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跌了这么久,让很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现在房价稳了,政策也有松动,是抄底的好时机。
但房产专家也在提醒,眼光要放长远一些,利好是眼前的,但隐患会在未来出现。
现在买房,到2030年可能会遇到一堆麻烦,政策、人口、市场的三重变化,三个“坏消息”每个都戳中要害。
先说说第一个,房产税全面落地,持有成本会突然飙升。
可能有人觉得房产税说了好几年都没动静,不用当回事,但现在来看,2030年刚好是政策兑现的关键节点。
根据最新的推进时间表,房产税已经从上海、重庆的试点,扩围到了60个城市,覆盖了所有省会和GDP超万亿的城市,2025-2027年是试点优化期,2028-2029年完成立法,2030年后就会逐步在全国推广。
![]()
这意味着今明两年买房,刚好赶上房产税全面实施的“窗口期”,等2030年房子还在手里,就得开始承担这笔长期支出。
具体怎么收?专家预测大概率是“人均免征面积+阶梯税率”的模式,人均免税面积大概40-60平米,超出部分按0.5%-1.2%的税率缴税。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二线城市买了一套140平米的房子,一家三口住,人均免税面积按50平米算,免税部分就是150平米,刚好不用缴税。
但如果是投资买了两套,总面积200平米,超出的50平米就要按1%的税率缴税,要是房子估值150万,每年就得交1.5万的税。
别小看这1.5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加上房贷月供,压力会明显增加。
第二个坏消息:人口流动导致房价分化,你买的房子可能越持有越贬值。
很多人买房还抱着买了就升值的老想法,但现在人口流向早就变了,超60%的地级市都在流失人口,只有一线和强二线核心城市、都市圈卫星城还在吸引人口。
![]()
今明两年如果跟风在三四线城市或者县城买房,到2030年很可能面临卖不掉、涨不动的困境。
北上广深就不用愁了,就算市场再差,这些城市的房子都会有人买。
大部分三四线城市既没产业,又没人口流入,今明两年入手的房子,到2030年可能会比买入时贬值20%-30%。
第三个坏消息,保障房大量入市,普通商品房的升值空间被严重挤压。
中央在“十五五”规划里明确要扩大保障房供给,未来几年保障房的建设规模会大幅增加,而且覆盖人群会更广泛,不仅包括低收入家庭,还会惠及新市民、青年人。
这些保障房价格比商品房低30%-50%,而且位置大多不差,能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会直接分流大量刚需购房者。
那今明两年就不能买房了吗,也不是,关键是要避开隐患。
![]()
首先,刚需自住的话,优先选一线或强二线核心城市的核心区域,比如上海徐汇、北京海淀,这些地方人口持续流入,优质资源集中,房子抗跌能力强。
就算有房产税,首套房大概率免税,影响不大。
但要避开三四线城市的非核心区域,尤其是那些没有产业支撑、人口净流出的县城,能不买就不买。
如果是投资,风险真的很大,别想着坐等升值,2030年房产税全面实施后,多套房的持有成本会急剧增加,而且保障房会分流需求,普通商品房很难再像以前那样涨价。
还有,就算是刚需买房,也要控制预算,别盲目加杠杆。
今明两年房贷利率虽然不高,但到2030年,加上可能的房产税,每月支出会增加不少。
买房不是小事,花的是一辈子的积蓄,不能只看眼前的利好,更要考虑未来5-10年的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