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号航天员平安返回,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也已经启动发射准备程序,将在近期搭载物资上行,为空间站运送补给,同时为神舟二十一号乘组提供安全保障。而舷窗出现轻微裂痕的神舟二十号飞船整体仍然安全,符合在轨停靠要求,将留在太空进行进一步试验。
![]()
正如神舟二十号乘组指令长陈冬所言:“人类探索太空的道路并非坦途,往往充满艰辛和挑战,这次任务是一次锻炼更是一次考验,很自豪,我们圆满完成了任务,中国航天经受住了考验,工程全线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其实,有两件事情必须明确:
第一,神舟二十飞船舷窗受损,其实也不是就彻底不能用了。而是考虑到可能产生一定的风险,转而使用同批次生产的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让神舟二十号乘组等待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上行。该飞船仪表等船内装置有改动,该乘组也在地面进行过适应性训练。
![]()
第二,这是神舟飞船执行载人航天任务以来,首次在轨遭遇疑似微碎片撞击,并且造成舷窗受损。本身来说,就是值得研究和分析的对象,因此留在轨道上继续观察和试验,以及后期让其返回地球,作为研究的对象。这对于我们提高飞船的安全性改进,其实都是很好的案例。
![]()
其实,看过神舟飞船组装生产的都知道,舷窗一共分为三层:最外层是高温防热玻璃,这层玻璃无密封要求,专门用以防热;内两层则采用钢化玻璃,同时承压和密封。
![]()
载人航天办公室的消息是“舷窗出现轻微裂痕”,其实说的就是最外层的防热玻璃出现了裂痕。应该说情况不算坏,即便是载人返回也是可以的,只需要在返回时调整为特殊姿态,让舷窗一侧在过黑障区时远离激波方向就可以了。
![]()
即便外层隔热玻璃在此期间,出现了更大的破坏,导致飞船姿态扰动,或者舷窗内层玻璃承受高温,其实设计上还有冗余,可以帮助飞船顺利返回。
![]()
只不过这对飞控、测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们能做到,但是还是要避免累积风险。这也是“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以及“把航天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等原则不允许的。
俄罗斯飞船类似教训有两个:
一是,2008年,联盟TMA-11飞船从国际空间站脱离返回时,一枚爆炸螺栓起爆后没有完全脱离飞船,导致再入时返回舱连着推进舱在没有建立再入姿态时就进入了大气层。
![]()
虽然后期进入黑障区之后两舱分离,但是由于返回舱姿态没有正确建立,导致其几乎是翻滚着进入了大气层。虽然最终成功着陆,但是也导致韩国第一位宇航员李素妍胸椎、脊椎受伤,不久后就退役了。
二是,2022年,联盟MS-22号飞船疑似遭遇撞击,导致冷却剂泄漏,飞船热失控无法返回,只能发射新飞船上行迎接。结果因为各种因素,让宇航员在轨滞留了10个月以上。
![]()
美国的教训也很多,近期就有波音公司的“星际飞船”发射后就出现姿态发动机报警,高压管路泄漏等严重故障,虽然最终成功对接了国际空间站,但是无法带着两名宇航员返回,让他们在太空滞留了10个多月,健康状况堪忧。要不是后来特朗普和马斯克联手,能不能回来都还很难说。
![]()
这样看来,神舟二十号飞船舷窗出现轻微裂痕本身并不可怕,但是系统性风险依旧存在。尤其还要排除微碎片是否撞击了飞船其他地方,比如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一些管路部位等。后期研究过后,可能会让神舟二十号飞船无人返回地球,当然也可以运载一些物资。
那么就有人问了,一艘神舟飞船价值至少在8.5亿元以上,我们能不能在轨修复它呢?从原理上说,是可以的。因为舷窗玻璃是从飞船外面利用螺丝进行固定的,咱们空间站上都有太空专用电动螺丝刀,只要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上行的时候,带上外层隔热玻璃,然后让航天员出舱维修就可以了。
![]()
但是,这就需要考虑航天员出舱作业的安全问题,以及必要性问题。因为这个受损的舷窗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另外,即便在太空修复好该舷窗,能不能继续载人返回,也要经过系统性地评估。
![]()
所以综合来看,虽然神舟二十号有在太空被修复的可行性,也具备无人返回的能力,只要其在下行时,再承担一些运载任务,充分使用,就已经够本了。即便是直接无人返回,其实也十分有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