RCEP把东盟、韩国牢牢捆在一起,经济一体化的黏性越来越强,日本若执意挑事,很可能被整个区域边缘化。
![]()
至于高市寄望的“国内共识”,那也不过是表面繁荣。她一边喊着减税,一边要扩军,却又说不清财政从哪来。党内有人盼她成功,也有人看她笑话。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就公开批评她“走回头路”,让日本陷入危险境地。
叫得再响亮,也掩盖不了底气的不足
高市的算盘打得很响:靠炒作台海话题聚焦舆论、巩固右翼支持、获得执政正当性。但她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现实——中国不是过去的中国,台海也不是任人操弄的棋盘。
![]()
她的每一句“存亡危机”,都在勾起历史的警觉;她的每一次挑衅,都在让日本陷入自我孤立的泥潭。中国的态度不复杂:不挑事,但也绝不怕事;有合作空间,但更有斗争底线。想打台湾牌来换筹码?不好意思,这张牌不在你手里。
今天的中国有实力说“不”,也有耐心守住底线。有军事实力护航国家统一,有经济力量稳住区域格局,更有战略定力面对一切挑战。而日本若执意越线,喊得再响,最后也不过是纸老虎一只。
高市早苗或许会继续制造声势,但这场博弈早已不是靠嘴皮子就能赢的“宣传战”。中国的回击是立体的、有节奏的,更是有准备的。历史的车轮不会倒转,现实的规则也不会因个别政客的表演而改变。
参考资料: 高市早苗发表首次施政演讲,“鹰派”方针引广泛担忧 2025-10-24 齐鲁晚报 中日建交首例!高市早苗上台不足一月两度挑衅,妄谈台海事务遭中方追问是否重蹈侵略覆辙? 2025-11-12 商广独报 接手“烂摊子”,高市早苗想当好日本首位女首相不容易 2025-10-04 新京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