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田纪云:从12岁参军到58岁副总理,子女无一人从政

0
分享至

说起建国初期那批革命干部,很多人印象里都是戎马倥偬、出生入死的英雄形象。

田纪云这个名字,可能年轻人不太熟悉,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主管全国财经工作的那些年头,老百姓对这位副总理的评价就俩字——清廉。



12岁就扛起枪跟着共产党闹革命,58岁坐到副总理的位子,干了几十年国家大事,退休后子女却没一个沾官场的光。

这样的人生轨迹,在那个年代的高级干部里头,算得上独一份。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1929年,田纪云出生在山东泰安一个读书人家庭。

家里藏书不少,祖辈都是念过私塾的文化人。

按照正常轨迹,这孩子长大后怎么也该是个教书先生或者小买卖人。

谁能想到,时代的洪流会把一个书香子弟推向战场。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那年,田纪云才8岁。

他父亲是个有血性的读书人,看不惯日本鬼子在家乡作恶,扔下笔杆子就投奔了抗日游击队。

父亲临走前的背影,深深刻在这个孩子心里。

那个年代,家国情怀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能看见摸着的东西。

村子被日伪军扫荡,邻居家被烧成白地,同学的父亲被抓走再也没回来——这些事儿,都让小小年纪的田纪云明白了一个道理:国家不好,个人哪有安稳日子过。



1941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越来越频繁。

12岁的田纪云已经上了伪军的黑名单,因为他爹是游击队员。

有一天晚上,村里的地下党员急匆匆敲开他家门,说鬼子明天要来抓人。

当晚,田纪云就跟着联络员摸黑走了几十里山路,投奔到八路军后方兵站。

在兵站的日子很苦。

一个半大孩子,干的活儿可不轻松——给伤员送饭、帮厨房烧火、给战士们补衣裳、站岗放哨。

冬天山里冷得要命,穿的棉衣还是从缴获日军物资里找来的,脚上的布鞋补了又补。

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干活,晚上累得沾枕头就睡着。

有时候前线打仗吃紧,兵站里的人连着好几天吃不上一顿热乎饭。

1945年日本投降,16岁的田纪云正式入了党。

那时候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需要人照顾的孩子,而是能独当一面的革命青年。

解放战争打响后,他被调到负责解放区粮秣分配的岗位。

别小看这个工作,前线几十万部队吃喝拉撒,后勤供应要是跟不上,仗就没法打。

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战役,需要动员几百万老百姓支前。

田纪云当时的任务是担任联络员,在各个解放区之间协调粮食、弹药的调配。



那段时间他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骑着自行车在各个村镇之间跑,协调粮食征集、安排运输路线、统计物资消耗。

有一回,一批前线急需的粮食因为运输队伍遭遇国民党军袭击,被困在半路上。

田纪云接到消息后,连夜组织了一支小分队绕道护送。

那天晚上下着大雨,山路泥泞得马车都拉不动,他和几十个民工一起推着车走了一整夜,天亮前总算把粮食送到前线阵地。

战士们吃上热乎粥的时候,他累得坐在地上就睡着了。

战争年代的历练,让田纪云养成了实干的性格。



他从来不说漂亮话,也不喜欢做表面文章,认准的事情就埋头去干。

这种作风,后来贯穿了他整个从政生涯。

1949年新中国成立,22岁的田纪云被派往贵州整顿财政。

贵州当时是个什么情况?穷得叮当响。

国民党撤退时把能搬的都搬走了,留下一个烂摊子。

田纪云到任后,面对的是一堆乱账和空空如也的金库。



他在贵州一干就是二十年。

这二十年里,他从一个基层干部慢慢成长为财政专家。

贵州山区交通不便,他经常要骑着马或者步行去各个县里调研。

有些山区连路都没有,只能沿着山涧里的羊肠小道走。

当地老百姓生活困难,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尽办法从有限的财政收入里挤出钱来改善民生。

那个年代搞财政工作,最大的难处是钱少事多。

每年的预算都得精打细算,哪项支出都不能随便动。

田纪云有个习惯,每笔大额开支他都要亲自审核,看看这钱花得值不值。

有一次,某个部门申请一笔办公经费,他看了预算清单,发现里面包括给领导买高档茶叶的钱,当场就给否了。



他说:"老百姓喝井水,干部喝茶叶水就行,别搞特殊。"

