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从下水到海试,居然只用了10个月。这艘满载排水量4万余吨的巨舰,是2024年12月27日下水的,到2025年11月14日开始海试,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舾装和系泊试验,创造了全球大型两栖攻击舰建造与舾装速度的纪录。
![]()
图:四川舰出港海试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海军最新建造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3号舰“布干维尔”号(LHA-8),居然已经下水2年了,还没开始海试。
该舰于2023年10月6日下水后,已逾两年却至今仍停留在舾装阶段,交付时间从最初的2024年一路推迟至2026年8月。
![]()
【仍处于舾装作业阶段的LHA-8布干维尔号两栖攻击舰】
四川舰项目得以快速推进,得益于中国规模庞大、门类齐全、配套完善且建造高效的造船业体系。
作为全球首款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两栖攻击舰,四川舰集成了双舰岛设计、全纵通飞行甲板、舰载综合电力系统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满载排水量达4万余吨,飞行甲板长263米、宽45米,尺寸超过美军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
尽管技术复杂度极高,但是中国造船企业还是通过数字化孪生技术、巨型总段建造工艺的深度应用,实现了建造与舾装的高效衔接。
该舰于2024年12月29日正式出坞后,迅速进入舾装阶段,其间完成了电磁弹射系统的安装和初步调试、舰载电子设备的安装、动力系统测试等关键工作,仅用10个月就达到了海试标准。
![]()
相比之下,美军“布干维尔”号项目的延期,则暴露了美国造船业正面临系统性危机。
“布干维尔”号的建造历程堪称一波三折,自2016年签订采购合同开始,于2019年3月铺设龙骨,却在2023年10月下水前突发火灾,造成6人轻伤并导致部分设备受损,直接影响了后续舾装进度。
贯穿于整个建造周期的改造计划,则是导致“布干维尔”号工期延误的深层原因。为恢复前两艘“美国”级取消的舰艉坞舱,“布干维尔”号在建造过程中,被迫重新设计舰岛结构和飞行甲板,这种边建造边改装”的模式,严重打乱了生产流程,导致施工效率大幅下降。
同时,该舰计划用AN/SPY-6 (V) 2雷达替换原有型号,仅这一项改装就额外增加6800万美元的花费,且需要重新进行系统集成与调试。
![]()
【AN/SPY-6 (V) 2有源相控阵雷达】
同时,根据美国海军2026财年预算文件,劳动力短缺是导致“布干维尔”号延误的另一大核心原因,新冠疫情后,大量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退休,船厂不得不与服务业争夺劳动力,熟练工人的缺口直接导致施工进度不达标。
截至目前,这艘下水两年多的两栖攻击舰,仍未完成雷达系统调试和动力系统测试,海试时间尚未明确。
“布干维尔”号并非孤例,美军福特级航母的二号舰“肯尼迪”号的建造僵局,更加凸显了美国造船业的系统性衰退。
“肯尼迪”号于2015年动工,2019年下水,原计划2022年服役,却因一系列技术问题陷入停滞。
![]()
图:肯尼迪号仍然没有开始海试
该舰沿用了“福特”号的电磁弹射系统、先进拦阻装置和先进弹药升降机,但这些关键设备的可靠性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
其中,电磁弹射系统平均故障间隔远低于设计指标;先进弹药升降机因缺乏陆基原型验证,装舰后故障频发,截至2025年上半年仍有部分升降机未通过安全认证;先进拦阻装置的失效率超出预期,且经多年调试仍未完全达标。
这些技术缺陷,叠加供应链断裂和工人罢工等问题,导致“肯尼迪”号在水中浸泡近5年时间仍无法海试,服役时间一推再推。
美军舰艇项目存在普遍延误的问题,本质上是美国造船工业持续退化的必然结果。
二战时期,美国造船业曾创造过“2天造3艘船”的奇迹,1944年船舶建造总量达1930万总吨,占据全球主导地位。
![]()
图:二战时的美国造船实力非常惊人
但如今,美国造船业已陷入严重衰退,民用造船全球市场份额仅占1%,2024年全年仅完成5艘大型远洋商船建造,单艘船舶建造成本比中、韩等国高出2至4倍。
军用造船领域同样不容乐观,美国现有13家海军造船厂中9家已停产,剩余4家仅承担维修保障任务,80%的造舰业务集中在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和通用动力两大集团的6家造船厂。
产业集中度过高导致产能弹性不足,而长期的去工业化导致造船产业链残缺,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供应链稳定性极差。
更严重的是,技术传承出现断裂,自2000年以来,美国造船业已累计流失2万名技术工人,部分关键设备的操作技能,因缺乏熟练工已停止培训。
美国海军的战略规划失误进一步加剧了造船业的困境。近年来,美国海军每年发布的30年造舰计划频繁变更,前后不一的政策让造船厂不敢扩大产能投入。
![]()
【星座级护卫舰渲染图】
以“星座”级护卫舰为例,美军原本希望借鉴欧洲成熟设计快速量产,却在建造过程中频繁修改方案,导致其继承自原始方案的设计,从85%降至15%,甚至产生了500多份设计调整文件,最终导致交付时间推迟3年。
同时,五角大楼的“低价投标、高价履约”机制,使得造船厂为争取合同压低报价,后续通过工期延误倒逼预算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时至今日,美国造船工业能力已处于近25年来最糟糕状态,哥伦比亚级核潜艇、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星座级护卫舰等多个重点项目,均出现不同程度延误。美国作为造船业霸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