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墙面又潮又脏,晚上路灯暗得不敢走,现在走在弄堂里,心里都亮堂!”家住徐汇区泰安路10弄的王阿姨指着焕然一新的巷道,对记者说。自今年三季度湖南街道启动这条背街小巷的形态整治专项行动以来,经过两个月的改造,这里已从“杂乱旧”变成“洁净美”。
![]()
泰安路10弄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
小巷处处是“新景”

刚走进泰安路10弄,记者便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原本斑驳脱落的墙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统一压毛处理的墙面,米白色的底色搭配墙角点缀的绿色盆栽,显得清爽又温馨。
![]()
“改头换面”后的弄堂变得“洁净美”
抬头望去,过去裸露在外的空调外机被统一的浅灰色机罩包裹,杂乱的晾衣绳换成了沿墙设置的金属晾衣架,几件刚洗好的衣物整齐悬挂,透着生活的烟火气;脚下的路面也“改头换面”,陈旧破损的老地砖换成了平整光洁的大理石铺装,就连角落的杂物堆放处,如今也清理得干干净净,留出了宽敞的通行空间。
“晚上来更漂亮!”居民李师傅主动拉着记者往弄堂深处走。他指着墙面上新装的艺术路灯介绍说,以前晚上路灯昏暗,老人小孩出门都得小心翼翼,现在这些带着复古设计的路灯亮起来,不仅照得路面清清楚楚,暖黄色的灯光还让小巷多了几分韵味。
记者注意到,路灯旁还加装了小型绿化装饰,藤蔓沿着灯柱慢慢攀爬,与周边花园住宅、新式里弄的建筑风格巧妙融合,原本视觉杂乱的巷道,如今成了“一步一景”的雅致空间。
直面痛点协同破难题

“整治前的问题,居民们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湖南街道管理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启动改造前,他们曾多次实地调研,梳理出小巷的四大“顽疾”。
记者从当时的调研照片中看到,部分墙面受潮严重,水渍、霉斑清晰可见,面砖大片脱落;不同风格的建筑与围墙混搭,加上防盗窗样式各异、店招高低错落,整体风貌杂乱;路面破损处积水、杂物乱堆的情况也十分常见,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美观,更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
泰安路10弄更新前后对比
“要改,就得改到居民心坎里。”工作人员说,为了制定贴合实际的方案,街道组建了专项工作组,联合综合行政执法队、居委会、物业等多方力量,一次次上门征求居民意见。
“一开始有人担心晾衣服不方便,也有人怕空调外机罩影响散热。”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针对这些顾虑,工作组反复调整方案——在不影响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增设晾衣架,选择透气材质定制空调机罩,还挨家挨户上门解释改造细节。“看到方案切实考虑到我们的需求,大家自然愿意配合。”王阿姨的话,道出了不少居民的心声。
让“新颜”一直美下去

“改造完不是终点,得让小巷一直保持这个样子。”记者从湖南街道了解到,为巩固整治成果,街道已依托物业一体化管理模式,建立了管养巡查机制。
湖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此次更新整治中已解决的店铺乱堆物情况保持持续追踪,防止问题反弹;另一方面,定期对弄内墙面、路面、路灯及绿化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小巷环境始终保持良好状态,以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整治成果,持续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与满意度。
记者:奚亮
编辑: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