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负债200亿,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电动车巨头,如今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
威马汽车的崩塌,不是一夜之间的事,但它的坠落速度,快得让人猝不及防。
曾经,它是资本市场的宠儿,是新能源赛道的明星,创始人沈晖更是被捧为“中国马斯克”。
![]()
可如今,工厂停工、供应商讨债、高管跑路、车主维权……这家公司,活成了贾跃亭信徒的样子。
从“造车新贵”到“负债狂魔”
2015年,沈晖带着光鲜的履历创立威马汽车。
他曾是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关键人物,业内人脉深厚,资本也愿意买单。
成立之初,威马就拿到了10亿融资,背后站着百度、腾讯、李嘉诚家族等巨头。
2019年,威马交付了第一批车,销量1.69万辆,2021年更是冲到4.4万辆。
表面看,一切都在向上走。
但翻开财报,触目惊心——三年亏损174亿,平均每卖一辆车亏6万。
更离谱的是,2021年沈晖个人薪酬高达12.6亿,占公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
钱都去哪了?
PPT造车,终究跑不过现实
威马的问题,从一开始就埋下了。
第一,产品不行。
销量数据被质疑掺水,很多车是内部员工买的。
质量问题频发,APP崩溃、仪表盘黑屏、方向盘抖动,车主投诉不断。
更尴尬的是,威马还被吉利起诉专利侵权,涉嫌抄袭代码。
第二,管理混乱。
沈晖擅长资本运作,但在产品、供应链、成本控制上,短板明显。
高管团队频繁变动,内部派系斗争不断。
![]()
2022年,管理层集体降薪,但普通员工的工资却开始拖欠。
第三,烧钱无度。
融资410亿,却没能建立起核心竞争力。
钱砸在营销、扩张上,但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当资本寒冬来临,现金流一断,立刻崩盘。
跑路的创始人,被抛弃的员工和车主
2023年,沈晖开始“套现”。
股权质押、资产转移,随后带着家人去了美国。
他在上海和纽约都有豪宅,但威马的员工却拿不到工资,供应商收不回货款。
2024年,前高管侯海靖因涉嫌诈骗被捕,沈晖被法院限制高消费,但人已不知所踪。
![]()
2025年,新老板接手温州工厂,试图重启生产,但威马的品牌信誉早已崩塌。
那些买了威马车的消费者,现在连售后都找不到人。
为什么威马会失败?
对比蔚来、理想这些活下来的新势力,威马的失败不是偶然。
1. 过度依赖资本,忽视产品本质
沈晖擅长讲故事,但车不是PPT画出来的。
新能源车的竞争,最终要靠技术、体验、口碑。
威马把钱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却没把车造好。
2. 创始人价值观偏差
一家公司的命运,往往和创始人的格局绑定。
![]()
李斌、何小鹏也在烧钱,但他们至少还在坚持造车。
而沈晖,更像是来资本市场捞一笔的。
3. 缺乏敬畏心
汽车行业是长周期、重资产的生意,需要耐心和敬畏。
威马太急躁,想靠资本催熟,结果泡沫一破,什么都没剩下。
给创业者的警示
威马的教训,值得所有创业者思考:
资本可以让你起飞,但产品才能让你活下去。
创始人拿天价薪酬的时候,想想员工和用户。
别把运气当能力,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新能源行业还在洗牌,未来还会有公司倒下。
但希望下一个倒下的,不是因为贪婪和短视,而是因为真的拼过了,却输给了时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