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考研为何都偏爱专硕,学硕却遭冷落?背后原因很现实,看完就懂了

0
分享至

考研为何都偏爱专硕,学硕却遭冷落?背后原因很现实,看完就懂了
最近刷考研群、跟身边备考的同学聊天,发现一个特别明显的趋势:十个准备考研的,八个瞄准的是专硕,学硕的报考群里反倒冷冷清清,甚至有些高校的学硕专业直接停招了。很多人纳闷:同样是硕士学历,难道专硕比学硕“香”很多?其实这可不是盲目跟风,而是2025年的政策导向、就业市场和考试难度,都把“天平”往专硕这边偏了。尤其是教育部、人社部发布的一系列新规和数据,把两者的差距拉得明明白白。
一、招生规模:专硕扩招到“占主导”,学硕缩招还面临停招
考研选专业,“能不能考上”是首要考虑,而招生名额多少直接影响上岸概率,2025年的招生计划简直是“专硕的春天,学硕的寒冬”。
教育部2024年10月7日发布的《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明确,当年全国硕士招生总计划87.22万人,其中专硕计划招生60.2万人,学硕却缩减到27万人,专硕占比高达68.99%,远超总规模的三分之二。更直观的是,专硕名额还在持续增加(较上年增1.9万),学硕却减少了0.6万,不少高校直接停招部分学硕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停招法学学硕,转向知识产权专硕;西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也砍掉了部分学硕名额 。
对考生来说,专硕名额多、机会就多,自然更愿意“冲”;而学硕名额少还可能面临专业停招,风险太高,难怪大家敬而远之。




二、就业前景:专硕就业率、起薪双领先,企业更认“实用型”
考研最终还是为了找份好工作,2025年的就业数据直接戳中了考生的核心需求——专硕的就业竞争力远超学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5年3月15日发布的《2025年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5届专硕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5.6%,比学硕的93.3%高出2.3个百分点;平均起薪更是达到9800元/月,较2024届增长8%,其中电子信息专硕平均起薪突破1.2万元,临床医学专硕起薪1.05万元,80%以上能进三甲医院。
更关键的是,企业现在更爱招“即插即用”的人才。专硕侧重实践能力培养,比如上海电机学院把专硕实践课程占比提至40%,还和产业园区深度合作,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连续三年增长15%;而学硕侧重学术研究,除非想读博进科研院所,否则在企业招聘中优势不大,甚至有些互联网、国企岗位明确标注“优先考虑专硕”。就业市场用脚投票,考生自然跟着需求走。
三、考试门槛:跨考限制少、国家线低,专硕“上岸更容易”
对很多跨考、基础一般的考生来说,考试难度直接决定了要不要冲,而2025年的政策让专硕的“报考门槛”低了不少。
首先是跨考限制宽松:85%的院校取消了专硕“本科专业限制”,比如人文社科专业的考生想跨考电子信息、金融专硕,都能直接报名,而学硕大多要求本科专业对口,跨考难度极大。其次是国家线更友好:2025年考研国家线出现近三年最大降幅,经济学、文学等13个学科分数线普降10-15分,专硕的复试门槛普遍比学硕低20分左右,比如北京邮电大学MPAcc全日制专硕复试线227分,而对应的学硕复试线要高出30多分。
还有考试内容更贴近实用:专硕英语考难度较低的英语二,数学多考数学二(甚至部分专业不考数学),专业课侧重实际应用;而学硕要考英语一、数学一,难度更高,还侧重理论知识,备考压力大很多。对想“稳妥上岸”的考生来说,专硕自然是更优选择。
四、培养模式:学制适配就业,产教融合有政策托底
很多人以前觉得专硕“学制短、含金量低”,但2025年的培养模式改革,彻底扭转了这个印象,反而让专硕更适配市场需求。
虽然现在不少高校把专硕学制从2年调整为3年(比如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硕、江西财经大学金融专硕),但延长学制不是“凑时间”,而是增加了实践环节——3年学制里,有至少1年的企业实习、项目实操,能直接积累工作经验,毕业时比学硕更有“职场竞争力” 。而且教育部明确推进“产教融合”战略,扩招名额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新能源、临床医学等热门领域,深圳大学计算机专硕扩招50%,暨南大学临床医学专硕增加37.5%,这些专业都和企业、医院深度合作,毕业就能直接对接岗位。
反观学硕,3年学制里大部分时间用来做科研、写论文,如果不打算读博深造,这些学术训练在找工作时很难直接转化为优势,相当于“多花时间却没多拿红利”,性价比自然不如专硕。
其实专硕受偏爱、学硕遭冷落,本质是考研从“追求学历”转向“追求实用”的体现。2025年的政策和数据已经说得很明白:专硕有扩招名额、低考试门槛、高就业回报,还能对接市场需求;而学硕更适合想走科研道路、计划读博的考生。选择没有好坏,关键是匹配自己的需求——如果想快速就业、稳妥上岸,专硕确实更划算;如果热爱学术、想深耕领域,学硕依然是不二之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剧本杀,魔鬼赛程+西部弱旅,詹姆斯迎复出最佳时机

