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花椒财经
一晃,双11这个IP已经干到第17个年头了。
按理说,对一个搞了17年的大IP,人们很有可能审美疲劳,但双11有点不一样。
市场数据很诚实:五大电商平台成交额整体增幅11.4%,公开数据显示,双11期间,快递包裹日均揽收量达6亿多件。
解读双11的内容铺天盖地,但这里我们不聊那些虚的,只聊两个扎眼的数据点:
第一个,是国补扩围之后,可移动的闺蜜机、能让你一键躺平的电动沙发、记录年轻人日常的运动相机…在天猫卖疯了。
第二个,是家装市场里“不搞全屋,玩局部”的兴起。中古风的椅子、二次元的手办柜、连猫都能抓得开心的猫抓沙发,销量翻了好几倍。
这两个数据,精准道出了今年双11最核心的消费逻辑变迁:
从标准化需求,到个性化表达的跨越。
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大家都在买的爆款”,而是追求“符合我个人喜好的小众好物”。双11释放的消费力,更多流向了那些能体现个人审美、兴趣和生活态度的商品。
这种变化的背后,是年轻消费者心理的深层转变:从追求性价比的理性消费,转向为个人标签和情感价值买单的感性消费。他们愿意为一把中古椅子的复古情怀、为一台运动相机的记录意义、为一个手办柜的二次元归属感支付溢价。
消费的靶心,已经从解决共性需求,转向满足个性表达。
01
小众品类,上演销量狂飙
以前我们谈家电数码,脑海里浮现的是什么?
是海尔、美的、格力,是解决全家人共性需求的冰箱、洗衣机、手机。这些,我们称之为“标准化刚需”,满足的是大众最基本的功能诉求。
但2025年的双11,在平台大促和政策补贴的背景下,消费市场告诉我们一个全新的信号:“个性化刚需”的时代,来了。
当大促的浪潮从基础品类向更细分、更小众的领域渗透时,我们看到的不是需求的同质化,而是个性表达的全面释放。
我们来看天猫的数据:
可移动的闺蜜机,成交同比增长403%。它不再是传统电视机那种全家共享的逻辑,而是变成了我的专属大屏,可以跟着我去卧室追剧,去厨房学做菜,去阳台练瑜伽。它满足的,是个体在家庭空间里的娱乐自由。
可一键躺平的电动沙发,增长了474%。这背后,是年轻人对居家舒适毫不妥协的追求。辛苦一天回到家,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正襟危坐的客厅,而是一个能瞬间瘫倒的私人角落。
最夸张的是运动相机,暴涨6191%。这说明什么?说明年轻人更倾向于用补贴满足自己的个人兴趣。他们用它记录滑雪、冲浪、骑行的瞬间,分享到社交平台,这不仅是记录,更是构建自我身份的一部分。
这些过去被视为非必需品的小众好物,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新刚需”。它们解决的不是能不能用的问题,而是生活品质的问题。
02
存量时代的个性化改造
如果说家电领域的变革,是大促助推下的消费升级,那么家装领域的逆袭,则更深度地透露出个性化消费的崛起。
大家都知道,近两年房地产市场整体降温。按理说,家装市场应该一片哀嚎才对。
但诡异的是,天猫家装品类却实现了双位数的逆势上涨。
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我们的家,正在从统一装修转向个性化改造。
过去,家装是新房的标配,大家追求的是一步到位的全屋整装,最好装成样板间的样子。而现在,随着进入存量房时代,更多需求变成了对现有居住空间的“局部焕新”。
这场局部战争,打的是个人审美,赢的是情感认同。
天猫双11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
中古风正在当红。中古风休闲椅成交同比增长290%,餐桌增长229%。年轻人不再迷信于昂贵的欧式或冰冷的极简,他们愿意为一把椅子的设计感和岁月感买单,让家里的一个角落充满故事。
悦己消费成为主流。为了治愈疲惫的身体,上班族把人体工学椅搬回家,成交同比增长70%;为了安放自己的心头好,二次元爱好者疯抢手办展示柜,成交同比增长160%。家,不再只是一个居住空间,更是一个安放情绪、治愈自我的精神庇护所。
“它经济”势不可挡。猫抓沙发成交同比增长超250%,成为养宠家庭的新晋明星单品。这说明,年轻人的爱,已经细致到愿意为宠物的快乐和舒适,改造自己的居住环境。
你看,中古风椅子、二次元手办柜、猫抓沙发……这些单品的爆火,代表着消费者不再追求别人家的样子,而是要打造我的专属空间。
每一件家具,都成为主人个性和生活态度的表达载体。
这场消费变革,静悄悄,但势不可挡。
03
谁在引领个性消费时代?
当消费的底层逻辑发生改变,商业世界的游戏规则也随之重塑。
这场消费革命的终极对决,早已从标准化的价格战,转向个性化的服务战。谁能提供最丰富的选择,谁能满足最多元的审美,谁就能赢得未来。
那么,谁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赢家?
数据,从不撒谎。
根据易观发布的2025年双11大促观察:在主流电商平台中,淘宝天猫的家电家居成交份额占到了47.9%,成交增速达12.5%,市场份额及增速均居全网第一,领先优势再度扩大。
可能很多人要问,为什么是天猫?
其实,答案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埋下。
1、无与伦比的丰富度优势。
天猫一直以来就是品牌经营的主阵地。今年双11,超过9000个品牌、50万款商品上线国补。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无论你喜欢大众爆款,还是痴迷小众孤品;无论你是二次元宅男,还是中古风爱好者,你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心仪的东西。从“万物皆有”到“万物皆可选”,这才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终极护城河。
2、极致的体验升级。
个性化消费,买的不仅是商品,更是体验。天猫在这一点上,几乎做到了极致。
大件商品“即送、即拆、即装”一站式服务,连新疆等偏远地区都全面覆盖;预约配送能精准到半天,你再也不用傻等一天快递;上海、广州等城市甚至支持闪购最快4小时送达。这种丝滑的体验,让为爱发电的个性化消费,变得省心又高效。
3、真金白银的让利。
说到底,消费者是聪明的。天猫这次双11,品牌官方立减、平台大额消费券、商家店铺红包,再叠加国家补贴,四重折扣下来,很多商品低至5折。
这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预算,去尝试那些过去“想买但舍不得”的个性化商品,加速了从“生存型消费”到“享受型消费”的转变。
双11走到第17个年头,它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购物节。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消费社会最深刻的变迁。
今天,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千人一面的爆款狂欢,而是千人千面的个性表达。
天猫在这场变革中,不仅赢得了当下追求自我表达的年轻用户,更是在定义未来零售的新形态:
从卖标准品,到提供多元、个性化的商品、服务和体验。
这,或许才是双11背后,最值得关注的趋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