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可能没想到,自己一句“台海有事就是日本存亡危机”的狂言,竟掀开了尘封80年的历史账本。2025年11月7日,她在国会答辩中公然宣称,若中国大陆对台动武,日本将视为“存立危机事态”并行使集体自卫权。这话一出,不仅点燃了台海火药桶,更让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国际法权利浮出水面——中国有权在日本本土驻军,而这一权利的法律依据,正是日本政府亲手签下的《波茨坦公告》。
![]()
白纸黑字:驻军权不是空话,是战败国必须履行的国际法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联合发布《波茨坦公告》,其中第七条明确规定:“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第十二条进一步指出,盟国驻军将持续至日本完成非军事化并建立和平政府。同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中白纸黑字承诺“忠实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这份文件构成了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也赋予中国作为战胜国在日本驻军的合法权利。
![]()
更具体的内容藏在1946年的《中国驻日占领军备忘录》里。这份由中美签署的文件规定,中国驻军区域为爱知县(师部设于名古屋),必要时可扩展至三重县、静冈县——这些地方如今是日本制造业核心,名古屋聚集了丰田、三菱等企业,静冈县更是扼守东京咽喉的战略要地。备忘录未设定失效期限,根据国际法“协议不终止即有效”的原则,只要日本未彻底清除军国主义残余,中国的驻军权便持续存在。
历史遗憾:驻军计划曾启动,却因内战夭折
![]()
历史差一点改写。1946年,国民政府已组建“中国驻日占领军”,选定第67师(约1.45万人)执行任务。先遣队指挥官朱世明少将抵达东京,与美军敲定进驻流程,甚至升起了中国国旗。当时《大公报》《新闻报》等媒体刊登了驻军人员名单,在日华人欢欣鼓舞。
可惜内战爆发后,这支本应派驻日本的部队被调往东北战场,驻军计划就此搁浅。而美国趁机独占日本,将其他战胜国排挤出局,冷战格局更让这一权力被长期遗忘。
高市早苗的豪赌:亲手激活“沉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高市早苗的挑衅,无异于将法律武器递到中国手中。她不仅以首相身份打破日本在台海问题上的“模糊策略”,更试图将美日同盟直接推向对抗前沿。这种举动连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都斥为“煽动战争”,野田佳彦直言“震惊”。
日本政坛一夜炸锅。在野党痛批高市轻率,企业界担忧中国经济反噬(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民众吐槽:“难道要为我们无关的战争送死?” 更关键的是,中国完全可依据《波茨坦公告》和未失效的备忘录,将驻军权从历史档案变为战略筹码。这好比房主一直有钥匙,只是没进门;如今邻居扬言放火,房主自然要亮出产权证。
驻军权不是威胁,是战后秩序的镇纸
![]()
中国80年来未行使这一权利,体现的是大国克制。但高市早苗的冒险,迫使国际社会重新审视二战后的法律框架。如今俄罗斯仍在北方四岛驻军,其法理基础与中国同源;美国驻日5万兵力,也凭《波茨坦公告》衍生的权限。若日本执意突破和平宪法、插手台海,中国完全可依法重启驻军权——这不是军事扩张,而是对战后和平底线的捍卫。
历史从不缺记忆,只缺提醒。高市早苗的“口嗨”,反而让世界想起:谁制定了战后规则,谁就有责任维护它。而那份79年前的文件,依然是悬在日本军国主义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