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一台血糖仪售价近千元,一片试纸抵得上一条鲫鱼的菜价,甚至未必能买到。而如今,在街边药店和电商平台就能轻松购买血糖仪,不仅用得起、用得上,还能监测血糖波动,获得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三诺生物提供的AGI健康管理方案,正从湖南走向世界。
大健康产业是长沙新兴优势产业链之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本地生物医药及生命科学相关市场主体9万余家,上市企业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圣湘生物、九芝堂、方盛制药等企业,均在长沙留下了自己的发展印记。
这其中,成立于2002年的三诺生物,从不足50平方米的实验室起步,从长沙出发,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医疗赛道,冲刺全球前三?
11月13日,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财经传媒论坛的多位财经大咖走进三诺生物,透过它的发展路径,尝试寻找答案。
![]()
突围:把技术做上去,把价格打下来
2000年前后,血糖仪就像当时的手机一样稀缺。一套血糖仪动辄上千元,一片试纸也要5元至8元。即便是富裕家庭,也要托人从国外购买,是普通糖尿病人不敢企及的奢侈品。
2002年,三诺生物在长沙一间不足50平米的实验室成立。创始人李少波与合伙人们怀着“让中国的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拥有自己的血糖仪”的初心,确立了“准确、简单、可负担”的核心原则。他们带着湖南的“霸蛮”精神,开启了创业征程。
随着2004年第一款三诺血糖仪问世,售价也被打了下来,连检测试纸都降至不足1元。但企业很快发现,低价并未立即打破市场的信任壁垒。三诺生物采取了经典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率先开拓中小型医院和基层市场。仅2006年一年,其血糖仪销量从6000台迅猛增长至近10万台,成为中国血糖仪市场的普及推动者。
几乎同时期,三诺生物开启了“走出去”模式。2007年,三诺生物向古巴转让血糖试纸生产技术,并协助其建立2000万支试纸产能的生产基地。其提供的的血糖监测产品,出口多个拉美国家。
普惠与出海的基因,从一开始就融入了三诺生物的成长之中。
2012年,三诺生物成功上市,成为“中国血糖行业第一股”。站在新起点,公司开始向“全球领先的糖尿病数字管理专家”转型。上市后,三诺生物持续加码创新:首创医院级金系列血糖仪、研发国内首款便携式全自动多功能检测仪……
从单一的血糖检测到可检测尿酸、血脂等多项指标,从家用检测仪器拓展到医院检测设备,从血糖监测拓展到糖尿病全病程管理,三诺生物在血糖监测领域持续深耕,不断扩大其研发管线和市场版图。2024年营收超44亿元,服务覆盖全球187个国家和地区。
李少波多次对外表示,三诺生物的成长离不开长沙这一沃土,如今产业链配套已在长沙形成集聚效应。
长沙的政策优惠、人才和技术活力,以及友好的上市环境,为三诺生物提供了重要支撑。公司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保持长期的产学研合作,为技术更替与完善提供了动力。2022年,它携手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设立“企业联合基金”,引导全省高校、院所围绕产业痛点和前沿技术展开联合攻关,让实验室的科研火花点燃产业线的创新引擎。
从制造迈向“智造”
生物医药企业在长沙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政府、主管部门在政策、改革上的全力支持,出台《长沙市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6年)》等一系列政策,鼓励生物医药企业进行创新研发。
![]()
血糖仪能看到单点即时的血糖值,但该如何监测血糖波动?三诺生物给出了新方案:一枚约5角硬币大小的设备,贴在手臂上,可连续15天监测人体组织间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通过传感器实时、连续地反映血糖变化趋势,并且手机配套APP能直观看到血糖数据,进行日常血糖管理。
这是三诺生物的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这不仅是硬件产品,更是向糖尿病数字管理服务转型的核心载体。CGM每日产生数百个血糖数据点,远超人脑在有限诊疗时间内的处理能力。海量数据让三诺生物敏锐捕捉到了创新方向——与AI结合,打造“糖尿病专科智能体”。
与此同时,三诺生物持续拓展慢病管理领域,参与长沙、深圳等多地智慧医疗、慢病管理项目建设。
在政府的支持下,三诺生物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实现企业与创业园的协同发展。
近期,三诺生物的全球研发中心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2025年12月可逐步投入使用。这个总投资5亿元的研发中心将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专注于生物传感产业链的技术攻关。
三诺生物在慢病管理领域开花结果的同时,长沙在生物医药领域也驶入系统化、深水区。
长沙全力推进健康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建链、补链、强链”战略,已基本构建起“2区+7群”多园集聚的发展格局。产业版图覆盖中药、生物药、高端医疗器械及医药物流、医疗健康等服务板块,形成了链条完整、协同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
政策端构建了完整的支持体系,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指引;产业端集群效应支撑产品快速迭代;生态端“产学研医”深度融合,是产品落地的理想场景。一系列成果与政策的发布,共同巩固了长沙在生物医药产业的领先地位,使其成为吸引人才、项目和资本的高地,推动大健康产业形成正向循环。
产品生态走出去,人才技术引进来
非洲,在非洲阿尔及利亚一家医院的诊室里,白色的血糖仪正为当地患者测量血糖值。万里之外的长沙,三诺生物青山园区智能化生产车间,机械臂忙碌着分装产品。每月出口的4万台血糖仪,进入非洲40多个国家。这套源于湖南的健康管理方案,已经触达了全球187个国家和地区,源于湖南的AGI健康管理方案正产生更广泛的国际影响。
2007年古巴项目的成功,让三诺生物看到了出海的潜力。2016年,公司通过收购美国Trividia Health公司和PTS Diagnostics诊断公司,大幅提升了国际市场份额与研发能力。两年后,公司成立跨境电商部,推动了公司从“产品出海”向“生态出海”的升级。
不论是创新还是出海,离不开人才。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三诺生物求贤若渴。不谋而合的是,湖南打造“三个高地”、推动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无不需要高层次人才作为核心引擎。
这些年来,长沙倾力打造岳麓山实验室、湘江实验室等“金名片”,支持龙头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中心,为人才提供着世界一流的科研设施和事业平台。长沙连续17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近年来,更是着力打造国际化生活环境,加快建设国际人才社区,为海外人才提供无缝衔接的工作与生活服务,为三诺生物、楚天科技、爱尔眼科等一批大健康企业引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AGI时代的浪潮中,湖南医疗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探索出一条国际化“湖湘路径”。这条道路,不仅体现在三诺生物从一台小小的血糖仪起步,到一个覆盖“硬件+软件+服务”的全链条健康管理生态,再到全球化的数字医疗布局;也反映在爱尔眼科将“共享全球眼科智慧”的愿景变为现实;同样彰显于楚天科技整合全球资源,推动整体解决方案走向世界;更展现在圣湘生物推动国际化战略从单纯的产品输出升级为技术与能力的深度共建。
以长沙为核心,这些企业共同绘就了一幅从产品输出、技术落地到生态融合的壮阔画卷,让源自湖南的智慧方案,在全球健康管理领域中写下鲜明的湖湘注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