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仅在今日发布,谢绝转载
前不久,美国杂志《战区》(TheWarZone)的专栏作家托马斯·纽迪克刊登了一篇文章,对中国004型航母进行了讨论,并引用了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施工现场照片,分析出004可能会是一艘核动力航母。
![]()
图注:美国杂志《战区》刊登的文章原文
随后,俄罗斯军事网站Topwar也转发了该文章的内容。而在留言区底下,有不少俄罗斯军迷却开始破防了,尤其是中国未来可能与美国一样拥有核动力航母,让不少俄罗斯人反倒阴阳怪气了起来,开始唱衰起了“航母无用论”,并强调未来的战争是高超音速武器和无人机的天下。
比如,有一位俄军迷直言:“中国和美国在‘现代’军事战略方面远远落后。他们把钱砸在航空母舰、驱逐舰和飞机上,却不明白未来的战场是高超音速武器和无人机的天下,至于海军,其实没必要。反正他们也离不开基地”。
![]()
图注:俄罗斯军迷在俄媒文章底下留言
更有甚者,直接强调:“这些航母的意义如今已接近于零,随着高超音速武器和无人武器投放系统的出现,这些战术单位正在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即便作为演示单位也无济于事。在战时,舰上配备核动力装置非但没有增强其优势,反而加剧了敌方武器的破坏性影响。”
![]()
图:俄罗斯网民的留言
其实这些阴阳怪气的言论,说白了就是俄罗斯军迷的“酸葡萄心理”在作祟,核心原因就是中国在航母领域的成就早已超越俄罗斯,让曾经的“老大哥”脸上挂不住了。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海军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正是从乌克兰手中购得苏联未完工的舰艇。那时的俄罗斯,虽然经济窘迫,但仅凭唯一在役的“库兹涅佐夫”号,依然能在航母领域对中国保持技术优势。
可谁能想到,短短二三十年过去,中国海军完成了跨越式发展,从改造辽宁舰、自主建造山东舰,到推出电磁弹射型福建舰,如今已经手握3艘航母,未来即将迈入核动力时代。至于俄罗斯,唯一的“库兹涅佐夫”号自2017年进入船坞维修后,就彻底陷入了“越修越坏”的恶性循环。
![]()
图:船坞里的库兹涅佐夫
这艘1985年下水的航母,多次发生事故,同时老旧不堪,如今已无法出海,甚至多次传出要退役报废的消息。
一边是中国航母事业高歌猛进,即将迈入核动力时代;一边是自己的唯一航母修不好,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不少俄罗斯军迷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只能通过炒作“航母无用论”来自我安慰。
要知道,俄罗斯军迷对航母的态度,从来都是“看人下菜碟”。想当年苏联巅峰时期,先后发展4代9艘航母,从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到基辅级重型载机巡洋舰,再到真正意义上的库兹涅佐夫级,甚至开工建造核动力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那时的苏联海军凭借航母力量,能在四大洋与北约分庭抗礼。
![]()
当时的俄罗斯(苏联)军迷和媒体,显然不会说什么“航母无用”论,只会将其视为大国荣光的象征。如果现在俄罗斯有能力修好“库兹涅佐夫”号,甚至能开工建造新航母,恐怕这些军迷早就换了一副面孔,大肆宣扬俄罗斯重振苏联海军雄风、具备强大远洋作战能力了。
可现实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造船工业衰退,别说航母了,就连052D同级别的驱逐舰都造不出来,只能去搞一堆排水量还没有千吨的小型导弹舰和少量的护卫舰。这种力不从心转化为心理失衡,最终就变成了对中美航母发展的阴阳怪气。
从军事专业角度来看,这些俄军迷炒作的“航母无用论”根本站不住脚。高超音速武器和无人机确实是现代战争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它们与航母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航母作为海上移动基地,能为远洋舰队提供制空掩护,与驱逐舰、护卫舰组成航母战斗群,实现对特定区域的制海制空权控制,这是单纯的高超音速武器无法实现的。
![]()
图:匕首在中国都算不上什么高超
况且,就算是比高超音速武器,俄罗斯也并没有走在世界的前列,反而被中国甩在后面。
综合来说,俄罗斯军迷的“破防”和阴阳怪气,本质上是对本国海军衰落的无奈,以及对中国快速崛起的复杂心态。曾经的航母大国如今连一艘老航母都修不好,而当年的“学生”却即将迈入核动力航母俱乐部,这种落差带来的心理冲击可想而知,也难怪不少俄罗斯军迷会如此破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