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往沙发一坐,不少人会突然皱起眉 —— 肛门隐隐发疼,却又不好意思跟家人说;或者早上擦屁股时,看到纸上的血迹,总安慰自己 “就是上火了,过两天就好”。可你知道吗?肛门这个藏在 “隐私部位” 的器官,其实是身体代谢的 “关键出口”,一旦它闹脾气,可不是忍忍就能过去的。医生接诊过太多患者,因为羞于启齿,把初期的轻微不适拖成了需要手术的麻烦,尤其出现这 3 个症状时,再忙也得去医院。
![]()
先聊聊那些容易被忽略的 “肛门杀手”。现在很多人上班对着电脑,一坐就是 4、5 个小时,肛门部位承受的压力比站立时多 2 倍,静脉血像堵车一样流不动,慢慢就会肿起来;还有人夏天离不开冰奶茶、辣烤串,冰饮会让肛门周围血管收缩,辣油里的辣椒素又会 “烧” 得黏膜发红,双重刺激下能不疼吗?更有人觉得 “越干净越好”,用滚烫的水洗肛门,或者用带酒精的湿巾反复擦,反而把皮肤的保护层破坏了,细菌一沾就容易发炎。
第一个要警惕的症状,是肛门持续疼超过 3 天,连日常动作都受影响。不是偶尔蹲厕所时刺痛一下,而是坐着办公时,得偷偷把屁股往一边挪,走路时裤子摩擦到都疼得吸气,甚至咳嗽、打喷嚏时,腹压一增加,疼得能跳起来。很多人会自己买支痔疮膏涂,可要是涂了 3 天还没缓解,甚至疼得晚上睡不着,就可能不只是痔疮了。比如肛周脓肿,刚开始是肛门旁边隐隐作痛,没几天就会肿起一个小硬块,疼得连路都走不了,还可能发低烧,要是拖到脓肿破了,脓水流出来,反而会引发更严重的感染,所以疼得超过 3 天,别硬扛。
![]()
第二个不能放过的症状,是肛门反复出血,且出血方式变了。比如一开始只是擦纸时有点淡红色血迹,没过几天,内裤上会沾到暗红色的血渍,甚至大便时会滴出血来。很多人觉得 “肯定是痔疮”,可医生提醒,除了痔疮,直肠炎、肠息肉也会导致出血,甚至更严重的情况也可能有这个信号。尤其要注意,如果血是混在大便里的,而不是附着在表面,或者排便时没疼却出血了,千万别不当回事,早做检查才能放心。
第三个必须尽早就医的症状,是肛门周围有肿块,或有东西脱出收不回。比如洗澡时摸到肛门旁边有个小疙瘩,摸起来硬邦邦的,按一下就疼;或者大便时,感觉有软软的东西从肛门掉出来,用手推回去没一会儿又掉出来,甚至推都推不回去。这些情况可能是内痔脱出,也可能是肛门息肉,严重的还可能是直肠脱垂。有人觉得 “塞回去就没事了”,可反复脱出会让肛门周围的肌肉越来越松,最后可能连走路都会掉出来,还容易磨破黏膜引发感染,所以一发现有肿块或脱出,赶紧去看医生。
![]()
其实肛门不适是能提前预防的,关键在日常小习惯。比如每天早餐加一勺奇亚籽,泡在牛奶里喝,奇亚籽吸水后能让大便变软,减少对肛门的摩擦;晚间宜用温水清洗肛门,水温以不烫手为宜,切勿使用肥皂或沐浴露。清洗完毕后,取柔软毛巾轻柔擦干,务必保持该部位干爽。
![]()
肛门不舒服不是 “丢人的事”,医生每天都在处理这类问题,不会觉得尴尬。很多人拖到严重,就是因为一开始不好意思去看,结果小问题变成了大麻烦,既遭罪又花更多钱。所以只要出现上面这 3 个症状,别犹豫,赶紧去肛肠科检查,早治疗早恢复,才能少受没必要的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