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蒙古国98%的人口挤在北边?为了靠近俄罗斯?靠近中国的南方发生了什么?

0
分享至

翻开蒙古国的地图,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

这个拥有超过300万人口的国家,其绝大多数国民,都密集分布在靠近俄罗斯的北部狭长地带。

而广袤的南部,与中国相接的土地,却近乎一片空白。

为什么会这样?

这不仅仅是“亲俄”或“远华”的简单标签。


01

第一个原因是土地。

蒙古国的国土,被一条无形的线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南部,是世界闻名的戈壁。

“戈壁”在蒙古语中,意为“干旱的土地”。

这里的气候极端。

冬季,气温可以骤降至零下40摄氏度。

夏季,地表温度又能飙升到40摄氏度以上。

温差巨大,常年风沙,稀疏的植被,水源匮乏,是南部的特点。

南戈壁省,面积达到16.5万平方公里,比我国的河南省还要大,常住人口却只有7万。

在这里,牧民面临着一种毁灭性的自然灾害,被称为“白灾”。

当严冬降下暴雪,整个草原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牲畜找不到赖以生存的牧草。

紧随其后的,是急剧下降的气温,成群的牛羊会被活活冻死、饿死。

一场严重的“白灾”,足以让一个牧民家庭数十年积累的财富,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相比之下,蒙古国的北部,则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属于森林草原地带,山峦环绕,河流纵横。

鄂尔浑河与色楞格河,是蒙古国的两条母亲河,它们都位于北部。

这两条河流域,土壤肥沃,水草丰美,为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里的冬季虽然同样寒冷,但降雪量稳定,为土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对于一个以游牧为传统生存方式的民族而言,水和草,就是决定生存与否的根本。

大自然,用严酷而直接的方式,为蒙古的人口分布,划定第一道边界。



02

历史的惯性,强化了自然的选择。

13世纪,成吉思汗建立起庞大的蒙古帝国。

他选择的权力中心,是位于今天蒙古国北部的鄂尔浑河流域。

帝国的都城,哈拉和林坐落于此。

这个选择,不仅仅因为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更包含了深远的战略考量。

北部靠近西伯利亚的森林,进可向西,征服欧亚大陆;退可据守,拥有战略纵深。

此后数百年,历代蒙古大汗的政zhi中心,都未曾离开过北部地区。

到了17世纪,喀尔喀蒙古归附清朝,成为“外蒙古”。

清政府在这里设立的行政中心,库伦,也就是今天的乌兰巴托,依然位于北部。

清朝对外蒙古的管理,采取了一种特殊的“蒙旗制度”。

为了维持蒙古地区的纯牧业经济,也为了防止汉文化的影响,清政府严格限制汉人商人、农民进入外蒙古。

这一政策,在客观上,阻断了南部地区发展的可能性。

南部的戈壁地带,气候条件虽然不适合大规模放牧,但并非毫无潜力。

若能引入农业,或发展农牧结合的经济模式,是有可能支撑更多人口的。

但在清朝的隔离政策下,这一切都无法实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1911年,外蒙古宣布独立,其政zhi、经济、文化的中心,毫无疑问地,还是北部的库伦。

这座城市,从一个宗教中心,逐渐发展为国家的首都。

历史的传统,就像一条无形的引力带,将人口牢牢地吸附在了北方。


03

如果说自然和历史是基础,那么经济,则是决定人口流向的直接动力。

18世纪,清朝与沙皇俄国签订了《恰克图条约》。

条约划定了中俄在中段的边界,并在今天蒙俄边境的北部,设立了恰克图互市。

这条贸易通道,迅速成为连接中国、蒙古与俄国的重要商路。

茶叶、丝绸、皮毛、牲畜在这里交易,巨大的商业利益,带动了整个蒙古北部地区的繁荣。

到了19世纪末,俄国开始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

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钢铁动脉,虽然没有直接穿过蒙古,但其支线与蒙古北部的连接,进一步加强了该地区与俄国的经济捆绑。

