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俄军导弹和无人机轰炸了第聂伯罗州的乌军第35陆战旅授勋会场,造成该旅大量精英无人机飞手被炸死炸伤。
现场幸存的一名乌军士兵称,他从医护人员口中得知有8人死亡、40人受伤,另有6人失踪。
因为此次授勋的人员聚集点有两处,到现场处置的医护人员也不止来自一家医院,所以这名幸存乌军所述的还只是不完全统计。
![]()
按照另外一名因迟到而幸免于难的乌军人员说法,第35陆战旅的无人机营被摧毁了80%,而这个损失显然就更大了。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袭击导致12名军人死亡、36名军人受伤。
以上说法各不相同,都出自乌克兰方面的报道,大家参考下即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伤亡数十人是没跑的。
其实在本事件发生时,乌军方面本来是想隐瞒具体情况的,其只是承认了遭袭事件本身,但没有说具体是怎么遭袭的、遭袭的程度如何。
而且乌军也不打算将伤亡人员的情况,具体通知到相关的家属。
![]()
但是其中一名阵亡无人机飞手的兄弟,恰好是乌克兰媒体的记者;这名记者经常报道前线的战事,所以他从自己的信息渠道了解到了此事,并拿到了第35旅负责处理阵亡者军官的电话,这才确认了自己的兄弟已经死亡。
如果只是单纯战死的话,倒也不至于怎样,毕竟战争无情,阵亡也实属正常。
![]()
可是此次事件却是第35陆战旅在俄军导弹的射程之内举办授勋聚会,因为不必要的集中而招致不必要的损失,这就让人很难忍受了。
而且俄乌战争以来,乌军出现这样的损失已经好几次,总部方面也是下令禁止此类活动的。
所以这名记者便把相关事件公之于众,各媒体也推波助澜,搞得乌军很下不来台。
因为此事已经具体到了第35陆战旅的无人机营,所以更多的家属也纷纷问询,该营的幸存人员和其他士兵也对媒体透露了更多的情况,导致事件迅速发酵。
![]()
连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都不得不对此事作出回应。
按照西帅的说法,此事不仅仅是违反了前线地区禁止举办庆典活动的规定,而且还发现在社交媒体上的群聊,这是对安全规则的模视;俄军很可能是通过入侵网络,得悉了这次聚会。
而目前,乌军的内部调查和国家调查局的工作正在同步展开;另外也跟各军团长进行了讨论,要求严肃纪律并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西尔斯基的回应避谈了关于“内鬼”的猜测,但在幸存的乌军士兵中却普遍认为有这种可能。
因为在事发时已经有了防空警报,但第35陆战旅的指挥官还是要求举办仪式。
而俄军的导弹准确命中了授勋场的核心位置,还是导弹+无人机的组合式打击。
鉴于伊斯坎德尔导弹往往并非随机发射,而是在有准确情报之后才会发动袭击,所以乌军士兵们认为该旅中有人当了“内鬼”。
![]()
事件发生后,第35陆战旅无人机营的指挥官已经被拘留,该军官被通知涉嫌犯有战时状态下玩忽职守并造成严重后果罪。
该法条主要针对其违反在前线聚集人员的规定,以及在知晓警报后没有立即终止活动,更详细的调查还在进行中。
从这则逮捕令可见,无人机营指挥官本人是没有阵亡或受伤的;可本次聚集授勋,营指挥官理应在现场,毕竟这也是该营成立一周年的日子。
但在伊斯坎德尔导弹的打击下,营指挥官本人没啥事儿确实也值得怀疑。
不过从乌克兰方面的舆论看,普遍认为这个无人机营的指挥官恐怕未必是此事的主导者。
因为营指挥官无权下令举办此类活动,必须要在旅级的授权下才可举办。
![]()
所以目前普遍认为该营指挥官其实也是奉命行事,真正的责任和相关人至少应在第35陆战旅的旅级。
而且事件发生后,并不向阵亡者家属发通知,这也不是营级指挥官的权限,而是旅级指挥官下的命令。
因此现在只抓一个营指挥官,却没有动旅指挥官的情况值得注意,不知道后续的调查是否会延展到旅级,找出真正的原因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