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一个暖心又让人感慨的故事,发生在广东湛江的一个小咖啡馆里。最近,一则“连续9年免费让孩子打电话”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很多人都在点赞,觉得老板的善心暖到心坎里。不过,也有人在质疑:这是不是炒作?到底真相是怎样的?让我带你一探究竟。
![]()
这家藏在湛江赤坎区寸金街的“小店”其实很不起眼,平凡得很。老板Sarah开这家店已经六七年了,平时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没想到因为这个“电话站”冲上了热搜。
故事要从2015年说起,那时候店刚开业,店里就装了个固定电话。起初,Sarah也没想过要做什么特别的事,只是觉得方便顾客,顺便能多点点收入。当时电话费还不高,月收入几百块,没想到这个“电话”却在2016年发生了转折。
那年,隔壁学校开始扩建,增设了小学和幼儿园。学校实施封闭式管理,学生不能带手机、电话手表什么的。家长们急坏了,担心孩子安全,又苦于没有联系方式。老师也说:“孩子们平常要和家长报平安,咱们也是急得不得了。”
![]()
这时,Sarah突然想到:“要不让他们用我们店里的固定电话?”她回忆说:“刚开始只是孩子们借手机打个电话,后来人多了,就直接用店里的电话了。”那时候,打电话是免费还是真心没想太多,反正只是帮帮忙。渐渐地,学生们开始习惯了这个“秘密基地”的电话线。
时间一长,更多家长知道了这个“免费电话站”,纷纷带孩子来打,甚至有些家长心疼孩子,特意带点水果、小零食让孩子在店里等。这一帮忙,Sarah一点都不觉得麻烦,她说:“本来就是个小事,也没想收费。孩子们没钱,我当然不能收费啊。”
随着打电话的人越来越多,电话费渐渐涨到每月300多块。有人说:“哎,这都算公益了吧?”Sarah笑着说:“是啊,孩子们的安全和沟通,比钱重要多了。”她觉得,自己做这事,就是在用心呵护这些小生命。
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个善举不只是“帮忙打电话”,还是孩子们成长的见证。Sarah说:“我看着他们长大,一点一点,从陌生到熟悉,甚至成了朋友。看着他们青春期的烦恼,听他们倾诉心事,感觉特别有意义。”她还透露,有时候,家长忙工作忘了带电话,孩子会在店里偷偷哭,Sarah就会安慰他们:“别担心,家长很快就会来。”
![]()
其实,这份情谊,早已超越了普通的生意关系。很多学生把Sarah当成“第二个妈妈”,他们会提前预约,期待着每天打电话的时刻。有学生说:“Sarah姐姐,今天还能打电话吗?” Sarah总是笑着说:“当然可以,只要我在,就帮你们。”她也坦言:“我喜欢在这儿遇到各种人,收获很多幸福感,也觉得自己很有价值。”
不过,善意也遇到了一点麻烦。今年九月,电话突然被运营商封了,说是频繁拨打被误判为异常。Sarah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电话突然不能打,孩子们都急坏了。不知道怎么回事,我赶紧带着证件去处理,签了个保证书,确认不是诈骗。”
这件事让人心疼,也让人更理解Sarah的用心。她说:“孩子们的感情是真的,他们的信任我也很珍惜。只要还能继续帮忙,我就会坚持。”她还补充:“我们家也有孩子,换位思考一下,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安全、幸福。”
![]()
网友们对此反应热烈。有的说:“真是个善良的老板,太感人了!”也有人笑着调侃:“这岂不是比某些公益组织还贴心吗?”更有人提出:“这样的善举,社会还需要更多!但也要注意保护隐私和安全,不能让善意变成负担。”
我在这里想说,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份简单却纯粹的善心。Sarah用行动告诉我们:一个小小的善举,可以温暖很多人的心。这不像什么炒作,也没有商业目的,只是真心为孩子们做的事。
你觉得呢?是不是应该关注更多像Sarah一样的“无名英雄”?他们只用自己的行动,点亮了这个世界的一角。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平凡中做点善事,给需要帮助的人多一点温暖。
对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自己的看法~也许,下次轮到我们,自己也能做一份温暖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