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11月14日下午,烟台市召开全市城市工作会议,开启了新时代烟台城市发展新篇章。记者从会上获悉,围绕“现代化人民城市”新愿景,烟台市委、市政府确立了“2+3”城市定位体系。
聚焦2个核心定位:
锚定“2030年全面建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保持地区生产总值5%—6%的年均增速,力争2027年人均GDP突破2.5万美元,“十五五”末GDP总量达到1.5万亿元。
锚定“2035年建成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力争“十六五”末GDP总量达到2万亿元。
着眼3个功能定位:
加快构建“四类推进”梯次化培育制造业新体系,提质升级四大传统产业,突破发展两大高潜力型产业,加快成长一批,前瞻布局一批,力争2030年“四类推进”产业体系产值达到1.7万亿元,全面建成“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
高水平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海上加密“海上丝绸之路”航线,陆上织密“四横六纵”高速路网,空中形成以日韩、东盟为两翼,联通欧洲的航空发展格局,力争2030年全面建成“东北亚陆海物流枢纽”。
建成运营三大LNG工程,实现“东气西输”;建成千万千瓦级核电、风电、光伏基地,实现“东电西输”;谋划实施烟青城市核能供暖工程,实现“北热南送”,力争2030年全面建成“国家新型能源基地”。
同时,实施县域“三个方阵”竞相发展战略,启动新一轮开发区优化整合,抓好莱州国家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试点,建好西部片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集成改革,力争203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左右。
为此,烟台将强化项目支撑,着力推进城市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一是推动“城市建设”向“城市更新”转变。深刻把握中央对城市更新的内涵要求,在项目谋划中更加注重功能完善、人文关怀。今年已为185个城市更新项目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性资金245亿元。“十五五”将加力政策争取,推动149个地下管网、137个老旧小区改造、96个老旧街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构建绿色低碳、产业协同、安全韧性的城市生态。
二是推动“投资于物”向“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转变。充分认识“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高效协同的重要意义,教育领域实施总投资130亿元的工商学院龙口校区等18个项目,医疗卫生领域实施总投资15亿元的毓璜顶医院医疗升级改造等12个项目。统筹推进国家级试点,完成国家儿童友好城市6方面14项建设任务,完成全国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重点设施布局,深化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全场景智能驾驶试点,搭建六大应用场景。适时修订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以更高水平服务补齐民生短板,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市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