俄国的商品、资本和技术,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输入蒙古北部。

相比之下,南部地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在清朝的限制政策下,始终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北方。

真正的决定性时刻,出现在1921年之后。

在苏联的支持下,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

从此,蒙古的经济命脉,被彻底纳入了苏联的体系之中。

苏联的援助,如潮水般涌向蒙古。

这些援助,并非平均分配,而是高度集中地投放在了北部地区。

1961年,苏联帮助蒙古建立了第二大城市,达尔罕。

这是一座纯粹的工业城市,以建材和轻工业为主。

1974年,苏联又帮助蒙古建设了第三大城市,额尔登特。

这里,拥有亚洲当时规模巨大的铜钼矿。

这两座城市的崛起,与首都乌兰巴托一起,构成了蒙古国的“工业铁三角”。

它们无一例外,全部位于北部。

苏联的投资,就像巨大的抽水机,将全国的人口、资源和财富,都虹吸到了北方。

而广大的南部地区,因为远离铁路线,缺乏基础设施,几乎被现代化的进程所遗忘。

经济命脉的北移,最终固化了人口分布的格局。


04

在地缘政zhi的棋盘上,蒙古的位置,特殊而敏感。

它像一个楔子,深深嵌入中国与俄罗斯这两个庞大邻国之间。

从1921年到1990年的近七十年间,蒙古是苏联坚定的盟友。

在冷战的格局中,蒙古是苏联在远东地区重要的战略缓冲区。

为了巩固这个缓冲区,苏联不仅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更在蒙古北部长期驻扎规模庞大的军队。

1969年,中苏之间爆发珍宝岛武装冲突,两国关系降至冰点。

随后,苏联开始在蒙古北部大规模增兵。

据一些历史文献记载,鼎盛时期,驻蒙苏军的总兵力,一度超过10万人。

这些军队,连同他们的家属和后勤人员,在蒙古北部形成了一个个特殊的军事城镇。

军人的存在,也刺激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

这种以军事存在为驱动的人口聚集,进一步加剧南北发展的不平衡。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与蒙古的特殊关系。

虽然俄国军队已经撤离,但长期形成的依赖关系,并未就此终结。

至今,蒙古超过70%的燃油供给,依然来自俄罗斯。

蒙古国的中央电网,也与俄罗斯的电网相连。

这种能源上的高度依赖,使得蒙古在发展规划上,不得不继续“向北看”。

尽管今天,中国已经取代俄罗斯,成为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

但历史形成的警惕感,以及文化上的差异,使得蒙古在国家战略上,始终奉行一种“第三邻国”的平衡政策。

它试图在俄、中两个大国之间,寻找自己的空间。

但在现实的人口分布图上,那种“亲俄”的地理倾向,依然清晰可见。


进入21世纪,新的变化开始出现。

随着全球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沉睡的蒙古南部戈壁,开始展现出惊人的价值。

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煤炭、铜、黄金等矿产资源。

奥尤陶勒盖铜金矿,就是其中代表。

矿产的开发,为南部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想要改变一个持续了数百年的格局,并非易事。

即便在今天,当人们谈论起蒙古,首先想到的,依然是首都乌兰巴托。

这座城市,聚集了全国近一半的人口。

城市化的浪潮,让越来越多的牧民放弃草原,涌入这座北方的城市。

蒙古国的人口地图,是自然法则、历史轨迹、经济逻辑和地缘博弈共同绘制的结果。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复杂的证明题。

南部地区的新机遇,或许会在未来,为这张地图添上新的色彩。

但在可预见的将来,绝大多数蒙古人,依然会选择生活在,那片靠近西伯利亚的北方土地上。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熊园:10月经济全面降温的背后

熊园:10月经济全面降温的背后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2025-11-15 18:20:53
年终争冠战对阵出炉:阿卡首进决赛!第16次战辛纳,近8次交手7胜

