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阅乐
山西长治的一个村子里,最近出了件大事,2025年11月上旬的一天晚上七点左右,村民申红良一家正在吃饭,突然有人没打招呼也没表明身份就闯进他家院子,申红良反应过来之后动了手,对方当场死亡,现在申红良被起诉了,罪名可能是故意伤害或者杀人,关键问题卡在到底算不算正当防卫这件事上,没人能下定论。
![]()
律师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法官在晚上七点到八点之间亲自去现场看一看,不是随便走走,而是关掉所有的灯,站在院子里感受一下当时的情况,卷宗里写得很清楚,照片也拍得很明白,但那些都是白天拍的,光线打得亮亮的,真实情况是那天晚上没有路灯,屋里透出的那点光只够勉强看清脚前几步路,人一冲进来根本分不清谁是谁,看不清手里拿的什么,也不知道有没有退路,就那么几秒钟的事,全凭本能反应。
![]()
现在的案子,很多法官还是习惯用上帝视角看问题,他们事后坐在办公室里慢慢捋逻辑,觉得当事人应该这样想那样做,可真到了命悬一线的时刻,谁还能冷静分析,肾上腺素飙升导致眼睛看不清,脑子也转不动,五年前昆山龙哥案引发广泛讨论,焦点在于砍完第一刀后能不能继续追砍,最终检方认定属于正当防卫,算是开了先例,但五年过去基层法院仍然沿用老一套思路,总要求普通人像律师一样思考。
![]()
农村的案子办起来更费劲,证人们要么躲着不说话,要么根本不在现场,死者如果是外村来的,大家就觉得他是来闹事的,可卷宗里也没写清楚他为什么过来,法官办案压力大时间紧,干脆按卷宗处理图个稳妥,要是判申红良有罪,以后村里人谁还敢反抗,谁还敢保护自己,大家都缩着头怕惹上麻烦。
![]()
关于这个闯入者的身份背景、过往经历以及是否携带器械,卷宗记录存在明显疏漏,如果当时他手中确实持有棍棒或刀具,那么申红良采取的应对措施就具备合理性,但这些关键细节在调查过程中被忽视了,同时村民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矛盾或旧怨,这类背景信息也未得到深入排查,法律判决依赖完整的证据链条,倘若从一开始就缺失了重要环节,后续便难以弥补这个缺陷。
![]()
事情还在审查阶段,没有最终结论,但我认为法律不能只依赖书面材料,有些事情需要亲身体会才能理解,黑夜里的某个瞬间,比所有文字记录都来得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