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IPO,让旺山旺水体验了一把资本市场的“过山车”。
11月6日,旺山旺水凭借“国产最贵伟哥”在港交所成功挂牌,但上市后的表现却急转直下。自首日起便一路下行,短短四个交易日跌幅累计超过40%,不仅市值蒸发约80亿港元,更直接跌破发行价。
![]()
暴跌的背后,是市场的焦虑与担忧。今年年初,旺山旺水首次冲击港交所便未能通过;招股书亦披露,自2024年以来,公司累计亏损已超过3亿元,经营状况早已不稳。
在获批上市后,团队寄希望于其“30分钟起效、作用持续时间11小时、可与酒精共服”的特点能够撬动市场,因而选择再度冲击港交所,只是现实并未如预期般乐观。
如今的男健康市场,早已不是创新药就能轻松改写的局面。自辉瑞原研药专利到期后,大量企业迅速入局,目前仅那非类仿制药的生产企业就已超过50家,竞争趋于白热化。
为了争夺更多市场份额,企业开始疯狂内卷价格,齐鲁的单片已低至2.08,30以下的更是随处可见。在这样的价格区间中,定价60的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就连曾经横扫国内市场的白云山,也难在这场价格战中复刻当年的辉煌。
财报显示,截止2025年三季度末,白云山总负债已攀升至432亿元,规模甚至超过云南白药、华润三九和同仁堂三家之和。仿制药时代的神话,已经彻底破灭。
![]()
在药企还深陷价格战时,还有一批企业已将目光投向对药物天然抵触的男群体,进一步细分了市场。
![]()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以养代治”的理念,更符合当前男士观念的转变,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传统市场的消费需求。
![]()
在竞争白热化、新方案分流的多重挤压下,新的上市节点显然并不占优,破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更现实的挑战在于,尽管男健康品的讨论度在上升,但需求端却在不断收缩。多项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男的生活频率普遍维持在每月1-3次,而在90、95后年轻群体中,这一频率甚至更低。既有需求难以扩大,依赖增量驱动的赛道自然失去了突破口。
![]()
除此之外,旺山旺水至今未建立起稳定的商业化体系。公司虽然在抗抑郁、调节代谢等方向均有布局,但大多仍处于早期或中期临床阶段,与真正的市场化落地相距甚远,短期内难以承担核心支撑角色。
与此同时,研发投入的攀升也在持续抬高经营压力。仅2024年,旺山旺水的研发投入就已达到1.35亿元,占总开支的29%。
可旺山旺水至今还没有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只能长期依赖对外授权维持现金流,而这类收入本身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一旦合作放缓或中断,财务波动便迅速显现,企业结构呈现出“高投入、低产出”特征。
在收入模式单一、商业化能力有限的双重约束下,旺山旺水的未来发展自然难以令资本市场形成充分信心,上市后股价的连续回调,也印证了这种担忧。至于它能否撑过这一轮周期,还需打上一个问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