贵州的这二十年,让田纪云对基层情况了如指掌,对财政工作的门道摸得清清楚楚。

更重要的是,他在这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为官理念——财政工作不是管钱那么简单,钱要花在老百姓身上,账要算得明明白白,不能让公款养闲人。

1969年,田纪云被调到四川。

四川那年遭了大水灾,财政困难得很。

他去了之后,一边组织救灾,一边想办法恢复生产。

四川是个大省,情况比贵州复杂得多,他在这里积累了处理复杂经济问题的经验。

1978年是个转折点。

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国家需要制定新的经济政策。

田纪云被调到北京,参与起草经济体制改革方案。

这时候他已经快50岁了,在财政战线上干了将近三十年。

他的特点是懂业务、不浮夸、敢讲真话。

在那些决定国家经济走向的会议上,他经常提出一些不太中听但很实在的意见。

1981年,田纪云出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兼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这个职务看起来不算高,实际权力可不小——全国的财经政策,都要经过这个办公室研究讨论。

他提出的一个观点在当时很有影响:"位置升了,不等于本事大了。"

意思是说,干部提拔了不能飘,还得继续学习,继续深入实际。

1987年,58岁的田纪云当选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全国财经工作。

这时候的中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

作为主管财经的副总理,他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当上副总理之后,田纪云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不怕收窄政府口袋,就怕民生裤腰带勒得太紧。"

这话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那个年代,各个部门都想多要钱,各级政府都想多留点财政收入。

他主张财政公开透明,该给老百姓的福利一分不能少,政府该紧的开支必须紧。

他力推市场经济改革,提出一个观点:"市场是手段,人民幸福才是目的。"

有些人搞改革,只看GDP增长,不管老百姓日子过得怎么样。

田纪云不同意这种做法。

他主持制定政策的时候,总要问一句:这个政策对老百姓有啥好处?会不会增加老百姓负担?

有一回,某个部门提交了一个税收政策调整方案,表面上看能增加财政收入,实际上是把负担转嫁给了普通消费者。

田纪云看完材料,把方案退了回去,让他们重新研究。

他说:"政府过紧日子是应该的,不能什么事都想着从老百姓兜里掏钱。"

1992年,田纪云主动提出退出财政口的分管工作,转而为经济体制改革建言献策。

那一年他63岁,正是干事的年纪,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要主动退。

他的解释很简单:"财政工作需要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我干了这么多年,该让贤了。"

说起田纪云的生活,用"朴素"两个字形容再合适不过。

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他搬了十几次家,住过的房子都是组织分配的,最大的一套也就一百多平米。

按照副总理的级别,他完全可以住更好的房子,可他从来没提过这个要求。

他给子女定下的"铁规矩"有三条:不准谈论工作上的事、不准找他要照顾、不准占用任何分配名额。

三个孩子大学毕业后,有的去兵团劳动,有的进国企车间当工人,没一个走上仕途。

朋友问他为什么不给孩子安排个好点的工作,他说:"别惦记官帽,多想着怎么立业。"

有一次,他二儿子所在的工厂效益不好,面临下岗。

有人劝他打个招呼,他拒绝了。

他对儿子说:"该下岗就下岗,自己想办法找活干,别指望我这个当爹的。"

儿子后来自己找了份工作,虽然不轻松,日子过得也算踏实。

田纪云退休后,把多年积攒的稿费全部捐了出去。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留给子女,他说:"人一旦把命交给党,就别计较位置,也别计较钱。

孩子们有手有脚,能养活自己。"

2025年,田纪云已经93岁。

这位从战火中走出来的老人,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全过程。

回顾他的一生,从12岁参加革命到退休,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他没有贪过一分公款,没有为子女谋过一点私利,没有利用权力为自己捞过任何好处。



他的三个子女,至今都在平凡岗位上工作,过着普通人的日子。

老大退休前是国企的工程师,老二干了一辈子技术工作,老三在普通单位做行政。

没有人因为父亲是副总理就飞黄腾达,也没有人抱怨过父亲不给他们铺路。

有记者采访过田纪云的子女,问他们对父亲有什么评价。

孩子们说:"我爸这辈子就是个工作狂,对国家尽心尽力,对家里要求严格。

小时候觉得他不近人情,长大了才明白,他是在给我们树立规矩。"

田纪云自己对这一生的评价很简单:"把青春交给了民族,把力气用在了工作上,没给党丢脸,没给老百姓添堵,够了。"

田纪云这个名字,对很多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能有点陌生,可他的故事却值得好好说说。

12岁扛枪打仗,一路从基层干到副总理,管了几十年国家财政大账,最后全身而退,子女平平淡淡过日子。

这种人生轨迹,在今天看来更显得难能可贵。

他用一辈子证明了一件事:共产党的干部,是可以做到一心为公、两袖清风的。

或许正是有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打下的底子,新中国才能走到今天。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毛主席登顶中山陵,脸色突变问了一个问题,书记把南京种满梧桐树

毛主席登顶中山陵,脸色突变问了一个问题,书记把南京种满梧桐树

浩渺青史
2025-11-14 20:35:56
提醒:这5种疾病,多晒太阳就能预防,别不信!