年终争冠战对阵出炉:阿卡首进决赛!第16次战辛纳,近8次交手7胜

我爱英超
2025-11-16 06:04:25
钟嘉欣否认婚变,谈起老公笑得花枝乱颤,正在准备庆祝结婚10周年

钟嘉欣否认婚变,谈起老公笑得花枝乱颤,正在准备庆祝结婚10周年

有范又有料
2025-11-15 17:23:14
春困时的松弛感

春困时的松弛感

瞳叔捏影儿
2025-11-15 23:28:31
上下半场判若两人,杨瀚森8+13助队完成20分逆转,听朱芳雨怎么说

上下半场判若两人,杨瀚森8+13助队完成20分逆转,听朱芳雨怎么说

邹维体育
2025-11-15 12:17:31
2025年11月17日十二生肖每日运势详解(精华版)

2025年11月17日十二生肖每日运势详解(精华版)

AI智能体
2025-11-16 10:53:18
于和伟羽绒服成焦点,红毯规矩被打破?300元涨幅背后藏着什么?

于和伟羽绒服成焦点,红毯规矩被打破?300元涨幅背后藏着什么?

勺哥乡村味道
2025-11-14 12:53:01
菲律宾台风危机!受灾人超百万,中方宣布援菲,马科斯被要求辞职

菲律宾台风危机!受灾人超百万,中方宣布援菲,马科斯被要求辞职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16 10:46:05
图片报:利物浦通牒科纳特不续约就冬窗走人+签格伊 拜仁恐难免签

图片报:利物浦通牒科纳特不续约就冬窗走人+签格伊 拜仁恐难免签

画夕
2025-11-16 10:31:21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霹雳炮
2025-10-17 21:31:29
真相大白,狗咬人死者妹妹撒谎,监控流出,四人在门口乱砸乱扔!

真相大白,狗咬人死者妹妹撒谎,监控流出,四人在门口乱砸乱扔!

鋭娱之乐
2025-11-15 12:34:30
“默茨撑不到任期结束,就得垮”

“默茨撑不到任期结束,就得垮”

观察者网
2025-11-16 08:43:13
中芯国际CEO:存储涨价对逻辑代工有两大致命影响

中芯国际CEO:存储涨价对逻辑代工有两大致命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5 22:37:49
时光服预约人数即将到达500万,官方蓝贴解释为什么锁阵营,热修钱太多BUG,玩家怒建70个联盟号

时光服预约人数即将到达500万,官方蓝贴解释为什么锁阵营,热修钱太多BUG,玩家怒建70个联盟号

山西三炮
2025-11-16 07:44:58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IC实验室
2025-11-13 15:50:52
13年河南男子偷情被岳母发现,岳母:想让我保密就答应我一个条件

13年河南男子偷情被岳母发现,岳母:想让我保密就答应我一个条件

五元讲堂
2024-09-13 12:47:57
50多年后终于明白,当年苏联挖穿地球,为何挖到12262米就停了

50多年后终于明白,当年苏联挖穿地球,为何挖到12262米就停了

博览历史
2025-11-12 16:28:15
贝索斯晒“新格伦”火箭升空画面 马斯克:太美了

贝索斯晒“新格伦”火箭升空画面 马斯克:太美了

快科技
2025-11-15 16:33:38
启动发射任务!神舟二十二号载人飞船即将出发,为何这么急迫?

启动发射任务!神舟二十二号载人飞船即将出发,为何这么急迫?

科学黑洞v
2025-11-16 10:45:47
国防部开始介入,日本下场只有一个,解放军4舰已启航,目标明确

国防部开始介入,日本下场只有一个,解放军4舰已启航,目标明确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6 10:51:32
2025-11-16 12:03:00
元爸体育
元爸体育
日常美食分享,懒人必备
223文章数 124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看透了高市早苗 采取前所未有的反制措施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看透了高市早苗 采取前所未有的反制措施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中国县城的打工人,快被AI培训班包围了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艺术要闻

广州白云机场T3亮相,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像“甲虫”?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手机要闻

越狱新曙光:iOS 26.2 Beta 1以下版本关键漏洞公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