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特朗普开始自己的第二任期,中美之间的博弈愈发尖锐强烈,大有重现上世纪美苏冷战的趋势。
而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冷战和新冷战这两个词汇,已经堂而皇之的出现在美国的各类专业报刊之上。
![]()
似乎在这些西方人看来,新冷战已经开始了,我们的世界已经重新回到了那个黑白分明,两大阵营针锋相对的时代。
但是,当我们跳出定式思维,真的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后,就会发现中美关系真的不像冷战,反而更像是二十世纪初的英德对抗。
![]()
二十一世纪的美国,似乎正同于那二十世纪初的大英帝国,处于不列颠治世的末尾,处于那遥不可及的“维多利亚-爱德华时代”的黄昏...
什么是美苏冷战
我们如果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就需要明白一个前提,“什么是美苏冷战”?“美苏冷战的定义是什么”?
![]()
毫无疑问,美苏冷战其实是一场意识形态之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美苏在冷战初期的利益完全就是一致的。
二者有着一个共同目标,即拆分肢解英法殖民地体系,这也就是为什么,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甚至会合作一起支持埃及。
![]()
当然,在英法殖民地被拆解后,美苏还是不可避免的陷入了狗斗,那么问题来了,这段美苏合作的岁月,美苏存在共同利益的时期,为什么会被称作“冷战初期”呢?
一个简单的逻辑是,人存在利益冲突,才会斗争,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道理,那么在这个“冷战初期”,冷战压根就不应该爆发。
![]()
这也就引申出了冷战的真正定义,一场意识形态之争。
意识形态斗争是不关利益的,你和我意识形态不同,我就是要和你斗争,不讲道理,那么冷战之前存在“意识形态之争”吗?
![]()
十字军东征其实就是,长达数百年,十数次,没有尽头,毫无意义,这便是意识形态之争。
十字军东征,争的是“对上帝的解释权”,而这场“二十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争的则是“谁才能给人类带来真正自由和解放”的终极定义权。
![]()
而在这样的一场斗争中,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会做出很多完全违背自身国家利益,在今天看来非常匪夷所思的行为。
比如苏联会不惜对外输血的搞经互会体系,不遗余力的向古巴输血,保住这个拉美唯一的社会主义政权,不惜血本的投入东德,以维持两德经济竞赛。
![]()
苏联入侵阿富汗,竟然还要对那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还要解放阿富汗的妇女,让她们摘掉头巾,走出家门,去工作,去学校。
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加优越”。
![]()
这也是美国在做的事情,他们保证八小时工作制,保证工人双休,为工人提供各种社会福利,真正的支持民主,对韩国军政府施压,保护韩国民主派,对苏哈托施压,要求印尼选举,撤回对专制巴列维王朝的部分支持。
这些行为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似乎相当的不符合美国的人设,但这就是冷战下的美国,为了竞争制度的优越性,他们竟然真的在讲道理,至少是讲一些道理。
![]()
这就是冷战,这就是极其鲜明的价值观之争。
在奥巴马时代,中美开始将博弈摆上台面,而在当时的很多人看来,中美之间的斗争似乎也是“意识形态之争”,美国在对付中国时,也会把所谓“人权和民主”作为攻击的借口。
而亲自打碎这一滤镜的人,正是特朗普。
![]()
特朗普这个人,是完全反意识形态的,在他眼中,所谓的西式民主根本不重要,美元才是最重要的,为了意识形态而帮助盟友,更是无稽之谈。
作为一个完全的实用主义者,为了美元,他甚至不惜和盟友彻底翻脸,也愿意为了利益和普京称兄道弟,和金正恩交朋友。
![]()
特朗普的出现,也彻底撕碎了中美博弈的面纱,揭露了博弈的本质,那便是一场再纯粹不过的利益之争!
为什么是英德对抗
在褪去了意识形态的面纱之后,世界便回到了那个只讲实用主义,零和博弈以及实力政治的时代,那个苏俄出现之前的时代。
那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
那是一战的时代,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时代,是维多利亚王朝余晖的时代,是罗曼诺夫,哈布斯堡,霍亨索伦和奥斯曼的时代,也是蒸汽和石油的时代,步枪和堑壕的时代。
是英德对抗的时代。
![]()
如果仅仅将目光局限于欧洲,今天的美国就像昔日的英国,即便工业产能已经被德国所超越,但是凭借着存量优势,依然维持着自己的“不列颠治世”。
而中国又和德国何其相似,作为后发工业国,在工业产能上已经超越英国,在经济总量上也在拼命迎头赶上。
![]()
德国在发展自己的公海舰队,威胁英国控制下的北海和英吉利海峡,中国已经进入三航母时代,已经突破第一岛链的封锁,正在走向辽阔的太平洋。
而过去的大英帝国,也从来不讲什么意识形态,倒在帝国刺刀之前的布尔人政权,理论上来说都是民主政体,但是帝国不在乎,他们在乎的只有黄金和钻石。
![]()
这便是,英式现实主义。
21世纪初的美国,对民主制度存在一种“传教士狂热”,他们和苏联一样,试图在阿富汗推行自己的制度,他们在伊拉克建立了“中东民主模范”。
但是呢?
他们得到好的结果了吗?
![]()
所以美军撤离了阿富汗,也在逐步撤离伊拉克,特朗普也不再讲意识形态,这便是英式现实主义的回归,美国人最终还是走到了老路上。
那个时代的另一大特点,便是强人政治,威廉二世仅仅只是为了比英国造出更多的无畏舰,就能让1908年德国海军军费占到政府支出的23.7%,1914年更是达到30%以上。
![]()
1913年前夕,德国是欧洲第一大工业国,工业产值相当于英国的120%,2023年,中国制造业附加值相当于4.66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29%,2024年更是达到美国的1.6倍。
一战前夕,德国GDP已经超越英国,并且达到其1.2倍,中国现在还没有做到,但也是早晚的事。
![]()
中美的舒适圈,甚至都和当年的英德和相似,中国和德国都在工业,英国和美国都在世界影响力。
而今天的美国,拿到的恰恰就是当年忧虑的英国的剧本,只是相较于德国,中国的潜力要更深厚。
![]()
所以,放弃幻想吧,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你死我活的时代。
参考资料: 《中美“新冷战”是一种伪命题》 荣霞 《战略互疑视角下的“修昔底德陷阱”——一次大战前英德对抗的演进动力与当下启示》 崔建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