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7点30分咸阳彩虹医院儿保科的门诊刚刚开灯,一位年轻妈妈抱着孩子,神情疲惫又焦虑,她的怀里是个8个月大的男宝宝然然(化名)。他们从甘肃坐了6个小时的火车赶来,只因为当地医生说孩子发育迟缓,比较严重,建议去上级医院为孩子诊治。
初到:从焦虑到安心
一进到咸阳彩虹医院大厅,然然妈妈就被导诊台的护士“注意”到了。
“您好,您是第一次带孩子到我们这儿就诊吗?”护士微笑着询问然然妈妈。然然妈妈愣了一下,她点点头,小声说:“我们是从甘肃来的,孩子8个月了还不会翻身,不会抬头!我想带孩子看一下。”
“别担心,建议您带孩子去儿童保健科进行问诊,我带您过去,您看可以吗?”
然然妈妈用力的点点头,导诊护士轻轻摸了摸然然的小手,带着然然妈妈来到儿童保健科,并对医生说:“这位妈妈远道而来,能不能帮忙优先安排一下就诊。”
![]()
评估:温柔的专业
评估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语言、社交行为方面,护士没有急着检查,而是先放到床上,和然然对视。
“然然,你好呀!”她晃了晃手里的彩色摇铃,然然的目光被吸引,咧开嘴笑了。 然然妈妈一直紧绷的肩膀稍稍放松了下来。
护士一边逗然然,一边观察他的反应,动作轻柔得像在玩游戏。当需要检查肌张力时,护士提前给然然妈妈解释:“现在我要轻轻动动然然的小腿,可能会有点不舒服,他可能会哭,不过您放心,很安全的。”
果然,刚开始检查,然然瘪着小嘴就要哭了,然然妈妈下意识地想要抱起宝宝,护士轻轻拦住然然妈妈,笑着对然然说:“然然真棒,坚持住!做完我们就玩小火车!”
诊断:清晰的希望 ,让医学不在冰冷
做完检查,然然妈妈带着然然来到儿童保健科闫红霞主任的诊室前,闫红霞接过然然妈妈手中的报告,看完后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先问:“然然妈妈,然然平时最喜欢什么呀?”
“他……喜欢看我笑。”妈妈声音有点哽咽。
闫红霞点点头,指着发育曲线图耐心解释:“然然的大运动是稍慢些”说着拿出一张手绘的卡通图,“然然妈妈,孩子的小屁股这里(指着髋关节图)像小房子,但现在‘门’没关好,我们要帮它关紧一点。”
“他的小胳膊小腿有点‘紧绷绷’,像橡皮筋拉太久了,我们要帮它放松。”
“手指呢,像小锯齿,但我们可以通过游戏让它们变得更灵活。”
然然妈妈原本紧绷的神情渐渐放松:“那……能治好吗?”
闫红霞温柔地对然然妈妈说:“然然的认知很好,我们制定一个‘闯关计划’,先学翻身,再学坐,最后学爬,一步一步来。慢慢会好起来的。”
千里奔赴,托付沉甸甸的希望
年轻的妈妈眼神中交织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与孤注一掷的期盼,那份从甘肃远道而来的托付,沉甸甸地压在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上——我们深知,握在手中的,不仅是孩子的未来,更是一个家庭的命运。
量身定制,点燃第一束微光
儿童保健科针对然然髋关节脱位,特制了的Pavlik吊带为然然佩戴,那小小的身躯被柔软的束带温柔而坚定地固定着;精心设计了一套早期干预方案:运用Bobath等神经发育疗法,如同为沉睡的神经通路点亮信号灯;辅以物理因子治疗,温热与刺激,仿佛在唤醒每一寸需要力量的肌肉;作业治疗则像有趣的游戏,引导然然尝试抓握、感知,在玩耍中重拾与世界互动的本能。
康复治疗室里,然然的训练被设计成各种小游戏: 髋关节矫正:用会唱歌的青蛙玩具引导他做“小青蛙蹬腿”;肌张力放松:中药浴配合轻柔按摩,治疗师哼着儿歌:“小手小手揉一揉,变成棉花软乎乎”;手精细训练:用不同材质的触觉球(软毛、凸点、光滑)让他抓握手指灵性。
双向奔赴,医者心被稚子治愈
治疗室里,当康复师长时间跪在地垫上,用双手稳稳托住然然,引导他完成一个极其困难的支撑动作时,然然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小脸憋得通红却仍在努力。那一刻,没有言语,只有无声的力量与信任的传递。治疗师抬起头,刚好迎上然然妈妈感激而坚定的目光,轻轻一句“老师,您辛苦了,我们慢慢来”,瞬间消融了治疗室所有的辛劳。
