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俄罗斯正在耗尽资源——苏联时期的军事装备储备即将用尽,生产无法满足前线需求,人员短缺问题凸显——但近几个月来,力量仍然有利于俄罗斯。毕竟,乌克兰军队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莫斯科仍在缓慢推进,企图夺取乌克兰控制的顿涅茨克州部分地区。
战争的未来,取决于乌克兰方面解决内部动员的能力,以及能否获得更迅速、更广泛的西方支持。有效的军事援助与加大对侵略者的经济压力相结合,可能使克里姆林宫对胜利失去希望,并推动其走向谈判。
理论上,俄罗斯有能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但实际上这极不可能。尽管针对西方的混合战争已在进行,但真正对北约国家发动军事行动将是自杀行为:克里姆林宫的所有资源都集中在顿巴斯地区。俄罗斯投入了一切——从老旧装备到囚犯,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雇佣兵。即便如此,像攻打波克罗夫斯克这样的有限行动,也持续了一年半之久。在这种情况下,攻击更强大的对手——北约——显得鲁莽。
以色列军事评论员夏普表达的观点:
——泽连斯基总统表示,俄罗斯可能不等乌克兰战争结束,就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根据您的评估,俄罗斯是否真的具备同时在两个战线上作战的能力,即在欧洲对某个北约国家开辟另一个战场?
——首先,在政治和世界历史上,有些事情看似难以预测、不合逻辑。因此,我无法百分之百保证任何事情,否则就太可笑了。但在我看来,在当前局势下,理论上,存在爆发军事行动的可能性。
普京的俄罗斯正在对欧洲发动混合战争,冷战氛围浓厚,理论上,可能导致局势升级。但应区分冷战氛围、混合战争、各种破坏行动、袭击等在不同层面的表现,以及实际发动战争的意图。
然而,在当前局势下,俄罗斯的所有努力都集中在夺取顿涅茨克州及在其他地区的小规模行动上……而且几乎动用了所有资源,从“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老旧坦克,到从监狱中释放罪犯,以及从其他国家招募的外国雇佣兵。
在波克罗夫斯克市被围攻近一年半的情况下,现在攻击更强大的对手——如果是指北约的话,其强大程度远超俄罗斯——显然不是最佳时机。目前,他们确实无暇他顾,尽管可能会发生一些过激行为、事件等。
至于之后可能发生的情况,我认为局势大致相同,但有一个例外:如果普京突然确信,比如立陶宛或爱沙尼亚得不到任何援助,即北约违背其义务不提供援助,那么俄罗斯可能无需发动大规模战争就能轻易取得领土上的成功。但我认为,这将是一个重大错误。
——您是否认为,俄罗斯对某个欧洲国家的攻击,可能对乌克兰获得盟友支持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泽连斯基总统在向西方的伙伴发表讲话时,经常强调俄罗斯的威胁远比西方所看到的要大。
——必须明白,在国际关系中,在战争与和平的事务中,一切都是冷酷无情的,每个人都首先关心自己。这很正常,也易于理解。因此,理论上,如果俄罗斯现在攻击北约国家,引发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战争,当然,这对乌克兰将极为有利。从历史上的其他类似例子中,这一点显而易见。
但问题在于,这种情况极不现实。
至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威胁的看法不够严肃的说法,我部分同意。一方面,近年来对俄罗斯作为威胁的认知明显增强。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对此的感知不够强烈。从冷酷、务实的角度出发,除了道德考量外,为了自身安全,欧洲国家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援助可能更为正确。但它们对局势的感知并不特别强烈,实际上,许多欧洲国家虽然理解这一必要性,但并未秉持“这是我们的战争,这是直接威胁”的原则。更倾向于这一原则的可能是波罗的海国家,或许还有波兰,但其他国家则不然。因此,存在援助乌克兰的动机,但最终这一动机不够强烈。
结果援助规模虽大,但时间跨度长。若能在更短时间内提供援助,结果肯定会更好。有趣的是:或许最终所需提供的援助量还会更少,因为,如果能集中精力在一年半内提供大力援助,可能比用四年半时间提供有限援助效果更好。
——您已提到,如今俄罗斯倾尽一切资源,包括从“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调来坦克、动用罪犯等,只为达成其目标。那么,侵略国如今究竟拥有哪些资源?您是否认为,例如,其人力资源足以完全占领顿涅茨克州行政边界内的全部区域?您是否看到资源耗尽的迹象?
——所有资源,即经济完全服务于战争需求,以及全面动员或类似举措。俄罗斯并未采取这些极端措施,但其资源消耗巨大,特别是消耗了大量苏联时期积累的潜力。许多装备、武器和弹药储备已耗尽,多个关键领域的生产无法满足需求。在未进行动员的情况下,他们正面临严重的人力资源问题。
数月来,雇佣三流雇佣兵便是这一问题的一个明显迹象。此外,他们在更多战线上无法更积极进攻,也是资源匮乏的又一明显迹象。
例如,在多布罗皮利亚(Добропілля)的攻势不足,俄罗斯人未能延续其8月取得的进展。
![]()
但问题在于,比较是需要兼顾双方情况。俄方虽面临问题,且往往难以弥补损失,不过,从中期来看,他们弥补的损失显然多于遭受的损失。问题在于,乌克兰在人员配置和兵力补充方面,也面临非常严峻的困难,存在人员严重短缺等问题。
尽管俄方存在各种问题,但近几个月来,这种对俄方有利的平衡态势依然得以维持。
若乌克兰军队人数,尤其是作战部队人数,与俄方同步减少或增加,但平衡态势未变,那么,俄方就可能像2023年秋季以来的这两年那样,继续发动进攻。我们看到,在此期间,负面态势持续存在,时强时弱。有时,俄军推进速度极为缓慢;有时,则出现局部战线崩溃的情况,例如,在阿夫迪耶夫卡附近,以及俄军在奥切列季涅、塞利多夫、库拉霍韦等地取得突破时,他们得以推进更多,相应地,这种态势也未改变。
![]()
假设这种态势不变,且战争持续较长时间,那么可以推断,俄方会逐渐“蚕食”领土,但这可能耗时甚久。一方面,以恰索夫亚尔和波克罗夫斯克为例,俄方对这些地方久攻不下;另一方面,则是奥切列季涅附近的突破。
但总体而言,我认为,普京希望乌克兰武装力量至少部分瓦解,他期望在未来半年到一年内,无论如何都能占领他所期望的最低目标——顿涅茨克州剩余地区及其他一些领土。若他认为“足够”了,就可能会同意进行谈判。
这里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乌克兰军队在前线更有效地作战,为此需解决动员、人员配置和作战训练等方面的问题。这将使普京对成功的期望降低。当然,西方也需要提供更大规模的援助。这将从另一个方面增强乌克兰军队的实力,给普京制造更多麻烦。当然,经济压力也很重要。我们已看到相关迹象,特朗普政府对俄罗斯实施了某些实质性制裁。总体而言,强大的经济压力会导致俄罗斯用于战争的资金减少,国内生活水平下降。理论上(但不一定在实践中),这会使对手资源减少,变得更易妥协。
因此,若所有这些手段和因素都能在显著程度上得以实现,那么对方表现出妥协意愿和达成某种妥协准备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但目前,仍存在令人担忧的态势。尽管俄方推进极为缓慢,但仍在推进。我们应分析过去两年发生了什么,敌方占领了哪些领土,哪些地方出现了漏洞,哪些地方取得了成功,并据此对未来两年做出推断。
本文是以色列军事观察员夏普在接受 OBOZ 独家采访时发表的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