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94岁老人偶然翻看杂志,才发现失踪30多年的儿子,已是国家功臣!

0
分享至

1987年的一个午后,94岁的赵蕊香正坐在藤椅上翻杂志。

忽然,她的手猛地一顿,视线死死盯着一张照片,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只因照片上的人,是她失踪了30多年的儿子黄旭华!

那么在她儿子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又为何被登上了杂志?



炮火改初心:从手术刀到造船台

黄旭华的家,是远近闻名的医生世家,小时候,他总跟着父亲给乡亲看病。

看着父亲用手术刀解除病人的痛苦,他就暗下决心,将来也要当一名好医生。

父亲也常对他说,医者仁心,能救一个是一个,可这份安稳的念想,在1937年被彻底撕碎。

那天,日本的飞机像黑压压的乌鸦,掠过家乡海丰的上空。

炸弹接二连三地落下,房屋瞬间塌成瓦砾,受伤的乡亲躺在地上哭嚎,血染红了泥土。



黄旭华跑前跑后帮忙,却发现连块干净的纱布都找不到,不少人就在绝望中没了气。

那时他14岁,一幕幕让他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

他突然明白,个人的病好治,国家的“病”难治,没有强大的国家,再厉害的医生,也护不住身边的人。

从那天起,黄旭华变了。

他不再围着药箱转,而是把心思都放在了书本上。



高考填志愿时,他没和家人商量,直接在志愿表上填了船舶工程系。

父亲气得吹胡子瞪眼,亲戚们也纷纷劝他:“学医多稳当,造船又苦又没前途。”

黄旭华却很坚定:“国家有了强大的海军,外人就不敢再来欺负我们。”

而这份执拗,就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人生……

绝密三十年:家人眼中的“失踪者”

1958年的一天,黄旭华刚下班回到家,就接到了一份紧急调令。

上面只有简单的几个字:立即到北京报到,参与一项绝密工程。



他连和家人解释的时间都没有,只匆匆给妻子李世英留了张纸条,说自己要去外地工作,具体情况不便透露。

随后,他就登上了北上的火车,而这一去,就是足足三十年。

起初,他还能偶尔给家里寄封信,报个平安,可随着工程越来越机密,书信也断了。

家里人不知道他在哪,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甚至不知道他是否还活着。

母亲赵蕊香天天坐在门口盼,头发都盼白了。



有亲戚说,黄旭华肯定是在外面发了财,忘了家里的穷亲戚。

还有人说,他说不定早就不在人世了。

但赵蕊香从不相信这些话,她总对家人说:“我的儿子我知道,他不是那样的人。”

妻子李世英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既要照顾老人,又要抚养孩子。

孩子们常常问她:“爸爸去哪了?他什么时候回来?”

李世英只能强忍着眼泪,对孩子们说:“爸爸在为国家做大事,等事情办完了,他就回来了。”



其实黄旭华不是不想家,他比谁都思念亲人,每次看到别的战士和家人团聚,他都忍不住偷偷抹眼泪。

可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太重了,因为这项工程,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幸福。

但他只能把对家人的思念,深深埋在心底。

算盘造潜艇

黄旭华参与的,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制工程,代号“09工程”。



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没有技术资料,没有先进设备,甚至连一张完整的核潜艇图纸都没有。

有人断言,中国根本不可能造出核潜艇,可黄旭华和他的团队没有退缩。

他们把国外报刊上关于核潜艇的零星报道收集起来,一张一张拼凑,慢慢还原出核潜艇的大致轮廓。

没有计算机,他们就用算盘进行海量的计算。

为了一个数据,他们常常要算上几十遍、上百遍,直到得出准确的结果。



研制基地建在荒无人烟的葫芦岛,条件极其艰苦。

夏天,厂房里像个蒸笼,温度高达四十多度,他们穿着厚厚的工作服,汗流浃背,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冬天,寒风刺骨,冻得人手脚发麻,他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粮食不够吃,他们就挖野菜、啃窝头,淡水稀缺,他们就省着用,洗脸、刷牙的水都舍不得多放。

除了艰苦的环境,他们还要面对各种误解和质疑,有人说他们是在“瞎折腾”,根本不可能成功。



甚至有个别上司也对他们失去了信心,想要暂停工程。

好在黄旭华一次次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就这样,在黄旭华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一步步推进。

1970年12月26日,当“长征一号”核潜艇缓缓驶入大海时,现场所有人都激动得哭了。

这一刻,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深海试锋芒:64岁的“敢死队员”

核潜艇造出来了,但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极限深潜试验。



深潜试验是检验核潜艇性能的重要环节,风险极高。

在此之前,美国有一艘核潜艇在深潜试验中沉没,全体船员无一生还。

所以,当上级提出要进行深潜试验时,不少人都面露惧色。

此时的黄旭华已经64岁了,按道理来说,他完全不需要亲自参与试验。

但他知道,这次试验对核潜艇的发展至关重要,也关系到船员们的生命安全。

他毅然决定,亲自带队下潜。

1988年深潜试验那天,黄旭华穿上潜水服,和船员们一起走进了核潜艇。



随着核潜艇慢慢下潜,舱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每下潜一米,大家的心跳就加快一分。

