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底,党中央作出了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决定。
在朝鲜战场上,美国空军投入了14个联队,其中2个战斗截击机联队,8个轰炸机联队,1个海军航空兵联队,3个舰载机联队。各种作战飞机1100多架。并且,飞行员全部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其中不少是王牌飞行员,一般飞行时间都在1000小时以上。南朝鲜的空军还有100多架。
而中国准备入朝的是刚刚组建的2个航空兵师,1个轰炸机团,1个强击机团,总共才有200架飞机,敌我双方的兵力悬殊很大。
12月,沈阳火车站。一台台蒸汽机车在风雪中冒着白气,雪片一层压着一层,整个车站在风雪中变成了朦胧一团,只见两条黑色的铁轨伸向远方……
![]()
刘亚楼身披黄呢子军大衣,从车上跳了下来。对东北的大雪地,他是很熟悉的,当年在四野的时候,几次大仗都是在大雪地里打胜的。
刘亚楼走到了一辆黑色轿车前面说:“你们通知北陵飞机修理厂的熊焰厂长,叫他马上到我这里来。”
随行的参谋跳上旁边的吉普车开走了。
“风雪军情急啊,一看到大雪天,就想到了打仗!咱们也走吧。”说完,刘亚楼坐到了车里。汽车呜呜地开出了沈阳车站。
等刘亚楼司令员的汽车开到宾馆的时候,北陵飞机修理厂的厂长熊焰已经在房间里等候他了。
![]()
“熊厂长,你可真是兵贵神速啊!”
“你这个司令员已经是火上房了,我不急行吗?”
两人边握手边笑了起来。
1946年在东北联军的时候,刘亚楼曾兼任过几个月的东北联军航校的校长,那时候飞机没有汽油,急得刘亚楼到处求援,航校派出熊焰到哈尔滨酒精厂当厂长,用酒精代替汽油。所以他很清楚刘亚楼的急脾气。
“不急不行啊!老美的飞机已经到了家门口了,我这个空军司令员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让我拿什么和它打?”刘亚楼边说边坐到沙发上。
“彭总在朝鲜两次战役打得不错,可是美国的飞机十分猖狂,咱们不能老吃亏!你们的担子很重啊!”
“司令员,我们全厂上下也是憋着一股劲啊!”
![]()
“上个月周总理到苏联去,跟斯大林要飞机,斯大林一狠心才给了100架,你们工厂都接到了吧?”
“接到了,正为这事忙呢,已经运到了3批,全厂一连干了好几天了……”熊焰的眼睛里布满血丝说。
“我们已经装出几架了,马上就要交给部队。”
“要抓紧时间装,空军马上就要入朝作战!不过现在还有一个紧急任务没有着落,我就是为这件事来的。”熊焰一听刘亚楼的话顿时就明白了:“是不是为飞机副油箱的事”“正是,苏联给的这100架飞机没有副油箱,飞不了很远,没有副油箱和美国佬怎么打仗!”
飞机的作战空域很大,有时离机场好几百公里,再加上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仅靠飞机机体内的油箱是远远不够用的。
![]()
现代飞机有空中加油机,那时没有空中加油,所以一般是在飞机机翼下面加上两个可活动的油箱,这就是副油箱。当飞机起飞之后,飞行途中全都是使用副油箱里的油料,一旦投入战斗,为了减少飞机的重量和阻力,便扔掉副油箱。所以空战中副油箱的消耗是很大的。
“和苏联方面要了好几次,人家就是不给。一会儿说没有车运不过来,一会儿又说批量不够。我看咱们不能再等了,自己造!”
“司令员,咱们自己来做,我就不信做不出来!”熊焰信心十足地说。
刘亚楼面色严峻:“造这批副油箱困难不小啊,苏联没有给我们图纸,也没有给我们造副法箱用的铝板,我们只有一副苏联飞机上正在使用的副箱,你只能拿去照葫芦画瓢,不过用什么材料画,你们还得自己想办法!”“我们一定完成任务!”“给你们3个月,不管拿什么做能装油就行,你给我造出3000个副油箱。”“司令员,放心吧,我给你立下军令块,造不出来军法从事!”“军中无戏言,志愿军空军全靠你们了!”刘亚楼用力地握住了熊焰的手,满意地点了点头。又说了一句:“记住,3个月时间,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熊焰回到厂里,天已经黑了。大家看到厂长回来,“呼啦”一声全围了上来。
“熊厂长,有什么任务?”
