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杭州日报
最近,杭州三墩派出所侦破了一件颇为离奇的案件。
事情缘起是上个月25日。夜里,三墩某餐饮店的两名员工向派出所报警说,员工宿舍里来贼了。两位报警人,李某被偷了两台手机,两串手串以及400元现金。他的同事,也是餐饮店店长袁某更麻烦,上锁的行李箱被人打开,里面的2.6万元现金不翼而飞。
李某非常愤怒:“一进屋就发现有点不对劲,我手机手串都放桌子上,没了!店长的血汗钱都被偷光,这怎么办啊......”店长袁某也很无奈。他说,只怪自己太粗心,行李箱的密码过于简单,给了小偷可乘之机。
之后,警方就开始展开调查。谁都没想到,事情反转了......
这个员工宿舍,是餐饮店老板为员工们租的房间。一共四人居住,在此次盗窃案中,另外两名同事并未损失财物。
三十多岁的李某情绪很激动,他说,自己当天和店长一起下班骑车回来,白天大家都在店里,宿舍不会有人。他认为,大概率是遭到“职业小偷”光顾。
相比之下,损失2万多元现金的袁某反倒显得冷静些。民警问他,最近一次见到钱是哪一天?最近有没有和什么人有矛盾,起冲突?或者有人知道行李箱放着钱?
袁某想了想回答,最近是和一位同事有点矛盾。“不过话说回来,每次攒下来的钱都会放箱子里,不会每天打开行李箱,所以不确定钱哪天丢的。要说最早那会,李某也看到过。”
调查暂告一段落。第二天,民警先去调查与袁某有矛盾的那位同事。不过,这位同事没有异常行为,排除了嫌疑。
那么,嫌疑人会是另一位受害者李某吗?
![]()
根据调查,李某当天没有请假,确实在工作,并和店长袁某一起回寝室。而且,李某平时经济情况尚可,似乎没有盗窃的理由。
回到派出所后,负责调查的民警高睿强找到同事,希望留意下李某案发当天和前一天的行为。
25岁的高睿强虽然年纪轻,但心思细腻,观察能力很强。他注意到,李某在民警到场后,显得格外激动,甚至有点“过于激动”,这有些反常。
第二天,高睿强去了一趟袁某和李某工作的餐饮店,找到几位店员,喊到店外聊了聊。有一位同事告诉民警,店里规定员工按两个时间段上下班,早上班的人,就早点下班。按理说,李某应该要比店长早下班才对。
返回派出所,同事赶紧跑来告诉高睿强:“有戏了。”
根据调查,案发当天,李某竟独自跑了三家银行,但是没有办理任何业务。“他就走进去,似乎在思考什么,然后又离开。”之后,他还去某运动品牌商场,买了一个包。
![]()
“你猜他今天去哪儿了?”同事说,“他今天一个人,去了趟西溪湿地。”
去西溪湿地干什么?高睿强也弄不明白了。但从诸多可疑动作来看,李某的作案嫌疑越来越大。
10月27日,派出所正式传唤李某,展开询问。“受害者”李某本以为民警喊他来是补充更多破案证据,一踏进派出所,他就意识到“完了”。
种种证据面前,李某不再掩饰,承认袁某的钱是自己偷的。
他说,自己知道行李箱有钱,但不知道袁某行李箱的密码,谁知随便试了两次,拨到“0000”就成功了。这笔钱,他本想分批次存入银行,但又怕留下痕迹,打算买个包顺便存商场里。后来想想,又觉得不对。
“然后你去西溪湿地干什么?”民警问。
“我把钱包好,藏在西溪湿地没人的一个角落里......”李某说。
那么,李某为什么要偷袁某的钱呢?他给出的理由哭笑不得:“我知道他行李箱存钱,我还劝他,宿舍不安全,但他不听。我就想让他少点钱,留个‘教训’。本以为行李箱里大概就几千块,没想到有这么多钱,我就......”
之后,派出所警员和李某前往埋钱的地方指认现场。高睿强回忆说:“我们从入口进去,走了一条极窄的过道,穿过灌木丛后是一片竹林,再往里走了快10分钟,又穿过围栏和一片竹林。天知道李某怎么记住埋钱的位置的。”
![]()
李某把钱埋得不深。警员们从土里挖出一个塑料瓶,里面塞着黑色塑料袋。打开一看,两万六千元现金如数都在。

返回的派出所路上,民警问李某:“你当时说自己也被偷了,那东西在哪里?”
李某头一低。“我真的扔掉了......为了让自己身临其境,做好‘受害者’。”
![]()
目前,公安机关已对李某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被盗现金已全部追回并发还失主。
通讯员 马懿 记者 李维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