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今年的小动作真是不断,德国外长在10月份的采访中,扬言“台湾有事就是德国有事”,还强调不能容许暴力改变台海的现状。
![]()
可是中国的内政什么时候轮到德国来说了?德国不仅没有悔改,反而挑衅升级,直接邀请了“台独”沈伯洋参加德国的国会,这不是明知故犯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国又是怎么反制的?
![]()
德国人这次可不是被动卷入风波的,恰恰相反,他们是这场活动的搭建者和议程设定者,其实早在11月8日,当时柏林就举办了一场所谓的“自由大会”,远在台湾的蔡英文以“民主代表”的身份发表演讲,甚至德国联邦议会议长也亲自出席捧场。
德国人想传递的信号很明确,尤其是在默茨领导下的新政府,似乎急于摆脱默克尔时代那种经济务实的标签,换上一套更具“意识形态”色彩的外衣,好向西方的盟友和国内的选民们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
11月6日,就在邀请沈伯洋之前,他们就宣布要审查中国的钢铁和电动汽车,考虑加征关税,连德国央行都跳出来,对中国的稀土产业指手画脚,可问题是德国似乎忘了现实,中国连续7年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让德国无法真正和中国“脱钩”。
那位名叫瓦德富尔的经济部长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因为一些不当的涉台言论,原本定好的访华行程直接被中方冷处理,结果瓦德富尔还得回过头去打电话,向中方重申“一个中国”政策,姿态很是狼狈,这进退失据的窘境恰恰暴露了德国在经济依赖和政治态度上的纠结。
![]()
而作为这次事情的中心人物,沈伯洋此行的目的早已超越了单纯参加一场关于“独裁国家假资讯”威胁的听证会。
对他而言,德国议会就是他再次亮相的场所,沈伯洋在抵达德国后,还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在议会门口的照片,配上一句“我不会退缩”,瞬间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不畏强权的“反抗者”形象。
在听证会上,他打着所谓的“守护民主”旗号,声称台湾正遭受大陆的“信息攻击”,这套说辞将个人争议嵌入到“民主对抗威权”中,这更容易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认同。
他还公开叫板,说大陆声称他出境就会被逮捕,但是他现在不就在德国好好的吗?这番操作既是表演给国际看,更是演给岛内支持者看。
而他的行动,在人们看来就是在贯彻赖清德的政治意图,尤其是在赖清德要求韩国瑜为他发声,却被韩国瑜用“废除台独党纲”等三大要求顶了回去之后,沈伯洋的“成功出访”姿态,仿佛是在向政敌传递一个信号,没有你的支持,他照样能在国际舞台上风生水起。
![]()
然而台前的风光,掩盖不住幕后的脆弱,被大陆正式立案侦查后,沈伯洋曾私下寻求保护,而台陆委会给予的也仅仅是口头上的象征性声援,并未提供任何实质性的保障。
面对德国和沈伯洋联的这个行为,中国大陆的回应显得异常冷静,但力道却十足,中国没有陷入简单的口水战,而是迅速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每一项措施都打在关键节点上,发出的信号清晰而明确。
这些动作主要针对三类人群,一是沈伯洋这样的“台独”分子,二是广大的台湾社会,三是德国这类外部干预势力。
![]()
大陆方面特意强调沈伯洋是首位因“分裂国家罪”被正式“立案侦查”的嫌疑人,请注意“立案侦查”这个词,它和“全球通缉令”之间还留有余地,这本身就是一种控制节奏的心理威慑,暗示着惩罚将会一步步升级,好戏还在后头。
![]()
最精准的一击就发生在11月13日,就在沈伯洋抵达德国的前后脚,福建泉州公安机关突然高调发布悬赏通告,目标是另外两名台湾网红,网名“八炯”的温子渝和“闽南狼”的陈柏源。
这次悬赏的金额是5万到25万人民币不等,这大概就是沈伯洋未来结局了,而且这种“敲山震虎”的手法,目标直指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边缘人物,意在瓦解“台独”势力的心理防线。
![]()
更有意思的是,温子渝和陈柏源这两人,过去还曾因利益纠纷而公开互咬,大陆选择他们作为目标,显然经过了仔细的考量。
除此之外,大陆的制裁措施还体现出“株连”的威慑力,打击范围不止沈伯洋本人,还包括了与沈伯洋父亲有关联的企业“兆亿有限公司”,这清晰地表明,大陆有能力也有决心切断“台独”分子的经济链条,让他们感受到切实的痛楚,从而在社会层面形成更广泛的震慑。
![]()
德国如果再继续接待“台独”这样的人,只会让自己遭到反噬!台湾永远是中国的,是中国的内政,是中国自己的家事,决不允许外国来参与,台湾就是中国的底线!
国内的网友们也觉得,德国的行为就是忘恩负义,既然德国故意挑战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而且对台独发出错误信号,那么就别再怪中国手下不留情了!德国是要对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的,而中国一定会让德国知道这样的损失是德国承受不起的!
![]()
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呢?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