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欧洲战场即将结束的时候,日本还在负隅顽抗,甚至还想利用手头上的一些兵力作为讨价还价的资本同美国实行停战谈判,甚至寄希望于苏联,希望以苏联调停的方式结束战争,妄图保留侵略的果实。结果4月5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知会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宣布退出《苏日中立条约》。
苏联的突然退出让日本很意外,立马判断,这是苏联想要追求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的新条约。
为了向苏联示好,日本居然派代表前往莫斯科参加了苏联的卫国战争胜利阅兵,见证了自己曾经的盟友纳粹德国的彻底失败。
而在6月7日,日本又表示,愿意将双方争议的南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归还苏联以签订的新条约,同时还打算用两艘旧航空母舰交换苏联的数百架军用飞机,所有的示好,都是为了能让自己“体面”地结束战争。
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共同发表了《波茨坦公告》:“中、美、英三国政府领袖公告:(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空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但现今集中对待日本之力量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残毁。(四)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之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定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九)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机会,投降国并且永不称霸。(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争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十一)日本将被允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须及可以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但可以使其获得原料,以别于统制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可准许。(十二)上述目的达到及依据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倾向和平及负责之政府后,同盟国占领军队当撤退。(十三)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以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敦促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但日本置之不理,还想负隅顽抗。
即便在美国投下两颗原子弹之后,日本也依然心存幻想。
![]()
《终战诏书》
8月9日零时,苏军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线总攻击,给垂死挣扎的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最后一击。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了《终战诏书》,表示接受中、美、英三国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大部分人认为,8月15日的《终战诏书》,代表日本正式认输了,投降了。问题是,所谓的《终战诏书》通篇看下来,几百个字里,居然没有投降二字,用的词始终是“终战”,何为“终战”,就是“结束战争”的意思。与其说这是一个投降公告,倒不如说是日本单方面宣布战争结束的一个通知,即日本不打了,战争就此结束,完全没有投降的诚意。
更离谱的是,《终战诏书》里,日本丝毫没有悔过,对自己的暴行只字未提,甚至美化自己的侵略行为,将侵华战争诡辩为“自存与东亚安定”。甚至为了刻意抹除民国二十年(1931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侵华罪行,刻意提出是“交战已历四载”,意图将战争起点伪饰为民国三十年(1941年)对美英开战:“朕深鉴世界大势与帝国现状、欲以非常措置收拾时局、兹告忠良尔臣民:朕使帝国政府、对米、英、支、苏四国、旨通告受诺其共同宣言。抑图帝国臣民康宁、偕万邦共荣之乐者、皇祖皇宗之遗范、而朕之所拳拳不措也。曩所以宣战米英二国、亦实庶几出乎帝国自存与东亚之安定。如排他国主权、侵领土者、固非朕志。然交战已阅四岁、朕陆海将兵之勇战、朕百僚有司之励精、朕一亿众庶之奉公、各不拘于尽最善、而战局必不好转、世界大势亦非利我。加之敌新使用残虐爆弹、频杀伤无辜、惨害所及、真至不可测。而尚继续交战、终非但招来我民族之灭亡、延可破却人类文明。如斯、朕何以保亿兆赤子、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哉。是朕所以使帝国政府至应共同宣言也。朕对与帝国共终始协力于东亚解放诸盟邦、不得不表遗憾之意。致想帝国臣民、死于战阵、殉于职域、毙于非命者、及其遗族、五内为裂。且至负战伤、蒙灾祸、失家业者之厚生、朕之所深轸念也。惟今后帝国之受苦难、固非寻常、尔臣民之衷情、朕善知之。然朕时运所趋、堪难堪、忍难忍、欲以为万世开太平。朕兹得护持国体、信倚忠良尔臣民之赤诚、常与尔臣民共在。若夫情之所激、滥滋事端、或如同胞排挤、互乱时局、为误大道、失信义于世界者、朕最戒之。宜举国一家、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总力于将来之建设、笃道义、巩志操、誓发扬国体之精华、可期不后于世界之进运矣。尔臣民、其克体朕意!”
之所以选择要“终战”,是“残虐炸弹”(原子弹)和“护持国体”,只突出原子弹“残虐”,却回避日军在亚洲屠杀数千万平民的罪行,而且还拒不承认亚洲战场溃败及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
通篇下来,既无“战败”,也无“投降”,一味地强调“终止”,可谓无耻至极。
所以《终战诏书》发布的次日,大公报就在头版发表《日本投降矣!》檄文驳斥:“彼所谓‘护持国体’,实护持其吸血吃髓之特权;彼所谓‘残虐炸弹’,不及‘三光政策’之万一!自沈阳事变始,十四载血债如山,今乃欲以数语漂白,天下岂有此理!”
![]()
《日本投降矣!》
而在《终战诏书》发布的同一天,在中国战场上的日军不愿意承认投降的结局,依然在负隅顽抗,各地依旧爆发零星的战斗。因而对于我们而言,战事并未结束,日本的投降声明也无任何诚意,8月15日,并不是我们战胜日本的真正纪念日。
真正的战争结束要到9月2日,也就是日本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当时接受投降的各国代表包括英美苏以及代表我国的徐永昌将军。
而与签字仪式同步的,是裕仁发布了第二份诏书《降伏诏书》。
之所以发布第二份诏书,是因为《终战诏书》引起美、英、中、苏盟国的强烈不满,质疑日本政府是否真正投降,抨击其试图在国际舆论中为自己“洗白”,这才不得已再次发布《降伏诏书》,明确命令全国臣民立即停止敌对行为、交出武器,严格履行投降文件的所有条款:“余等兹对合众国、中华民国、及大不列颠帝国,各国政府首脑,于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于波茨坦宣而尔后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参加宣言条款,并根据日本政府,天皇,及日本帝国大本营之命令代表受诺之。右述四国以后称之为联合国。余等兹布告,无论日本帝国大本营,及任何地方所有之日本国军队,与夫日本国所支配下一切军队,悉对联合国无条件投降。重光葵根据日本帝国大本营之命令且以下名义。梅津美治郎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二日午前九时四分,于东京湾为美利坚合众国、中华民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及与日本国存在战争状态之其他联合国之利益受诺之。”
自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一些日军不肯投降,各地依旧有零星的战事,真正的战事结束,已经是9月2日之后了。而9月2日,随着日本正式签字仪式消息传到中国,全国各地才相信,日本是真的投降了,各地百姓也自发走上街头庆祝。举国同庆,其实是9月3日开始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