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
微信获得苹果“认证”,
终于活成了“桌面”。
游戏厂商和渠道之间的博弈再次迎来重大节点。
11月14日,苹果官网一则公告激起千层浪。苹果正式推出“小程序合作伙伴计划”(Mini Apps Partner Program),对符合条件的小程序内交易仅抽取15%佣金。
经过长时间的博弈拉锯,苹果与腾讯终于就微信小程序的“苹果税”达成一致。
![]()
这是一个明确的让利信号,极可能是苹果对微信小程序支付问题的一种解法。
据媒体报道,苹果与腾讯历时一年多才达成相关突破性协议。
小程序或小游戏通常有IAA(应用内广告)和IAP(应用内购买)两种盈利模式,微信小程序生态此前并未正式开启iOS应用内购买方面的商业化,理论上仅支持广告模式。不过,有部分小程序可通过跳转至其他支付渠道(例如微信支付),绕开App Store的支付体系以完成游戏充值等动作。
去年8月,有报道指出苹果与微信方面就该支付问题进行了谈判。
根据苹果《App审核指南》,前述绕开苹果支付体系的行为在iOS生态中属于违规。
此外,作为一种游戏或工具聚合生态,小程序内的产品也应当接受平台审核。这些要求可能影响微信在版本更新中的审核进程。
所谓“小程序”,是指基于HTML5、JavaScript等网页技术构建的独立小型应用或游戏,可在一个更大的原生App内运行,而无需单独下载安装。
以微信、抖音、支付宝小程序为代表,这类模式在中国等市场早已成熟,但长期以来,苹果对于App Store体系中小程序这类“内嵌应用”态度谨慎,对其商业化管理相对严格,尤其在支付环节、内容合规及隐私保护方面限制颇多。
![]()
苹果对媒体表示,前述计划主要面向托管小程序或小游戏的应用开发者,也即针对微信、支付宝、抖音等原生App开发者,而非小程序开发者本身。
苹果此次“让利”行为背后,这标志着苹果的生态战略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如何看待这次交易对双方的战略价值?
在理清支付规则的同时,会对小游戏生态带来哪些影响?
对于游戏公司而言,与苹果官方技术深度绑定,换取15%的费率优惠,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
另外,也有声音认为抽成给开发者带来一定压力?
从苹果的让步、网易等头部厂商撤离传统安卓渠道,这些事件共同指向了一个怎样的未来渠道格局?
在“内容为王”的趋势下,渠道方需要作出什么样的转变?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李宇彤、南方都市报记者王艳玲分别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提成总会有,微信也好,苹果也罢,如此让利,就是为了酬宾!
这笔费用是从应用提供者身上提取,尽管还会有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问题,但微信为了活跃微信生态,可能不会改变目前和小程序(小游戏)之间的规则,甚至可能进一步让利,来刺激这个目标高产田。
![]()
此前苹果、腾讯为了“定价权”互爆争议和封杀,主要是利益分成,但这次苹果税折半,说明苹果对小游戏未来的看好。
一方面薄利多销,另一方面和早已小游戏化的安卓分庭抗礼。
小游戏近年来指数级爆发,还是在半壁河山隔绝之下,如今全链路打通,将成为游戏载体真正的新势力,和主机、PC和手游分庭抗礼,各显其能。
此外,超级App由此也可以成为一个寄生于系统的伪桌面,这是腾讯多年的梦想,终于被系统所接纳。
未来渠道将不再只有系统管控,还有应用的微生态,这意味着规则的松动,可能指数级激发创。
微信真正变成了渠道,此后必然要全力支持小程序的活跃,成为硬件、系统和应用之外的真正的第四方势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