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和电信服务:锚定现代化关键期,聚焦创新、改革与开放三大主线;加速布局6G、AI与量子科技
科技自立自强:现代化的核心支撑,产学研融合成关键抓手
“十五五”规划将科技自立自强列为主要目标的第二点,且单独设立一章进行部署,足以凸显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优先地位。这一部署并非孤立强调技术突破,而是构建了“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的完整逻辑链,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制度层面的全面保障。
从具体攻关领域来看,基础软件作为“十五五”规划明确的重点方向,既面临外部供应链管控的现实风险(此前对海外对基础软件领域进行管制),也迎来了从“可用”向“好用”跨越的战略机遇。“十五五”规划提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意味着在基础软件领域将通过跨部门协同、产学研用一体化布局,集中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的优势资源,攻克底层架构、核心算法、兼容性适配等重点问题。同时,“十五五”规划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将为国产基础软件企业营造“研发有保障、转化有渠道、收益有保护”的发展环境,推动行业不仅在技术层面实现突破,更在市场应用、生态构建环节形成竞争力,加速国产基础软件在金融、工业、政务等关键行业的渗透,筑牢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屏障。
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是“十五五”规划的重要亮点。“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更多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等具体举措,这一导向深刻契合了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产研协同、高速迭代”的创新特征——企业作为连接基础研究与市场需求的关键节点,将不再仅仅是技术应用的终端,而是成为创新链条的“总牵头者”,能够整合高校的基础研究资源、科研院所的技术开发能力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应用需求,形成“需求牵引研发、研发支撑产业、产业反哺研发”的闭环。这种模式将有效解决过去创新资源分散、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核心动力。
此外,“十五五”规划提出的“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机制,为创新提供了可持续的人才支撑。“十五五”规划聚焦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等关键人才群体,通过“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人才评价改革”“畅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人才交流通道”等举措,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同时,“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引育世界优秀人才”的部署,将助力我国构建全球人才高地,为长期创新能力提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未来产业与新型基础设施: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
“十五五”规划对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精准把握了全球科技竞争的制高点,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则为未来产业落地、新质生产力释放提供了关键支撑,二者形成“技术突破-载体支撑-产业落地”的协同发展格局。
在未来产业领域,“十五五”规划明确将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列为重点方向,这些领域普遍具备“前景远大、落地渐进”的特征——其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商业模式探索、监管规则完善的长期过程。“十五五”规划对此采取了“探索与规范并重”的思路:一方面,“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商业模式”,为技术创新预留充足空间;另一方面,“创新监管方式,发展创业投资,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和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动态适配的监管规则防范技术应用风险,同时借助资本力量为早期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对于市场而言,这意味着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呈现“长期赛道+阶段拐点”的特征,建议重点关注持续投入核心技术研发、具备场景落地能力的企业,跟踪细分领域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节点,把握阶段性投资机遇。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十五五”规划强调“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这一部署的核心逻辑在于,以算力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之一,其建设水平直接决定了新质生产力的释放效率。我们认为运营商作为新型基建的主要建设者和运营者,将在网络搭建、算力调度、数据流通等环节承担核心角色,其在算力基础设施、数字平台运营等领域的布局将直接受益于“十五五”规划的推进。
制度改革深化:释放市场活力,筑牢发展保障
“十五五”规划在制度层面的改革部署,聚焦于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其中金融强国建设、税务合规体系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领域的改革,不仅将优化发展环境,更将催生新的市场需求,为相关板块带来明确的增长机遇。
在金融强国建设方面,“十五五”规划围绕“提质+创新+安全”三大主线展开部署,既注重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强调防范系统性风险。我们认为对于金融IT板块而言,“十五五”规划的推进将直接催生三大需求:一是资本市场改革带来的交易系统升级、合规监管技术迭代需求;二是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拓展带来的银行核心系统改造、支付终端升级需求;三是宏观审慎管理强化带来的金融机构风险监测系统、数据治理平台建设需求,这些需求将为金融IT行业提供持续的增长动能。
税务合规领域的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大,是“十五五”规划制度改革的另一重要看点。“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我们认为这一导向强调了税收政策的透明化、规范化,要求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时更注重合规申报、留存备查,同时推动税务管理从“事后核算”向“事前规划、事中监控、事后风控”全流程转变。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模式日益复杂,税收政策的细化与监管的强化,使得企业对专业化税务合规服务的需求大幅提升,这一趋势将推动税务合规赛道的优质企业迎来市场空间的快速扩张。
高水平对外开放:技术出海与全球合作的新机遇
“十五五”规划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导向,在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国在数字技术、制造业等领域的优势,为国内优秀企业“走出去”创造广阔空间,推动国际循环与国内循环相互促进。特别地,我们关注到在技术出海方面,“十五五”规划的部署为国内优秀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明确支撑。我们判断我国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领域处于全球第一梯队,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发展等方面存在旺盛需求,二者形成高度契合。
“十五五”规划提出“拓展绿色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卫生健康等领域合作新空间”“推进数据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动”,将解决数字技术出海的两大关键瓶颈:一是应用场景瓶颈,通过对接共建国家的基础设施需求,为国内技术提供广阔的落地场景;二是制度瓶颈,通过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对接,解决数字贸易中数据安全与流通效率的平衡问题。
图表1: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迈入高速发展期
![]()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具身智能系统框架
![]()
资料来源:IDC,中金公司研究部
电信服务:加速布局6G、AI与量子科技
“十五五”规划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第六代移动通信发展。 在6G领域,运营商将加速布局全球标准制定、积极参与卫星互联网建设产业链。 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6G专利申请数量全球第一,电信运营商将协同参与IMT-2030(6G)推进组工作,聚焦6G技术标准研究与验证。2025-2027年将完成6G关键技术攻关,2029年完成首个技术规范,2030年具备商用能力。 运营商将积极推进卫星互联网与地面网络融合, 基于3GPP R17定义的NTN标准,加速低轨卫星星座建设,推动手机直连卫星技术应用。同时,运营商将与设备商、芯片厂商协同开展6G原型系统研发,重点布局6G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应用。
在人工智能领域,运营商将加速大模型商业化应用,推动AI与云网融合等技术的深度协同。 (1)在算力网络方面,“十五五”规划指出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近期工信部发布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1]的通知。我们认为运营商将加速算力网络建设,推动“算力中心毫秒互连、算力资源毫秒接入、算力应用毫秒可达”三大目标实现,为AI筑牢网络基础设施。(2)“十五五”规划提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电信运营商均已组建AI大模型团队,行业公司自研自有大模型、并推动AI大模型技术与垂直行业融合应用。我们认为电信运营商在垂直行业政企客户服务、数据资源、云网算力等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资源禀赋,有望深度参与“人工智能+”行动。
“十五五”规划提出,推动量子科技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量子科技领域,运营商将积极探索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行业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构建量子安全网络,为金融、政务等关键领域提供高安全等级的通信保障。例如:中国电信成立量子研究院进行量子通信关键技术研发,并推出了“量子+通话”“量子+云网”等20多款产品。中国移动已投产量子密码服务平台,打造量子密话、量子密讯等多款量子通信产品,服务用户规模超百万。我们认为运营商将加速量子科技领域的技术研发及产业运用。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不及预期。 “十五五”规划对于新兴技术建设具备一定指引,但如果技术落地节奏不及预期、与应用场景融合不够充分,可能影响“十五五”规划对于新质生产力的规划展望。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十五五”规划对于技术出海、制度改革等具备一定指导,如果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可能影响高水平对外开放速度以及制度改革深化程度,从而影响整体“十五五”规划落地节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