当核潜艇到达预定深度时,舱内一片寂静。

黄旭华沉着冷静地指挥着各项操作,仔细观察着仪器上的数据。

几分钟后,他下令上浮,当核潜艇成功浮出水面时,舱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次极限深潜试验,中国核潜艇实现了零故障,创造了世界核潜艇深潜试验的奇迹。

上岸后,黄旭华第一时间给妻子李世英打了个电话,哽咽着说:“我安全回来了。”



结语

黄旭华用三十年的隐姓埋名,换来了中国核潜艇的崛起。

他是国家的功臣,更是家人的骄傲。

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正是因为有了像他这样的人,我们的国家才能越来越强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吭哧有力
2025-11-15 18:42:28
杨兰兰案第四次庭审,全澳哗然!

杨兰兰案第四次庭审,全澳哗然!

难得君
2025-11-15 20:21:58
李连杰风波再升级!业内大V曝有钱人更多内幕,不止是换器官而已

李连杰风波再升级!业内大V曝有钱人更多内幕,不止是换器官而已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5 15:23:34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中方突然改口,刚发出最后通牒,日敢插手就打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中方突然改口,刚发出最后通牒,日敢插手就打

混沌录
2025-11-14 18:50:50
高市还在搞事?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一盟友划清界限!

高市还在搞事?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一盟友划清界限!

国是直通车
2025-11-15 11:10:05
又轰下49+4+2+2!抱歉詹姆斯,你从历史第一变成了历史第二

又轰下49+4+2+2!抱歉詹姆斯,你从历史第一变成了历史第二

篮球大视野
2025-11-15 17:59:15
一条狗命引发的人命争议:捅这么多刀,怎么对方还成了正当防卫?

一条狗命引发的人命争议:捅这么多刀,怎么对方还成了正当防卫?

七月生活情感驿站
2025-11-15 10:58:38
全运会乒乓球:首个11:0诞生!王曼昱拒绝让球,樊振东3:1大逆转

全运会乒乓球:首个11:0诞生!王曼昱拒绝让球,樊振东3:1大逆转

国乒二三事
2025-11-15 07:51:35
关注 | 三大航司:日本机票免费退改!

关注 | 三大航司:日本机票免费退改!

天津广播
2025-11-15 15:29:10
无耻到家!居然有人给陈志洗白?

无耻到家!居然有人给陈志洗白?

吃瓜盟主
2025-11-15 15:36:01
为何0-4惨败!陈梦赛后道出3大原因,王曼昱“一针见血”犀利点评

为何0-4惨败!陈梦赛后道出3大原因,王曼昱“一针见血”犀利点评

知轩体育
2025-11-16 00:38:32
金鸡奖获奖名单出炉!易烊千玺影帝宋佳二封影后,张艺谋惹争议

金鸡奖获奖名单出炉!易烊千玺影帝宋佳二封影后,张艺谋惹争议

萌神木木
2025-11-15 22:11:55
风向突变!又一个国王“历史性首访”定东大!

风向突变!又一个国王“历史性首访”定东大!

犀利辣椒
2025-11-15 01:43:52
都去关注远方的肉价,有谁在意近处的“冷饭”?

都去关注远方的肉价,有谁在意近处的“冷饭”?

走读新生
2025-11-06 17:32:25
自从吹牛上税后,“双11”的战报偃旗息鼓了

自从吹牛上税后,“双11”的战报偃旗息鼓了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14 16:34:41
张展硕再胜潘展乐!4×200米自由泳接力:山东队力压浙江队摘金

张展硕再胜潘展乐!4×200米自由泳接力:山东队力压浙江队摘金

全景体育V
2025-11-15 20:49:52
随着樊振东4-2逆转王楚钦,产生了两大不可思议:连续4届杀进决赛

随着樊振东4-2逆转王楚钦,产生了两大不可思议:连续4届杀进决赛

侃球熊弟
2025-11-15 13:24:14
金鸡奖紧急除名祖峰!男配和编剧提名均已取消,网友曝片方出事了

金鸡奖紧急除名祖峰!男配和编剧提名均已取消,网友曝片方出事了

萌神木木
2025-11-15 19:10:03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15 11:51:48
高市一刻也等不了了!一架专机飞抵中国,这次派的高官,很有讲究

高市一刻也等不了了!一架专机飞抵中国,这次派的高官,很有讲究

寻墨阁
2025-11-12 21:14:07
2025-11-16 03:27:00
卷史 incentive-icons
卷史
文化之根,滋养着我们的成长;知识之源,照亮我们的未来。
3754文章数 6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手机要闻

iPhone Air开启eSIM时代:国内厂商纷纷跟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