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一声令下,18万军队全线压向南海前沿,这支被外界戏称为“30天肉盾”的部队,接到的命令简单直接——在潜在冲突中独立坚守一个月,等待美军驰援。
![]()
菲方动作频频,不仅联合军方、海岸警卫队和渔业部门将巡逻区域扩大两倍,还拉拢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上演“四国联军”戏码。四国防长联合声明强硬点名中国,重提2016年那场非法的南海仲裁案,扬言“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
讽刺的是,菲律宾国内正遭遇台风“海鸥”肆虐,150多人死亡、80人失踪的灾情尚未平息。马科斯政府却把重心放在南海挑衅上,被指试图用外部矛盾转移国内视线。
美军在菲律宾吕宋岛部署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射程直达中国沿海,菲方甚至扬言要直接买下这套攻击性装备。但美国防长赫格塞斯早前表态“无意与中国开战”,让菲方“坚守30天”的计划透着一股孤注一掷的赌徒气息。
![]()
中国的反制,比外界预想的更硬核。
南部战区一句“敢挑衅就击落”的声明,搭配福建舰航母战斗群进入南海战备序列,歼-35隐身舰载机作战半径覆盖全域,已构建起海空天立体防御网。而真正让对手脊背发凉的,是一项颠覆性武器技术——非核氢弹。
这不是传统核武器,而是全球首款基于氢化镁化学反应的高能爆炸装置。其爆出的大火球直径均可达3米以上,持续燃烧2.3秒以上,温度可达1000℃至1500℃,对人、畜、车、船等均有较大的威胁。它的高温持续时间是TNT炸药的16倍,专克轻合金装备:无人机框架、舰船上层建筑,甚至装甲车体,在它面前都会像黄油遇热刀般熔毁。
![]()
但更为关键的却是它的“核污染”将无可挽回地降临到人类的头上。可谓是一次安全的“空爆”,爆炸后仅仅生成了水蒸气和少量的惰性气体,其放射性指标甚至小于一次常规的医用X光的照射量。但其却巧夺天机地将常规的高威力的炸药和战术的核武之间的这一极大的威力之差完美地填了个平A,自然也就不受国际上对核武器的各种约束了。
军事圈内人称其为“外科手术式热杀伤武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的实验显示,美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铝合金舰桥在800℃下就会丧失结构强度,而非核氢弹的持续高温可顺着通风系统侵入舱室,让敌舰“从内熟到外”。
![]()
菲律宾依赖的美式装备,在非核氢弹的降维打击前显得苍白。菲军采购的日本“阿武隈”级护卫舰舰体老旧,甚至需拆除部分武器才能使用;参与联合军演的美澳舰艇被戏称“古董舰队”。而菲方仅46.5亿美元的国防预算,连买F-16战机的计划都因资金短缺搁置。
马科斯政府赌的是美国会为菲律宾火中取栗,但历史早已证明,美国“优先”政策下,盟友常成弃子。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蒋斌大校的警告一语成谶:“跳得越高,摔得越狠”。
![]()
南海的风浪从未平息,但游戏的规则已经改变。当非核氢弹的技术优势撞上地缘博弈的野心,菲律宾的冒险豪赌,很可能换来一场高温熔舰的噩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