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11时,随着最后一组道岔精准落位、信号系统同步校验成功,中铁六局承建的沈山北道增建二线转线施工圆满收官。这场历时420分钟的Ⅰ级封锁施工,借助科技赋能,成功攻克了沈阳北站南端咽喉区的多重难关,为铁路交通枢纽解决了关键问题。
作为东北地区铁路枢纽的核心,沈阳北站汇聚了6条铁路干线,而沈阳北站南咽喉区的“高普交叉”状况,曾是制约运输效率的关键瓶颈。本次施工需在有限的天窗点内,完成线路拆除、道岔插入、线路拨接、大机捣固、接触网线架设及拨移、信号设备安装及软件插入等多项施工任务。并且,施工地点临近居民区,涉及多专业协同作业,难度与风险并存。而深度应用科技手段,成为了打破困局的核心力量。
施工前,项目部运用动画技术,对沈阳北站南咽喉区的线路、道岔、接触网等设施进行全场景数字化复刻,精准模拟施工流程、优化拨接路径,以可视化形式呈现16个作业面的工序衔接和资源调配情况,提前规避了多专业交叉作业可能产生的冲突风险。针对复杂的地质和周边环境,通过无人机航拍测绘锁定施工边界,为方案优化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为确保本次转线施工安全正点开通,项目部提前开展风险研判,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工作交底,严格执行“一机一人防护”制度。采用“多线并行、分组攻坚”的组织模式,将施工按线路、信号、接触网三大专业划分为16个作业面,现场投入1200余名施工人员、400余台大型机械和工具协同作业。整个施工过程中,各项工序衔接紧密,各小组配合高效。针对信号设备拆改配线工作,项目部聚焦线缆标识精准、接线逻辑无误、新旧系统兼容这三大关键,建立“施工员、技术、设备单位”三级复核机制,确保配线拆改精准无误,从而顺利完成封锁施工。
随着本次转线施工的顺利完成,沈山铁路北道线及其增建二线与沈大铁路上、下行线全部引入沈阳北站普速场。此后,经沈阳北站的普速列车将不再经由高铁线路运行,消除了沈阳北站南端咽喉区的“高普交叉”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沈阳枢纽的整体通过能力和运输效率。(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高翔)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