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1月14日电 11月1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 30")中国角成功举办"人民至上:推动气候与健康的协同治理"主题边会。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首次聚焦气候与健康议题的专题活动,本场边会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主办,以高层论坛、跨界融合圆桌对话、青年创新为特色,集中展现了中方机构在凝聚科学与政策智慧,为推动健康议题融入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全球共识:从气候治理到健康守护
致辞环节,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指出,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健康风险的应对工作,并赞赏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暨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编写的《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中国报告》,为把握风险特征、制订科学应对策略提供了重要支撑。巴西卫生部长亚历山大·帕迪利亚回顾了近年来与中国政府的密切合作,并呼吁将公众健康置于气候治理的中心位置。世界卫生组织(WHO)总部代表Diarmid Campbell-Lendrum表示世卫组织会持续支持各国应对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推动以《贝伦健康行动计划》为代表的气候健康协同治理。在青年创新大赛环节,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熊绍员强调,气候与健康危机的紧迫性已不容忽视,今天的优秀项目展示展现了青年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对技术应用的创新探索,中国气象局将继续支持青年创新大赛的举办。本次边会成功构建起一个跨领域、高层次的对话平台,汇聚了《柳叶刀倒计时》、亚投行、南澳大利亚政府卫生部等国际机构,展现了各方协同推进气候与健康议题的广泛共识与积极进展。
科研突破:柳叶刀倒计时报告首推城市级气候健康风险评估
本次边会的重要成果——《2025年度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中国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暨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领衔编写,首次将研究尺度从省级扩展至全国370余个城市,实现了从宏观政策到精准治理的关键突破。报告通过中国城市的系统评估,探索并实践了一套城市级气候健康评估路径,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本地化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跨界融合:青年领袖与当代决策者共议跨部门气候健康解决方案
在"下一代与当代领袖:跨部门气候与健康解决方案对话"环节,来自亚投行、全球气候与健康联盟、南澳大利亚政府卫生部及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专家,围绕打破壁垒、促进合作,让健康融入气候变化行动等展开深度交流与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推动气候与健康的协同治理,必须打破部门壁垒,整合政策、科技与资金资源,构建更具包容性和韧性的健康未来。
创新力量:亚洲青年提出气候健康解决方案
在"亚洲青年气候变化与健康创新大赛"总决赛中,来自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东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的五支青年团队,展示了一系列可推广、可实施的创新解决方案:"城市骑手共享制冷设备"防护户外劳动者热应激健康,"智能蚊媒实时监测"提升登革热预警效率,"气候适应型安全导航"守护脆弱人群极端天气出行安全,"空气制水仿生背包"解决游牧民安全饮水问题,"超本地化数字孪生"精准预警洪灾与登革热风险。这些方案体现了青年一代将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卓越能力。
边会打破传统研讨模式,引入艺术表达增强传播效果。清华美院创作的交互装置《下一城·下一秒》通过算法生成未来气候场景,使抽象的气候风险可感可知,成为各国代表关注的焦点。这一实践标志着中国气候传播正迈向更精细化、国际化的新阶段。
本次边会是清华大学在COP30舞台上的重要展示,也是全球气候治理向更健康、更包容、更务实方向转型的生动实践。会议呼吁国家社会继续携手,将青年创新力、科学判断力与政策行动力融为一体,共同推动气候治理与健康保障深度融合,建设一个健康、公平、具有气候韧性的世界。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