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回复 品牌 免费送你《135本品牌营销必读书》
作者 | 王晖 来源 | 首席品牌观察
周末了,我们来聊一聊最近火出圈的"贝壳衫",就是那件让全网直呼"蚌埠住了"的神奇上衣。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设计,我差点以为自己的钛合金狗眼出了故障,差点以为到了哺乳期事故现场。
![]()
▶ 图源:淘宝
两个贝壳不偏不倚,精准覆盖关键部位,乳白色泽配上立体褶皱,远看像走光,近看像故意,仔细一看价格,好家伙,这年头连尴尬都要花钱买了。
![]()
“海的女儿”,过于低俗
先给2G冲浪的朋友补补课。
这件来自淘宝某店的"海的女儿"上衣,本想玩一把海洋风浪漫,结果翻车翻得比泰坦尼克还彻底。
![]()
▶ 图源:淘宝
评论区已经不能叫翻车现场了,那简直就是大型行为艺术展。
"低俗恶趣味"和"刻意擦边"的弹幕齐飞,"设计师懂流量密码"和"连夜退货"的吐槽共舞。
![]()
![]()
最骚的是设计师亲自下场对线,说自己"当过妈喂过奶",想为平胸女孩发声。
![]()
▶ 图注:设计师回应争议
我差点一口咖啡喷在屏幕上,这发声方式也太震耳欲聋了吧?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用胸器征服世界呢。
说真的,这种设计让我想起小区门口总爱说"我都是为你好"的大爷大妈们,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建议你别出发。
衣服这玩意儿,终究是要穿出门的。想象一下,你穿着这件战袍去上班,同事的眼神从疑惑到震惊再到憋笑,估计微信群里的表情包能用到明年。
这哪是穿衣自由?这分明是社死体验券。
![]()
关键是,这件衣服还特别考验路人的心理素质。你说要是地铁上有人穿了这件衣服站你对面,你是看还是不看?看了尴尬,不看又好奇,最后只能假装玩手机,结果手滑点了前置摄像头……
这就很魔幻现实主义了。
![]()
时尚设计
没有最癫,只有更癫
如果你觉得贝壳衫已经够离谱,那我只能说,年轻人,你对时尚的力量一无所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服装行业流行起了“露得越多,穿得越潮”的歪风邪气,而背后的助推者,就是广大奢侈品牌。
其中最甚者,无疑是巴黎世家。
比如今年横空出世的巴黎世家“内裤裙”,被网友调侃设计灵感是“把男士内裤剪一刀”,结果售价4500元,官网一小时售罄。
![]()
▶ 图源:巴黎世家官网
看到这条新闻,我默默打开拼多多,下单了十条内裤。剪子我自备,明天就去巴黎世家应聘设计师。
还有巴黎世家的这款男士“露乳装”,直接给衣服开两个洞,比贝壳衫还坦诚,不如改名叫"坦诚相见装"。
![]()
![]()
而深得巴黎世家时尚真传的商家,就曾推出一款“一分裤”,你别说,还真有人敢穿着逛街,你说离谱不离谱?
![]()
▶ 图源:小红书网友
当然,“布料越少,卖得越贵”这本生意经,可不仅仅巴黎世家念得溜。
比如Burberry就不甘示弱,从婴儿开裆裤汲取灵感,推出了露腚装。裆部开洞,通风透气,就是有点费脸皮。
![]()
▶ 图源:全球吃瓜局
Burberry还有一款更炸裂的“露乳装”,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好男人不包二奶”。
![]()
▶ 图源:小红书网友
GUCCI 则推出过一款“肚兜背心”,前面是精致漂亮的小背心,背后仅仅有一根小小的系带,看得人“后背发凉”。
![]()
▶ 图源: 微博网友
而看完这些奢侈品的奇葩设计,我只能说,果然奢侈品不坑穷人,以及"有钱人的智商税,永远征不完"。
![]()
奢侈品发疯 vs 大众品牌作死
区别在哪里?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奢侈品作死越作越嗨,而大众品牌一作就真死?
这个问题问得好。
答案很简单,奢侈品卖的不是产品,是社交货币。
他们的目标客户要的就是这种"我穿得再奇葩你也买不起"的优越感。争议越大,越能凸显他们的特立独行。
就像王思聪吃路边摊叫亲民,你吃路边摊叫穷逼,本质是这么个道理。
巴黎世家可以卖1.33万元的垃圾袋手袋、2.3万元的胶带手镯,以及满是污渍和泥土的“乞丐”帆布鞋,用特立独行彰显品牌的与众不同,但大众品牌玩这套,就是纯纯的作死。
![]()
▶ 图源:小红书网友
比如“贝壳衫”翻车后,网友直接表示"避雷这家店"。信任这东西,建立需要十年,摧毁只要十秒。
这就叫,奢侈品发疯那叫艺术,你发疯那叫医术——需要治。
其实这种现象很好理解。奢侈品消费者要的是"人无我有"的游戏,而普通人要的是"人有我优"。
当你放弃了"优",去追求"无",那就是自废武功。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米其林餐厅可以推出巧克力炖牛肉配冰淇淋,因为食客吃的是新奇;但你家楼下的沙县小吃要是敢这么玩,第二天就可以准备关门大吉了。
![]()
▶ 图源:巴黎世家官微
所以,我们可以探讨一个问题,那就是设计的底线在哪里?
我的理解是:可以前卫,但不能猥琐;可以创新,但不能创人;可以接地气,但不能接地府。
把低俗当创意,把擦边当财富密码,这吃相未免太难看。
真正的设计自由,是"戴着镣铐跳舞"。在尊重公序良俗的前提下玩出花样,那才叫本事。
就像真正的高手,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料理,而不是故意不把大肠洗干净,还说这是独家秘方,为了保留原本的味道。
消费者或许会为猎奇买单一次,但绝不会为恶心买单第二次。贝壳衫的退货率,就是最好的证明。
![]()
流量密码
也可能是“时尚毒药”
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流量确实诱人。但是靠打擦边球博来的流量,就像靠吃伟哥维持的婚姻,持久不了,还伤身。
贝壳衫事件中,最受伤的其实是那些真心喜欢这个品牌其他设计的忠实顾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以后再看到这个牌子,心里总会咯噔一下。
这就是典型的"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相比之下,一些老牌国货就显得可爱多了。虽然设计上可能不够时髦,但至少不会给你整这些阴间活儿。
我有个朋友说得好,"我宁愿穿得像棵白菜,也不想穿得像盘菜——还是馊的那种。"
话糙理不糙。
最后,咱们来点social的。
如果你收到朋友送的这件贝壳衫,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如果关系一般,就找个理由退了;如果是真朋友,建议他去看看眼科;如果是仇人,那就天天穿去他家门口遛弯。
至于品牌方,送你们一句话,流量虽好,可不要沉迷哦。
毕竟,靠争议出圈就像靠吃泻药减肥,短期内效果显著,长期看容易死得很难看。
都说时尚是个轮回,但有些设计,还是让它永远留在轮回里比较好。
*编排 | 三木 审核 | 三木
品牌最新资讯,尽在【首席品牌观察】↓↓↓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