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一个人在家,就点了外卖,开门的瞬间,我愣住了。
![]()
眼前的骑手头发花白,眼角的皱纹像刀刻的一样深,却穿着那身印着“准时送达”的蓝色骑手服。他把外卖稳稳递过来。我问他:“你年龄多大了”。他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他顾不上擦,只是喘着粗气,对我露出了一个有些局促又无比尴尬的笑:“50多岁了,家中孩子上班辛苦,我们老头子也得拼命啊。”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我心上。我看着他那双布满老茧、指节粗大的手,突然鼻子一酸。“生活不会因为你的年纪就对你手下留情,但总有人用皱纹撑起明天。”
1. 50岁骑手:不是不想歇,是不敢歇
我忍不住多问了几句,把他让进门,倒了杯热水。他叫老张,今年52岁,捧着纸杯,那双粗糙的手显得格外笨拙。他原本在老家县城的工厂上班,干了快二十年,以为能干到退休,结果前几年环保整治,高耗能的厂子说倒就倒了。一夜之间,他从一个熟练工变成了“失业中年”。
“儿子刚结婚,在城里买房掏空了家底,还背着三十年房贷。”他苦笑了一下,眼神望向窗外,有些飘忽,“老伴身体不好,常年吃药,我不能伸手跟孩子要钱啊,他们压力也大。”这,就是和老张一样的这代人缩影——“他们是时代的建设者,却在时代转身时,成了最容易被落下的人。”
于是,他独自一人来到这座城市,加入了骑手大军。他说:“累啊,怎么不累?”但一想到家里那两张嘴,这腿就停不下来。“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只有‘扛住’两个字。”老张每天在线超过12个小时,手机里密密麻麻存着几百个小区的地图,比导航还准。下雨天路滑,他摔过跤,膝盖磕得青紫,爬起来继续送;大冬天,手冻得握不住车把,就哈口气搓一搓。但他从未迟到过一次,因为“不能砸了自己的饭碗”。
2. 骑手圈里的“银发军团”:被算法和现实推着走
如果大家以为老张只是个例?错了。他只是中国庞大“银发骑手”群体中的一个缩影。根据某平台的统计数据,在全国数百万外卖骑手中,40岁以上的占比已经超过20%,其中不乏50岁、甚至60岁的身影。
这背后,是深刻的社会变迁。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许多传统制造业岗位消失,大量“4050”人员面临再就业难题,而像外卖这样“门槛低、上手快、多劳多得”的行业,成了他们为数不多的选择。另一方面,延迟退休的政策和日益沉重的养老压力,也让许多本该颐养天年的人,不得不重新穿上工装,为生计奔波。
“他们骑的不是电动车,是全家的希望,也是被时代洪流推着向前走的无奈。”算法催促着他们,系统规划着最优路线,每一分钟都精确计算。他们用肉身对抗着算法的冰冷,用汗水换取微薄的收入。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位58岁的骑手大叔,在凌晨三点的寒风中,独自蹲在路边,就着路灯的光,啃着一个冷硬的馒头。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他憨厚地笑笑:“等孙子上大学了,我就歇。”那一刻,屏幕前的无数人,都破防了。
3. 每个努力的人都值得被看见
老张临走时,我执意多给了个好评,还顺手拿了瓶矿泉水塞给他。他先是一愣,然后连连摆手,脸颊涨得通红:“不用不用,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能要你的东西。”可我分明看到,他转身时,眼眶是红的。
那一刻我才明白,“这个时代从不缺英雄,缺的是对平凡英雄的温柔。”我们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了“准时送达”的理所当然,却常常忽略了那个风尘仆仆赶来的人,或许正背负着我们想象不到的重担。他们是时代的螺丝钉,也是家庭的顶梁柱。
下次,当你再遇到一位头发花白的骑手,不妨多一句“谢谢,您慢点骑”,少一点不耐烦的催促。他们可能也是某个人的父亲、丈夫,正在用自己日渐佝偻的脊背,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你在街头见过让你瞬间心疼的劳动者吗?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为这些默默奋斗的人点个赞,让更多人看见他们的不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