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首相的课题:确保资产价格上涨惠及普罗大众,而非仅仅“富裕阶层”
“我们是在做上帝的事业。”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前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费恩(Lloyd Blankfein)曾如此为自己和同行们辩护——他们通过不懈重组上市公司,赚取了创纪录的高额奖金。不出所料,此言在全球引发了普遍的嗤笑。
这种反应完全情有可原。毋庸置疑,投资银行家、私募股权公司以及其他资本市场的“内部人士”们,确实通过股市资本主义获利颇丰。然而,公共资本市场的首要职能必须是服务于普罗大众,而非仅仅惠及少数的内部玩家。
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日本现任首相高市早苗所面临的核心经济挑战:她的导师所推行的“安倍经济学”(Abenomics)虽然战胜了通货紧缩,但如今,通胀的上升周期已经根深蒂固,日本民众正在承受“恶性通胀”之苦,却未能享受到“良性通胀”之利。
换言之,商品与服务的价格飙升正在无情地侵蚀民众的购买力;而另一边,股市与房地产市场的狂热却未能有效提振消费信心,也未能带来普遍的“幸福感”。
直白地说:高市早苗能否让资产价格的上涨,真正为普通民众创造出积极的“财富效应”?如果她能够实现——并且确实实现了这一点——那这将成为一个真正配得上“安倍经济学2.0”称号的经济成功范例。
实现积极动能的基础其实相当坚实。在过去数十年间,日本资本市场经历了剧变,资产所有者和企业高管都面临着持续且不断加剧的、要求提升资本回报率的压力。其成果令人瞩目:自2014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伊藤报告》发布并推动公司治理改革以来,日本上市公司的股本回报率(ROE)已经翻倍至接近10%。全球其他市场均未呈现出如此显著的改善。相比之下,例如华尔街,其过去十年的投资回报率基本停滞在15%左右,如果剔除“七大巨头”(即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苹果、Meta平台、微软、英伟达和特斯拉),实际回报率甚至出现了下滑。
此外,日本的总股东收益率(即股息加上股票回购)已经飙升至4.7%,显著高于美国的2.7%(该指标为股息加回购总额除以市值)。
这表明,某种意义上不可思议的事情确实发生了:如今日本的首席执行官们,竟比他们的美国同行更注重股东利益。而推动变革的压力仍在持续发酵:今年有近6%的上市公司收到了收购要约,而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此类要约几乎为零。企业控制权市场——以及由此衍生的资本与运营效率——可谓异常火热。“上帝的旨意”显然已经降临日本。
好消息是,日本资本效率的提升以及随之而来的股市表现,正开始直接反哺家庭部门资产收入的增长。2015年,日本家庭的金融资产总额约为1800万亿日元,彼时家庭部门的资产收入仅为23万亿日元。此后,家庭资产增长了22%,达到2200万亿日元,而资产收入则几乎翻倍,增至43万亿日元。
因此,家庭部门所有金融资产(包括房地产、股票、投资信托及全球投资)的总收益率,确实已经从过去25年间徘徊在1.2%至1.3%的区间,上升至1.9%。这一水平是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首次出现,并且仍然呈现上升趋势。但在全球对比之下,这一数字依然偏低:美国家庭金融资产的收益率约为5.4%。
![]()
然而,目前完全没有证据表明,日本的资产价格(包括股票和房地产)上涨正在产生积极的财富效应。在美国,股市市值每上涨100美元,美国消费者的支出就会增加约3美元;房价每上涨100美元,消费则会增加约8美元。反观日本,在过去的五到八年间,无论日经225指数如何上涨,还是房价如何攀升,均未对消费支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安倍经济学1.0”版本虽然实现了通胀目标,却未能带来“幸福感”。
如果高市早苗渴望提升日本民众的幸福感并释放“财富效应”,那么必须满足三项条件:
首先,资产价格的通胀必须是持续性的。除非家庭成员们相信股价或房价将持续上涨,否则他们将继续选择“逢高抛售”。这最终取决于日本企业高管——而非高市早苗团队——的作为:他们越是专注于提升企业价值和资本效率,就越能将日本的储户转化为稳定的股东。
然而,高市早苗的团队可以通过培育“国家冠军企业”来提供支持——一项亟需提上议程的举措是,通过税收激励与监管改革,来加速推动那迟滞已久的产业整合。日本不需要七家汽车公司,也不需要上百家地方银行。除了“国家冠军”之外,政府扶持“地区冠军”的政策,或许将成为真正振兴地方经济的催化剂。
其次,必须加速年轻群体的实际收入增长。一个人承担金融风险的能力与意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年龄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对收入增长越有把握,就越愿意购房或投资股市。
日本之所以未能产生积极的财富效应,原因之一在于,20至30岁的年轻群体仍然对就业的稳定性和收入的增长缺乏信心。高市早苗的团队应当重新审视扩大全职就业的税收优惠,以及改革全职雇佣法规等政策工具。
第三,必须让资产丰厚的“婴儿潮”一代(现年逾65岁)确信,他们的养老金和福利总体上是安全的,尤其不会因为通货膨胀或政府削减开支而缩水。只要日本的政客们仍然只在口头上谈论社会保障改革,却不采取实际行动,那么60岁以上的人群就绝不会在他们的资产配置中承担更多风险。
全球投资者们确信,他们能够持续向企业高管施加压力,从而维持资本回报的正向动能。同时,供需法则也应当能确保年轻一代在就业保障与收入增长方面获得稳步提升——这将解决第二个条件。然而,第三个难题最为棘手,我们都在等待真正的决策出台。
但有一点很明确:如果真能将日本的资产价格上涨,成功转化为惠及民众的切实财富效应,那么实现这一目标的首相,其工作堪称真正的“上帝的事业”——这远比那些只顾自利的投资银行家所言更具分量。
![]()
作者:杰斯珀·科尔(Jesper Koll)
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本文出处:How Takaichi can make 'Abenomics 2.0' succee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