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16时30分许,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一常减压轻烃回收装置发生火情。目前,7名人员受伤,已及时送医、伤情稳定,无人员受困或失联,火情已控制,装置已停止运行,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
冬季是企业生产安全事故
多发的季节
尤其对化工企业来说
常使用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物质
一旦发生火灾
易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案例警示
2025年9月12日,位于湖南省湘乡市梅桥镇酒铺村的湘潭市金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火灾。据初步统计,3人不幸遇难,2人受伤。
2025年5月27日,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友道化学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目前造成5人死亡、6人失联。国务院安委会对该起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
化工行业
本身就具有高风险的特性
一旦生产过程中的隐患不能得到消除
在特定条件下极易引发重大事故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
这些重大隐患情形一定要严防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
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家标准,以下情形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一、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二、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三、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四、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
五、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六、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注水措施。
七、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
八、光气、氯气等剧毒气体及硫化氢气体管道穿越除厂区(包括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外的公共区域。
九、地区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生产区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十、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十一、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
十二、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爆炸危险场所未按国家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十三、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求。
十四、化工生产装置未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双重电源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未设置不间断电源。
十五、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
十六、未建立与岗位相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者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十七、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
十八、未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未有效执行。
十九、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未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新建装置未制定试生产方案投料开车;精细化工企业未按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二十、未按国家标准分区分类储存危险化学品,超量、超品种储存危险化学品,相互禁配物质混放混存。
立冬过后
气温阶段性特征明显
温差大、冷暖变化不规律
这种天气将给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厦门市十一月份重点领域安全风险综合研判指出:
11月气温下降、温差增大,沿海地区风力较强,工况变化、静电积聚、设备疲劳等因素叠加,易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挥发,可能发生中毒、火灾、爆炸事故。部分企业因经营压力可能减少安全投入或违规生产,加大风险。此外,部分企业停产大修,特殊作业增多,安全措施不到位易引发事故。

企业要强化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全链条监管
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动火、检维修、
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
严格执行审批制度
坚决防范事故发生
![]()
来源:综合自泉惠石化工业园区管委会、潇湘晨报、应急管理部
编辑:王申徽
校对:汪珉钰、黄剑鹏
审核:杨郁民、方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