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时分,65岁的王大爷像往常一样,在小区花园散步,手里不忘攥着一小把核桃。
他退休后一直有这个习惯,家里人经常调侃他:“核桃吃多了,真的能让脑子变灵光?”老伴更是打趣:“一步三摇,还不如吃点别的补补身体。”
![]()
王大爷笑而不语,最近一次体检结束后,他却变得自信满满。他到底发现了什么?“医生,这核桃到底值不值得天天吃?”王大爷忍不住追问。
很多中老年朋友都对“核桃补脑”这事将信将疑。吃核桃真的有你期待的好处吗?能不能改善血管和大脑健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爱吃核桃的人,身体里到底发生了哪些你看不到的变化,尤其是第3个细节,很多人都容易忽视。
吃核桃,到底是不是“补脑神话”?科学这样告诉你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2022年的一项长达20年、涉及6万多名中老年人的研究中发现,经常食用坚果,尤其是核桃的人,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下降了14.6%,心血管事件风险则降低约19%。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健康中国行动建议》也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25-30克坚果,对脑血管及心血管有积极作用。
为什么核桃效果突出?一方面,核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维生素E和多酚类抗氧化物质,这些活性成分能清除自由基,保护神经元,延缓血管老化。
![]()
就像给家里的水管定期清理“水垢”一样,核桃中的营养成分也在默默帮你“疏通”血管,维护大脑线路。
此外,核桃还被证实可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生成,这一物质对于认知灵活性、记忆形成有重要意义。所以,那句“吃核桃补脑”,在现代科学证据面前,真的不是迷信。
哈佛大学和北京协和医院等多项权威研究发现,长期、规律吃核桃的人群和不吃者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差别明显:
血管变得年轻有弹性。中老年人每天坚持30克核桃,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率达21%,有效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体检时,不少核桃控的血压、血脂都比同龄人优于10-15%。
![]()
记忆力与反应速度提升。对比试验显示,连续补充核桃3个月后,认知测试分数平均提升9.8分,注意力分布时间延长20分钟以上。不少老年朋友反馈:“记东西不容易忘,办事也利索了。”
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下降。核桃中的多酚类物质与微量元素(锰、铜),让低度慢性炎症指标(CRP)降低15-20%,这直接减少了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也让血管更“干净”,减少斑块堆积。
睡眠质量意外变好。研究指出,睡眠效率评分提高12.3%,入睡时间平均提前15分钟,晚上不再反复醒,白天精神也更足。
免疫力提升。核桃中的蛋白和微量元素,让免疫细胞活性增加8%左右,感冒次数变少。
很多人图方便,会“一把抓、咔咔吃”,其实正确吃法也大有讲究。
适量为先,过犹不及。成年人建议每天约30克核桃,约等于5-6颗核桃仁。吃多会增加热量,反而不利于血脂管理,尤其要避开炒制、加盐、糖分高的加工核桃。
搭配全谷物或酸奶,更加分。早饭或下午加餐,搭配燕麦、酸奶、低糖水果,不但口感好,更能促进核桃中Omega-3脂肪酸吸收,并防止单一坚果导致腻烦。
![]()
坚持30天,养成习惯。吃核桃见效并非一蹴而就。医生建议至少坚持吃满30天,效果更明显,且不易反弹。忙碌时可提前分装好每周的分量,顺手就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