剧本杀,魔鬼赛程+西部弱旅,詹姆斯迎复出最佳时机

摸神drose
2025-11-12 21:45:36
你所不知道的,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中共提供超过3000万军费

你所不知道的,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中共提供超过3000万军费

老谢谈史
2025-11-09 04:34:28
中国人买车真相:穷人开BBA?90%中国人买10万元车,豪车仅0.1%

中国人买车真相:穷人开BBA?90%中国人买10万元车,豪车仅0.1%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0-31 09:45:40
马杜罗:谁想当奴隶请举手

马杜罗:谁想当奴隶请举手

新京报
2025-11-15 10:02:17
都是谁在买?1899元的iPhonePocket开售即售罄,39.9元高仿已现

都是谁在买?1899元的iPhonePocket开售即售罄,39.9元高仿已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16:17:37
A股:突发,证监会+央妈+财爸出手!下周将迎来更大级别的反弹?

A股:突发,证监会+央妈+财爸出手!下周将迎来更大级别的反弹?

夜深爱杂谈
2025-11-15 21:35:20
中国第一次提这两个字,高市早苗想了个办法,找日本的帮手

中国第一次提这两个字,高市早苗想了个办法,找日本的帮手

星辰夜语
2025-11-16 00:50:20
当年南海打捞出日军沉船,发现一铁箱被焊死,切开后专家震惊哽咽

当年南海打捞出日军沉船,发现一铁箱被焊死,切开后专家震惊哽咽

领悟看世界
2025-11-12 01:06:46
汪峰没想到!分开19年,总“炮轰”他的葛荟婕走上“上坡路”

汪峰没想到!分开19年,总“炮轰”他的葛荟婕走上“上坡路”

策略剖析
2025-11-15 11:50:42
新娘婚礼现场被曝劈腿表姐夫 ,HPV 病史炸出超乱私生活…

新娘婚礼现场被曝劈腿表姐夫 ,HPV 病史炸出超乱私生活…

浪花妈妈
2025-11-15 23:51:16
战火一旦爆发,中国将会到达无人知晓的地步,这是真的吗?

战火一旦爆发,中国将会到达无人知晓的地步,这是真的吗?

探史
2025-10-11 15:17:29
率队完成大爆冷!广东女篮主帅郑薇:没有人相信我们能拿到冠军

率队完成大爆冷!广东女篮主帅郑薇:没有人相信我们能拿到冠军

狼叔评论
2025-11-16 01:14:03
比亚迪远程锁死印度电动大巴!看清印度宰客套路让其如意算盘落空

比亚迪远程锁死印度电动大巴!看清印度宰客套路让其如意算盘落空

诗意世界
2025-11-15 11:01:48
苹果公司二号人物离职!库克:没他就没有现在的苹果

苹果公司二号人物离职!库克:没他就没有现在的苹果

快科技
2025-11-15 13:41:08
已拆除!兰州主城这块“黄金地”,已被品牌房企盯上

已拆除!兰州主城这块“黄金地”,已被品牌房企盯上

甘肃圈圈
2025-11-15 10:10:11
穿白制服的空姐

穿白制服的空姐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2 07:37:49
夫妻综艺,被满脸赘肉的陈松伶吓到,整个人面相变了,跟张铎不搭

夫妻综艺,被满脸赘肉的陈松伶吓到,整个人面相变了,跟张铎不搭

小娱乐悠悠
2025-11-13 16:06:27
全运会金牌榜更新:山东领先,河南双金,宁夏首金,三队暂零

全运会金牌榜更新:山东领先,河南双金,宁夏首金,三队暂零

老曁科普
2025-11-15 22:23:31
咖啡竟会促癌?多项研究:每天多喝一杯肺癌风险增6%;每天3杯,男性膀胱癌风险猛涨79%

咖啡竟会促癌?多项研究:每天多喝一杯肺癌风险增6%;每天3杯,男性膀胱癌风险猛涨79%

华医网
2025-11-13 05:43:22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诗意世界
2025-11-07 10:23:31
2025-11-16 02:27:00
慧眼看世界哈哈 incentive-icons
慧眼看世界哈哈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4609文章数 21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对巴黎公社历史有深入研究的数学家、作家、著名大学教授逝世,享年71岁

头条要闻

上百名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上百名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教育要闻

天塌了啊:英国大学又开始搞大裁员了!

数码要闻

华为Mate 80全系支持3D人脸识别,同期还有高端“二合一平板电脑”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