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G7加拿大外长会抛出联合声明,剑指中国划出“三条禁令”;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强势回应驳斥;14日希拉里与蓬佩奥罕见同台,炒作“中国挑战”。
![]()
三天内三场大戏接连上演,西方阵营协同施压,中方果断亮剑,这场博弈背后藏着怎样的深层较量?
声明藏刀 霸权暗线
G7这份联合声明,表面是多边协调的共识表达,实则是霸权逻辑包装下的干涉工具。
作为曾主导全球经济秩序的“富国俱乐部”,其如今经济总量占比已跌至30%,却仍试图通过集体发声,将自身意志强加于他国。
声明中“不许援俄”的指控毫无事实依据,林剑在11月13日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态,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光明磊落,从未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出口。
![]()
这一立场得到国际社会有识之士的认可,而G7自身却持续向乌克兰输送坦克、导弹等重型武器,累计援助金额超千亿美元,真正加剧冲突的正是这些军事干预行为。
将中俄正常贸易往来污蔑为“资助战争”,本质是G7对自身对俄制裁失效的无奈转嫁,俄罗斯通过调整贸易结构、拓展非西方市场,经济基本盘保持稳定,G7内部对政策的疑虑日益凸显,抹黑中国成为维持表面团结的权宜之计。
![]()
“不许台海动武”的表述更是粗暴干涉内政,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联合国及包括G7成员国在内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声明中“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论调刻意回避核心,却暗含支持“台独”分裂势力的危险倾向。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此前抛出的“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正是借G7声明寻求多边背书。
![]()
但声明中并未出现“军事援台”“集体自卫”等实质性承诺,这种模糊性暴露了G7的矛盾心态:既想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又担心过度刺激引发局势失控,损害自身在华经济利益。
“不许限制关键矿产出口”的要求,则尽显双重标准,中国对镓、锗、稀土等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完全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环保利益。
而G7成员国中,美国长期对华实施高端芯片、光刻机出口管制,欧盟推行碳边境调节税,都是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典型行为。
![]()
其真实焦虑在于,中国在关键矿产加工、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突破,冲击了西方长期掌控的产业链垄断格局,联合声明不过是试图迫使中国维持现有分工的施压手段。
G7的如意算盘早已被国际社会看穿,联合声明中充满自相矛盾的表述,既呼吁“和平稳定”又煽动对抗,既强调“市场规则”又搞单边制裁,这种霸权行径注定难以得逞。
双卿合流 叙事围剿
希拉里与蓬佩奥的罕见同台,绝非偶然,而是美国建制派与强硬派对华战略的协同发力。
![]()
这两位分属美国政治光谱两端的前国务卿,14日在哥伦比亚活动中达成共识,希拉里炒作“势力范围划分”论,蓬佩奥附和“价值观主导世界”,形成分工明确的对华舆论攻势。
希拉里的复出精准踩中了西方阵营的战略节奏,这位政坛“常青树”此次重出江湖,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表态,而是承载着美国跨党派的对华共识。
![]()
她在演讲中刻意引用五角大楼“划分势力范围”的内部讨论,声称“中国掌控东亚”的说法,看似批评美国战略收缩,实则是通过渲染“中国扩张”焦虑,鼓吹强化对华遏制。
这种论调与G7联合声明形成呼应,构建起“多边围堵+单边造势”的双重叙事框架。
从历史轨迹来看,希拉里的外交风格向来注重“联盟构建”与“规则塑造”,任国务卿期间,她推动“亚太再平衡”战略,积极搭建美国主导的地区联盟体系。
![]()
如今她重提“势力范围”,本质是想延续这一思路,通过G7等多边机制,联合盟友共同制定对华竞争的“游戏规则”,将中国框定在他们设定的框架内。
而蓬佩奥的即时附和,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叙事影响力,两人分别从战略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发力,形成对中国的舆论围剿。
![]()
这种跨党派协同的背后,是美国内部对华政策的共识凝聚。中美此前在釜山会晤中释放的缓和信号,让美国政坛的强硬派感到不安。
他们的言行也反映出西方阵营的协同性,G7联合声明搭建了多边施压平台,希拉里则从美国国内政治层面进行呼应,试图让中国陷入“国际孤立”的舆论陷阱。
![]()
但现实并未如其所愿,越来越多的国家看清了霸权逻辑的本质,不愿被绑上对抗的战车,这种刻意制造的舆论围剿,终究难以形成全球共识。
破局有道 多维反制
面对G7的集体施压与西方舆论的围剿,中方的“全面迎战”并非被动反击,而是基于自身实力与全球格局的主动破局,展现出刚柔并济的战略智慧。
在外交层面,中方坚持原则底线,快速回应不当表述,林剑在11月13日第一时间发声,直指G7声明“罔顾事实、颠倒黑白”,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同步向加方提出严正交涉,通过双边与多边渠道清晰传递立场。
![]()
同时中方并未关闭沟通大门,强调“G7应摒弃冷战思维,多做有利于团结合作的事”,这种“硬软结合”的方式,既维护了国家尊严,又为局势降温预留了空间。
多边舞台上,中方积极拓展“朋友圈”,对冲西方阵营的围堵,以上合组织为核心,中方持续推动多边合作扩容,近期批准的《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了组织的全球影响力。
与G7的“小圈子”不同,上合组织坚持开放包容,接纳老挝为对话伙伴,吸引更多国家参与,成为维护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
在绿色矿产领域,中方深化与巴西、印尼等资源大国的合作,建立绿色矿产伙伴关系,构建起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
经济与产业领域,中方以“自主可控+开放合作”双轮驱动破局,针对G7在关键矿产领域的指责,中方一方面坚定维护自身出口管制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通过中国—东盟矿业合作大会等平台,加强与东盟国家在矿产勘探、加工、技术推广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
中铝集团在越南、印尼的氧化铝项目,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在马来西亚的产业园建设,既提升了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形成深度融合的利益共同体。
规则话语权争夺中,中方始终坚持“国际规则应由各国共同制定”,针对G7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做法,中方积极参与RCEP、共建“一带一路”2.0版等区域合作机制,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经济秩序。
![]()
在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平台,中方多次呼吁反对单边制裁与“小圈子”规则,得到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响应与支持。
这场全球博弈中,中方的每一步应对都精准击中问题核心。既坚守国家核心利益寸步不让,又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凝聚共识,这种多维立体的破局之道,让西方阵营的施压与围剿难以奏效。
信息来源: G7外长会达成共识 欲加码对俄施压 2025年11月13日来源:新华社 外交部:再次敦促七国集团停止操弄涉华议题、干涉中国内政 2025-11-13 22:50:36来源:新华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