“厂长,是不是又来新飞机了?”
![]()
熊焰哪顾得上回答,他把党支书和副厂长、技术股长召到了一块。
“同志们,我刚才见到了刘亚楼司令员,我们的空军马上要入朝和美国鬼子作战了!”
大家一听都齐声欢呼起来。
“好了,好了,交给我们的任务是马上做3000个副油箱,可是现在没有原料,也没有图纸。”
众人一听都傻眼了,顿时大眼瞪小眼。
这时飞机修理厂修飞机还只是装装拆拆,把从苏联来的飞机散件照着图纸装起来,听说要做副油箱,一时谁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先把图纸画出来再说!”熊厂长说。
于是,几个技术人员连夜找到了苏联飞机上的副油箱,一起又量又画,画出实物图,可是原料到哪里去找呢?
有一个工人说:“我们老家小贩子卖油的大篓子,又轻又结实。咱也搞一对试试?”
![]()
对这个大胆离奇的建议,领导还是马上定下了决心,立刻试制。有人用白铁皮做成了架子,还有人找来了“马粪纸”,有人到村里去找猪血,越多越好,当地的农民认识这是飞机厂的人,可是要这么多鲜猪血干什么?问了半天,来人只是板着脸说:“军事秘密!”一听猪血成了军事秘密!就没有人敢问了。
“马粪纸”在猪血中浸泡成了猩红色,一张一张地捞出来包到了架子上……
工人双手血红,个个像是杀猪的,可是大家干得很起劲儿。中国民间原始的油篓子生产手工艺,成了中国飞机副油箱的试验工艺。
几天之后,一对油篓子式的飞机副油箱已经全部晾干了,外边又上了一层银粉。看上去十分精致。
现在只有最后一道工序了,就是装油负重,当然一开始是用水代替的,当成桶的“油”装进纸糊的副油箱时,油箱慢慢地开始变形了,紧接着“哗啦”一声裂开,“油”四下流开了……试验失败了!大家马上就明白了,“马粪纸”强度不够,于是,改用白铁皮做。
工人把白铁铺到架子上,上面再钉上铆钉,对那些有缝的地方,再用锡一点点焊死,然后进行了装油、耐压和振动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全厂上下一片欢腾!可是,熊厂长还不放心,又派人将这对土副油箱送到了安东机场,装到了苏联飞机上。由苏联的飞行员进行了飞行试验。
![]()
苏联飞行员飞完之后,连连伸出大拇指:“顶好,顶好,没有问题!”
下一步就是大批量生产了。可是上哪里去找那么多工人?
熊厂长想到了打“洋铁壶”的手工匠。
第二天,沈阳的大街小巷都贴出了大量招收“洋铁壶”手工匠的布告。
负责招收工人的,不但有工厂的技术人员,还有公安二处的谢海全处长。
老百姓知道这是飞机厂在招工,知道和制造飞机有关,也是和抗美援朝有关系,群众的爱国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许多焊铁壶的老工人,背着工具赶到了工厂,但是,为了保密,公安局还是派专人对工人进行审查,并有专人驻厂负责保密工作。
![]()
3个月过去了,工人们克服困难造出了 3027个副油箱,按时送到了空军部队。
1951年3月,在北京一次宴会上,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为熊焰满慢地倒了一杯酒,他兴奋地高高举起:“为你们打了个漂亮仗,为咱们中国的土副油箱干杯!”
熊焰笑了,他痛快地喝下了这杯酒。
从此,朝鲜战场中国空军的战斗机上,挂着白铁皮做成的土副油箱,与号称世界一流的美国空军展开了殊死大搏杀,并创下了一系列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素材来源:
《十大将军》之空军司令刘亚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