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流亭机场那边出了新规划,这个规划在11月13号公布出来,不是小项目,是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的,说明这件事不光和青岛有关,国家层面也在关注,涉及的范围挺大的,差不多18平方公里,北边到文阳路为止,南边紧邻白沙河,西侧是墨水河,东侧沿着安顺路。
![]()
这段文字提到几个关键词,包括企业总部、主题消费、产学研结合和先进制造,表面上看这些概念很宏大,实际上核心是想把这片区域打造成一个多功能城市中心,而不是单纯的科技园区,比如要搬迁的山水水泥和平安物流这类企业,它们污染大、占用土地多,政府认为腾出空间来发展更有价值的项目更划算。
![]()
但有意思的是,有些单位没搬走,马士基还在原处,双鲸药业也没挪地方,连车管所和空港小学都保留着,这说明一个现象,不在于公司规模大小,而在于它对城市有没有实际作用,马士基作为全球物流的关键点,不能轻易变动,双鲸是本地医药行业的重要支撑,也不能随意放弃,车管所和小学都是日常必需的服务场所,没人会去改动它们。
![]()
教育医疗方面有了新进展,新建了一所60个班级的高中,还有好几所中小学和幼儿园,这些设施主要面向中产家庭的需求,医院也建在双元路东边,解决了城阳东部居民看病不方便的问题,绿地面积增加不少,公园变多了,生活圈更紧凑了,整体看起来挺不错的。
![]()
最奇怪的是村子这边的情况,赵村和李家女姑这些地方的房子基本都保留着,没有说要拆迁,也没有提到改成安置房,这跟别的城市改造很不一样,一般都会直接拆掉再盖成商品房,青岛这里反而保持原样,可能是担心社会成本太高,或者想留下一个缓冲地带,以后可以慢慢调整。
![]()
资本能够转移地点,人却只能留在原地,工厂可以随时搬迁,村民的房子始终固定在那里,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规划中隐藏的规则,苏州改造工厂区时直接推平建成新城,青岛选择混合发展模式,让高端功能区紧邻老旧村庄,表面看起来融合,实际上社会阶层早已区分开来。
这些新政策能让谁得到好处,那所六十个班级的高中招收的是本地学生,还是马士基公司员工的子女,有没有户口方面的限制,规划文件里没有提到,可正是这些具体条件才真正决定了普通家庭能不能赶上这波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