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1月的进博会,美国大豆CEO的恳切姿态令人意外!
就在不久前,美国还用关税大棒对待中国,如今却主动示好,只因他们的仓库积压了两年收成,豆农破产率创四年新高!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已不是非美国不可,为何会出现这种反差?未来会如何演变?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卖一吨亏一吨,美国豆农陷入生存危机
进博会的灯光下,苏健的胸牌闪闪发亮,但他语气里却透着压不住的急切!
作为美国大豆出口协会CEO,他的每一个字都像在求救,希望中国买大豆时能第一个打电话给美国!
这种恳切的背后,是美国豆农正在经历的惨淡现实,让人不忍直视!
![]()
艾奥瓦州的农业经济学家算了一笔账,今年的化肥价格从每吨300美元飙升至660多美元,涨幅超过100%!
农机燃油从每加仑2.5美元涨到4.5美元,贵了将近八成,就连除草剂的价格也直接翻了一倍!
这些成本不断攀升,但大豆收购价却跌到了五年来的最低点,形成了致命的成本售价倒挂!
![]()
业内有人反映,现在每卖掉一蒲式耳大豆就要净亏损3美元,一个种上八十公顷的中等农场,一年亏掉十几万美元简直不要太常见!
更扎心的是,联邦政府承诺的120到130亿美元农业补贴,因为政府停摆成了一张空头支票!
许多豆农至今连一分钱都没拿到,只能靠银行贷款勉强维持着资金流,心里却一直在打鼓!
![]()
今年的本金到底还不还得上,这个问题像一块大石头压在每个人心头!
气候也在添堵,美国中西部地区一会儿暴雨一会儿干旱,这种极端天气让"靠天吃饭"的老话在收割季听起来格外沉重!
市场的空位马上就会被别人坐下,美国农业部给出的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较上年减少了约3%!
![]()
前8个月对华出口约593万吨,这个数字远低于2024年同期的2680万吨,差距触目惊心!
我和几位艾奥瓦来的豆农闲聊时,能深切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无奈,订单少、价格弱、仓储紧,让人难以长谈!
苏健自己也承认,美国大豆在华份额超过50%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未来能维持在30%到40%就算不错了!
![]()
诺奖得主萨金特更是直接把话挑明,美国的保护主义像是在翻上世纪30年代那本旧账本,最后伤的还是自己!
这就是现实,残酷但真实,市场从不等人,更不会被一时的恳切打动!
![]()
中国另辟蹊径,手握三张王牌有底气
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没有简单地以牙还牙,而是借此机会完成了一次深刻的进口战略结构性升级!
中国早就不是那个高度依赖单一来源的"被动接受者"了,多元化的进口渠道布局已经悄然完成!
2024年,中国实际进口大豆1.05亿吨,其中巴西供应了7465万吨,美国仅供应2213万吨,巴西早已成为中国大豆进口的第一来源国!
![]()
2025年前9个月,巴西对华大豆到港量达6370万吨,同比增长2.3%,创同期历史新高!
阿根廷的表现同样亮眼,8月、9月到港量分别达105万吨、117万吨,前9个月累计出口290万吨,同比增长30%!
为了抢占美国留下的市场份额,巴西在7月果断行动,为中国市场建立了一条专属的大豆供应链!
![]()
他们鼓励农民定制品种和种植流程,针对性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简直像是给中国量身做了一套"供货清单"!
阿根廷则在9月紧随其后,直接将大豆、豆粕等农产品出口税归零,用税收优惠来吸引中国买家!
中加油菜籽摩擦的走向,更是给了所有农产品出口国一堂生动的备忘课!
![]()
加拿大先对电车、钢铝加征关税,中国立即启动反倾销、提高菜油菜粕关税,并于8月起要求加方油菜籽缴纳75.8%保证金!
结果是加拿大国内压力陡增,而中国同步和澳大利亚商谈试运油菜籽,继续推进多元化进口!
这不是"硬刚",而是展现了强大的"做选择题"的能力,让中国在大豆贸易中占据了主动权!
![]()
11月7日,中国海关总署宣布,自10日起,恢复CHSInc等3家美国企业的大豆输华资质!
但这根本不是所谓的"破冰",而是有条件的恢复,根本原因是中方评估并通过了美方针对此前存在的"麦角和种衣剂问题"所做的整改措施!
