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不少家庭拿出300万元购置房产,如今房价大幅回落。有人首付90万、贷款210万,还款3年共30万,其中大部分是利息,至今仍欠银行本金近200万。房子挂牌一年后,只能以150万成交,还需向亲友借50万才能还清贷款。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折射出部分家庭在楼市调整中的现实困境。
![]()
当前,一二线城市房价回调约40%,三四线城市调整幅度更大,且仍有下行压力。在高点贷款购房的家庭,房产已出现资产缩水,但从房贷还款情况来看,断供率并未大幅攀升。
![]()
四大行半年报显示,个人房贷不良率在0.76%到百分之0.86%之间,低于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的3.31%,也低于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后的香港地区。这一现象背后,既有银行通过延期还款、先息后本等方式给予的缓冲空间,也源于购房者对个人信用的珍视,许多家庭选择压缩开支以维持房贷还款。
消费市场的变化也直观反映着民生状态。超市里进口牛奶销量下降三成,九块九的国产袋装奶销量却增长20%;人均五百元以上的高端餐厅纷纷停业,美团上十块管饱的快餐订单占比翻倍。今年上半年,奢侈品销售额下滑28%,健身房年卡销量暴跌45%,电影票房较2019年也有明显差距。
在投资领域,即便股市处于低位,散户参与热情也不高,凸显出大众对风险的谨慎态度。
![]()
中国中产群体的发展轨迹与房地产市场紧密相关。过去,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让不少家庭敢于提升消费品质。但实际上,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常年保持在40%左右,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实际工资增长存在差距。
而房价在高位时,北京、上海的房价收入比超过40倍,远高于纽约的10倍和东京的8倍,这使得部分家庭不得不透支储蓄购房,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
![]()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形成了全门类产业链优势,但产业升级仍需持续推进。过去一段时间,社会对资产增值的关注度较高,而对职业成长、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如今,国家正集中资源推动科技攻关和产业升级,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在国际竞争中,我国制造业凭借劳动生产率优势,保持着一定的成本竞争力,这一优势的维持需要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努力。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仍在提升过程中,银行资产风险分散渠道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这也决定了我国在推进金融稳定与产业升级时,需要探索符合国情的路径。
“十五五”规划明确了科技和内需两大核心方向,科技突破能提升生产效率、增加高收入岗位,内需扩大则依赖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经济发展的双引擎。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国家的强国之路都依赖于先进生产力和完善的金融体系,而非房地产投机。
我国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这个过程中难免存在短期挑战,但只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升级,不断提高居民实际收入,就能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唯有凝聚共识、共克时艰,才能在时代浪潮中稳步前行,为实现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财经##房地产##上头条 聊热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