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 溪⭐心 语
风从北面吹来,
带着将喧嚣沉淀下去的力量。
四季的变化,
总发生在大多数人视而不见的时刻。
![]()
腾讯一份三季报,净利润631亿,同比增长19%。
这份成绩单引爆了市场,更让不少投资者看清了一个被长期忽视的事实:
中国科技巨头正在开启新一轮价值重估。
不光腾讯,在消费复苏这盘大棋里,阿里的“中报”大概率也不会差。
不少人经常喜欢聊腾讯、阿里这些“独角兽”企业。
但有没有深想过:它们到底代表了什么?
在我看来,它们本质上,已经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收费站”!
一个是14亿活跃用户的“过路费”;
一个是覆盖全中国消费市场的“摊位费”。
现在,这两个“收费站”,又同时装上了AI这个超级加速器,前景更加光明。
市场上,有人还在用“反垄断”和“增长见顶”的老剧本,去给腾讯、阿里估值,但是不是忽略了两个最大的变量?
第一个变量:AI 带来的效率革命。
很多人聊 AI,总喜欢盯着大洋彼岸的模型又迭代了多少参数。
但别忘了,AI 的终局之战,不在实验室,而在“应用场”!
谁是全球最优质的 AI 应用场?毫无疑问是中国。
1.市场够大:几十亿用户的场景,任何 AI 应用都能瞬间获得海量测试数据;
2.服务更优: 我们的公共服务性价比高,能让 AI 落地的综合成本更低;
3.数据够多:腾讯的社交、阿里的电商,这都是“喂养” AI 最好的“饲料”。
所以你看,巨头们用 AI 提升广告转化率、优化物流、加速游戏开发……
这可不是“锦上添花”,这是实打实的“降本增效”,是在重构利润模型!
第二个变量:港股的“估值洼地”。
现在的港股,简直是把“低估”两个字写在了脸上。
腾讯、阿里的市盈率(PE)都压到了20倍以内,甚至更低。再看看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很多都跌到了个位数。
你敢信?这可是在全球都稀缺的、手握海量现金流和顶级 AI 场景的“核心资产”。
而且,我们再换个维度看,你有没有想过所谓的“估值天花板”问题?
很多人觉得,宁德时代做到1.2万亿市值,已经很了不起了,对吧?
但你把它放到全球科技阵营里去比呢?
跟苹果(Apple)、英伟达(Nvidia)那些动辄十几万、二十万亿人民币市值的巨无霸一比,宁德时代是不是还像个“小个子”?
“宁王”如此,腾讯、阿里又何尝不是?
这就引出一个被市场忽略甚至遗忘的真相:中国核心资产的成长空间,其实远未封顶!
我们的市场纵深、我们的产业升级潜力,决定了这些“顶配”公司的估值锚,不应该只看当下,更应该对标它们未来在全球的终极地位。
所以,市场的短期波动,恰恰是这种“双重错误定价”,既低估了现在,又低估了未来的体现。
所以,你看那些“聪明钱”(南向资金)在干嘛?截至今年11月上旬,南向资金净买入1.3万亿港元。
他们就是在利用这种波动,系统性地收集这些“打折”的筹码。
但是,如果你以为中国核心资产的价值,仅仅在于“便宜”和“AI推动”,那就又有点片面了。
腾讯等独角兽企业真正的“价值”在于,它们正在从“商业巨头”进化为“国家战略的盟友”。
巨头们正把赚来的巨额利润,反哺到哪里去了?
投向“硬科技”,解决“卡脖子”问题;投向“基础科研”,夯实 AI 底座;投向“乡村振兴”,履行社会责任。
看明白了吗?
这形成了一种“双重强化”:既有“投资价值”(能赚钱),又叠加了“社会价值”(服务大局)。
这样的公司,它们的“护城河”就不再只是流量和技术,更是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同频。
这才是对抗所有不确定性的、上上等的“风险对冲”。
在一个风高浪急的时代,短期K线的波动根本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你要看清那些既能穿越周期,又能承载时代使命的中国核心资产。
因为中国资本的终局,永远是重赏那些能“创造价值”并“分配价值”(共同富裕)的力量。
当下的调整,也许恰恰是给长期投资者,布局核心资产的黄金窗口。
同 行 者 说
资本市场最慷慨的馈赠,往往藏在无人问津的低谷里。
真正的价值重估,不是在喧嚣中追高,
而是在共识形成前,看懂那些超越利润的战略布局。
当你把目光从K线上移开一点,
就会发现时代的脉搏正在以另一种节奏跳动。
企业的命运、产业的方向、国家的战略与资本的意志正在缓缓汇合,
像河流在冬季积蓄、等待春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