一位资深治疗师曾感叹:“常以为是我们在治愈孩子,其实是孩子纯粹的努力与父母如山般的信任,在时时治愈着我们的心,提醒我们为何坚守。”
每次完成训练,护士都会给然然额头上贴一颗小星星:“然然今天又闯关成功啦!”然然妈妈站在一旁,从最初的焦虑到渐渐露出笑容。
微光汇聚,成长自有回响
三个月的坚持,终于迎来破晓般的微光。复诊影像显示,然然的髋关节稳稳归位。更令人欣慰的是,治疗床上,他竟能稳稳地抬起头,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世界,甚至试图伸出小手去够妈妈的脸——那笨拙却充满力量的一抓,让年轻的母亲瞬间泪如雨下,积蓄已久的担忧与辛劳化作滚烫的泪水,滴落在孩子柔软的发间,也滴落在所有见证者的心上。
角落里的眼泪
康复治疗室的玻璃窗外,阳光斜斜地洒进来,照在然然小小的身影上。他正努力地跟着治疗师做翻身训练,小脸憋得通红,却还是咧着嘴笑。而角落里,然然妈妈背对着大家,肩膀微微颤抖——她又哭了。
这已经是护士第三次看到然然妈妈在无人处偷偷抹泪。前两次,护士只是轻轻递上一张纸巾,但今天,她决定问一问。
“然然妈妈,您是不是太累了?”
然然妈妈慌忙擦掉眼泪,勉强笑了笑:“没事……就是看着孩子这么辛苦,心里难受。”顿了顿,她又低声说:“这次来咸阳,积蓄都花得差不多了,爷爷和爸爸在市场卖糕点生意也不好,可康复治疗还得做好几个月……”
一场悄悄进行的爱心行动
护士把这件事告诉了闫红霞主任。当天下午,儿童保健科的医护人员聚在了一起。 “然然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闫红霞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沉甸甸的,“孩子进步很大,但然然家里的经济压力我们得帮一把。”没有长篇大论的动员,没有刻意煽情,只是一个小小的提议:“咱们科里能不能凑点钱,帮他们渡过这个难关?”
![]()
爱心,就这样悄然汇聚
倪仙玉主任、闫红霞主任带头捐出了充满爱心的善款,刚工作不久的治疗师也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心意,瞬间科室为然然凑出了2000多元。
“这不是捐款,是给然然的加油包!”闫红霞把信封塞给然然妈妈“然然这么努力,得给他加加油!”然然张妈妈愣住了,手微微发抖,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这、这怎么行……我们不能要……”眼泪还在流,但味道不一样了!
后记:比治疗更重要的,是希望
3个月后,然然终于学会了独坐。科室为他举办的庆祝会上,他摇摇晃晃地抓着一块小饼干,塞进闫红霞主任的手里——这是孩子能给的最珍贵的“回礼”。
长路未尽,希望已在足下延伸
然然的康复之路,依然漫长。髋关节需要持续观察,运动能力的追赶更是一场持久战。但我们已清晰看到希望在前方生长。这个来自甘肃的孩子,以他幼小的坚韧和咸阳彩虹医院儿童保健科整个团队不弃的守护,生动诠释着康复的真谛:它绝非冰冷的仪器与单向的施予,而是以专业为基石、以人文为血脉的生命共行。当父母含泪的眼眸被希望点亮,当孩子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带来巨大的喜悦,当医者的仁心在疲惫与感动中被反复淬炼——我们深知,这条路上,没有孤勇者,只有怀抱同样热望的同路人,正共同托举起生命的顽强与尊严。
时光飞逝,现在已经三岁的然然迈开了坚实的脚步,奔跑在家乡那片广袤而深厚的黄土地上——那奔跑的身影,将是对生命韧性最嘹亮的礼赞,也将是我们所有守护者心中,永不褪色的荣光。这条路,每一步都算数,每一次托举,都在点亮一个世界。(文/图 咸阳彩虹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