说白了就是市场准入资格与产品质量直接挂钩,中国的大门并不是无条件敞开的!
![]()
国内也在同步补短板,河南新乡这季天公不作美,但绿色防控技术撑住了产量!
核心示范区亩产达263公斤,病虫草害综合防效超过85%,相关技术团队展示的"阿泰灵-福莱菌肽"全程防控方案,单项能带来大豆增产约8%!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陈昶提到,发展大豆产业是应对国际贸易格局变化、提升自给率的重要技术保障!
![]()
规则制定权,21世纪大国博弈的新王牌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关于大豆的贸易之争,但深层却揭示了21世纪大国博弈的本质变化!
过去的竞争焦点是谁的商品更便宜、谁的市场更大,但现在的核心已经变成了谁制定的标准被更多人遵守!
从"买什么"到"按什么标准买",这是权力维度的根本跃升,标志着规则制定权正在发生历史性转移!
![]()
中国在大豆贸易中展现的,正是这种制定新规则的强大能力,让人刮目相看!
"不是中国离不开美国大豆,而是美国大豆更离不开中国市场",这个判断直指本质!
中国在11月4日的吉隆坡经贸磋商中说得很直白,今年波动的根子在于美方单边关税!
更关键的一句话是,不是中国离不开美国大豆,而是美国大豆更离不开中国市场,这清晰地划出了中方的底线!
![]()
中国早就铺开了多元化进口,除了巴西、阿根廷,乌克兰等国家也在名单上,企业选择谁,其实就看两点:可靠与性价比!
WTO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农产品贸易规则重构速度正在加快,以质量标准为核心的"非关税壁垒"已成为主要竞争手段!
![]()
这与80年代美日贸易战形成了鲜明对比,那时候美国通过"广场协议"等金融手段获胜!
但如今中国选择的不是硬对抗,而是通过规则创新来赢得竞争,这标志着大国博弈范式的根本转变!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评价说,中美大豆之争是"修昔底德陷阱"在农业领域的预演!
中国选择的"规则创新"而非"硬对抗",为大国竞争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让人深思!
![]()
这种转变的背后,是中国对国际关系演变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对自身优势的准确运用!
中国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而是通过"进口补充+国产主导"的双轮驱动,既保障短期供应稳定,又筑牢长期产业根基!
这种战略定力和前瞻性,正是中国能够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赢得主动的关键所在!
![]()
从大豆到世界,中国方案提供新可能
中美大豆贸易的经验,具有超越单一农产品的普遍意义,为世界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
继大豆之后,中国在稀土、锂电池等领域也开始推行"质量+可持续性"双重准入标准!
这标志着"规则制定者"策略正在系统化应用,成为中国应对国际竞争的重要工具!
![]()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测,未来5年,全球贸易争端的焦点将从"关税战"转向"标准战"!
每年相关产业影响规模将超5000亿美元,这个数字足以改变整个国际贸易格局!
11月25日,巴西农业部门宣布将与中国共建"大豆可持续发展标准",意在强化其在中国市场的长期优势地位!
这说明中国制定的新规则正在获得国际认可和参与,展现了强大的吸引力!
![]()
进博会上,中国企业建发股份与CHSInc等美方公司,签订了超过27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这种务实合作表明,只要符合中国的质量标准和战略需求,美国大豆依然是合作选项之一!
但这是"合规、稳定、可预期"的达成,不是情绪化的投票,更不是简单的商品交易!
![]()
最终决定仓库灯什么时候关、什么时候再开的一直是订单,是可预期的利润,是被尊重的规则!
这道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互利共赢是最朴素、也最靠谱的那条路!
美国农业部给出的数据很冷静,2025年美国大豆产量预估约1.17亿吨,出口预估仅4960万吨!
![]()
这意味着内外压力正在叠加,美国豆农的困境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缓解!
中国在气候变化等新挑战面前也并未掉以轻心,正在推进更全面的农业现代化!
中国农业现代化不仅关乎粮食安全,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
结语
中美大豆之争,胜负已分!
美国输掉的不是一单生意,而是规则制定的权力,这比任何经济损失都更加深刻!
这或许是中国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大国博弈除了零和对抗,原来还有第三种可能!
#大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