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你知道吗?就在几天前,我看到一段视频火得不要不要的,地点就在陕西西安长安区秦岭的国道旁。这段视频只有40秒,但里面的画面让我震惊又心疼。视频拍的很清楚,一个蜿蜒的国道,路边是一面高约1.5米的铁网——这是秦岭保护区的界限线。但最让人愤怒的是,工作人员正忙着给这道铁网装“带刺铁丝环”!你能想象吗?那铁丝环直径大概15厘米,表面满是尖锐倒刺,一圈圈间距大概30厘米,看得我心里直发毛。
![]()
视频中,几名穿深蓝制服、戴着安全帽的工作人员在紧张作业,他们用工具一个个固定这些带刺铁丝环在铁网上顶端。镜头还特意拉近,展示那些倒刺在阳光下闪着金属光泽,真是威慑力十足。有人说,管理措施都到这个地步了,是真“没办法”了吗?但问题来了,这样的操作到底合理吗?网友们在后台讨论得火热——截至11月10日,这个话题的视频播放量已经破了五百万,评论也超过了三万条。大家对“给保护区界线装带刺铁丝环”这事儿,分成了两派。
一边的网友觉得,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保护区的管理需要硬措施。他们说,近几年,秦岭的违规穿越事件多得数不过来。去年就有个大学生,偷偷溜进核心区,迷路了快两天,花了36小时才救出来。救援过程中投入了无人机、热成像仪等高科技设备,耗费巨大。还有两户外爱好者,去年五月在穿越中不小心引起了山火,烧了快20亩森林。就这些事儿,管理部门压力山大啊!他们都说,“不装带刺铁丝环,只靠巡逻和劝导,根本管不过来。”这也是为什么,出现那么多乱象——有人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甚至私自砍树搭帐篷。
支持他们的网友觉得,也没办法。“这确实是‘无奈之举’。”有人直言,短时间内严格阻止违规穿越,能让那些跟风的“户外新手”冷静下来,让真正喜欢自然、懂得保护的人,有个安静享受的空间。有人还说:“毕竟,秦岭生态太脆弱了,这样的措施,虽然激烈,但至少能起到作用。”他们觉得,除了这些硬措施,应该还会配合安装监控、增加巡逻,做到“边管边保护”。
但反对的声音也不少。有人觉得,这样的带刺铁丝环看起来太“冰冷”,完全没有一点人性化关怀。“野生动物会不会被倒刺划伤?鸟类误撞会不会被缠住?”更有人担心:这难道就是“生态保护”吗?他们说:“保护区不是城墙,不能用这些死板的铁丝圈来‘封死’一切。”有人还直言,“这会让公众觉得,秦岭变成了‘监狱’,再也没有自由探索的空间。”更别说,部分户外爱好者感到极度失望,觉得自己“再也不能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了。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其实,最初安装这些铁丝环,是因为违规事件多得眼花缭乱。秦岭管理部门坦“我们确实面临很大压力,特别是在违规穿越频繁的区域,野生动物被伤害、植被被破坏,甚至引发火灾,都让我们不得不采取更激烈的措施。”他们说,去年以来,核心保护区就发生了12起群众翻越铁网的事件,三次还导致有人被困,需要消防救援。这个“带刺铁丝环”,也是在河道整治时,为了界定边界,临时想到的“硬措施”。
![]()
但问题来了!这次事件的最大转折是——官方很快就拆除了这些铁丝环。11月11日,记者联系到长安区秦岭保护局,得到的回应是“我们也觉得有点‘考虑不周’”。工作人员说,拆除工作当天就开始了,六个工人用钳子一点点剪断铁丝,花了大概三个小时,才全部拆完,铁网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他们还坦白:“我们原本以为,装上这些带刺铁丝环不会伤到动物或者影响生态,但实际情况告诉我们,低估了风险。”比如,有网友指责:这些倒刺可能划伤野生羚牛、斑羚,甚至鸟儿误撞也有可能卡住。更担心的是,虽然措施出发点是“保护生态”,但实际上可能带来伤害,反而让保护变得“形式化”。
工作人员说:“我们也很矛盾,既想保护生态,又怕影响公众的正常进入。”他们还提到,为应对违规事件,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巡逻、救援、监控,每年花费巨大。“但如果不加强管理,违规行为只会更多,生态就更危险。”去年一名大学生迷路事件,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花费36小时救援,动用了多部门资源。
这次事件,也让人看到,简简单单的“硬措施”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管理部门需要更科学、更温和的办法。有人建议:用监控设备、提升巡逻频次,比“铁丝环”更人性、更生态。可是,谁都知道,这些措施都需要钱、需要时间。现在的困境,是“管理手段逐渐跟不上问题的升级”。
你觉得呢?是不是“铁丝环”这种极端手段,只是管理者临时的“权宜之计”?还是,真正的保护,应该从“制度”和“公众意识”入手?网友们,你怎么看?面对秦岭的生态保护,你更倾向于哪一边?请在评论区告诉我吧~我觉得,这个事件反映的,不只是一个措施的得失,更是我们每个人对自然的态度和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