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季 铖
11月12日,记者刚到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江苏软件园,一辆“宁小智”无人驾驶小巴迎面驶来,到达站台后稳稳停下,乘客们快步下车进入园区开始一天的工作……有些科幻的一幕,在这里已是日常。去年底试运行以来,来自中汽创智的6辆无人驾驶小巴已在园区安全行驶近一年。
“宁小智”不仅具备自动驾驶能力,还与遍布园区道路的各类摄像头、雷达进行信息互通,彻底消除车辆感应盲区。“聪明车”搭配“智慧路”的车路协同,带来稳稳安全感。“‘宁小智’还会变得更聪明,跟卫星随时互联。”中汽创智车路协同强项目组产品经理刘子薇介绍道。
“跟卫星随时互联”源自公司创新簿上的最新一笔——10月22日,中汽创智携手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头部低轨卫星运营商等合作伙伴,正式发布基于天地融合的“人—车—路—云—星”全维信息技术平台联合创新体。“当前‘车路协同’现有通信方式受基站布局、信号强弱及上传速率制约,而通过卫星通信则可以实现全域无缝覆盖。”刘子薇说,“想象一下,未来的智能汽车,既要在城市道路中精准应对复杂路况、自主规避拥堵,更要在偏远山区、信号盲区实现‘无死角’的安全行驶。通过低轨卫星与车路云体系的‘天地协同’,我们正让‘全域全场景空天地一体化立体出行’从想象走进现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人—车—路—云—星’全维信息技术平台的发布,正是我们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又一次重要创新实践。”中汽创智党委书记、CEO谈民强说,汽车智能化竞争已进入“空天地”系统级较量的阶段,通过此平台可以凝聚起多方力量,以端到端智驾、车路云一体化、低轨卫星通信为底座,在数据融合、天地通信等关键领域持续突破,助推技术创新和汽车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平台已经搭建,研发不断提速。项目研发工程师吴迪与团队一起加班加点,攻关卫星通信方面的技术难题并取得突破。目前,中汽创智与长安汽车合作,将卫星通信相关技术搭载到量产车型上,使其具备了卫星上网功能。
对于智能驾驶“新潮流”——端到端技术,研发团队也迅速布局。“之前智能驾驶的决策机制是依靠大量预设规则作出判断,端到端技术则是通过大模型自主推理判断,我们也早早切进新技术路线,训练自己的智能驾驶大模型。”吴迪说,公司自主研发的全链路智能驾驶数据闭环工具链,端到端自动化率已突破90%。
成立于2020年的中汽创智朝气蓬勃,始终深耕在技术发展最前沿:累计申请2841项知识产权、构建60项战略合作、牵头制定5项行业标准,先后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独角兽企业……一串串亮眼的数字、一个个沉甸甸的称号,见证着这家公司构筑起日益坚实的技术护城河。
展望“十五五”,谈民强表示,将切实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公司发展的每一步中,锚定“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技术攻坚、产研深度融合”核心方向,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和脚踏实地的行动,携手全行业共建智能出行新生态,助力我国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智能出行强国”的战略跃迁。
就在记者即将结束采访时,“人—车—路—云—星”项目组传来好消息,继与长安汽车成功合作后,他们正与一汽集团积极接洽,持续用卫星通信技术赋能更多车型,惠及更广用户。
“上天入地”的智慧出行,正快步来到我们身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