提醒:这5种疾病,多晒太阳就能预防,别不信!

DrX说
2025-11-14 14:00:05
豆芽立大功!新发现:豆芽竟能在36小时清除50%的肠道垃圾

豆芽立大功!新发现:豆芽竟能在36小时清除50%的肠道垃圾

涵豆说娱
2025-11-14 15:47:49
11月,这菜使劲吃,一补钾,二健脾,三强免疫,中老年人要多吃

11月,这菜使劲吃,一补钾,二健脾,三强免疫,中老年人要多吃

江江食研社
2025-11-14 12:30:09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华错误言行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华错误言行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界面新闻
2025-11-14 21:05:38
陪玩陪睡不够!集体开嫖、舔手指、目无王法,阴暗面彻底藏不住了

陪玩陪睡不够!集体开嫖、舔手指、目无王法,阴暗面彻底藏不住了

好贤观史记
2025-11-09 21:58:39
中苏分裂,苏联不打中国,压根不是因为怕了!真实原因令人胆寒!

中苏分裂,苏联不打中国,压根不是因为怕了!真实原因令人胆寒!

扶苏聊历史
2025-10-31 16:13:23
“没班味”大湾鸡爆红!给“鸡宝宝”庆功奖状已经在做了,走红背后:全员16岁以下,每天负重8公斤,最颠的动作都是自由发挥

“没班味”大湾鸡爆红!给“鸡宝宝”庆功奖状已经在做了,走红背后:全员16岁以下,每天负重8公斤,最颠的动作都是自由发挥

极目新闻
2025-11-14 22:27:23
8分13板4助!杨瀚森首秀打爆10号秀!差强人意!

8分13板4助!杨瀚森首秀打爆10号秀!差强人意!

贵圈真乱
2025-11-15 12:40:51
比缅北更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比缅北更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来科点谱
2025-10-24 09:25:32
11月14日俄乌最新:F-16击落苏-30?

11月14日俄乌最新:F-16击落苏-30?

西楼饮月
2025-11-14 18:05:03
11月14日俄乌:公正的回应

11月14日俄乌:公正的回应

山河路口
2025-11-14 18:51:04
快船双加时险胜!哈登41+14+11创纪录,状元16+5,祖巴茨全队第一

快船双加时险胜!哈登41+14+11创纪录,状元16+5,祖巴茨全队第一

鱼崖大话篮球
2025-11-15 12:59:13
赵露思原经纪公司银河酷娱发布最新声明

赵露思原经纪公司银河酷娱发布最新声明

鲁中晨报
2025-11-14 22:15:02
苏提达王后美翻了!一袭蓝色传统礼服又仙又美,国宴场合表现满分

苏提达王后美翻了!一袭蓝色传统礼服又仙又美,国宴场合表现满分

红袖说事
2025-11-15 12:22:18
一场0-2!让利物浦巨星彻底跌落神坛,斯洛特或弃用!

一场0-2!让利物浦巨星彻底跌落神坛,斯洛特或弃用!

李斄在北漂
2025-11-15 09:57:11
时隔12年再穿耐克,库里上脚科比6代Gigi配色

时隔12年再穿耐克,库里上脚科比6代Gigi配色

懂球帝
2025-11-15 09:48:06
一个不留!曼联明夏铁心清洗4大将 桑乔自由身离队巨亏上亿

一个不留!曼联明夏铁心清洗4大将 桑乔自由身离队巨亏上亿

雪狼侃体育
2025-11-15 14:18:42
全运会开幕式封神!导演不是张艺谋,竟是五度操刀春晚的他?

全运会开幕式封神!导演不是张艺谋,竟是五度操刀春晚的他?

策略剖析
2025-11-15 13:57:49
字母哥复出25+7+18雄鹿加时灭黄蜂 杯赛十连胜哈姆16连胜

字母哥复出25+7+18雄鹿加时灭黄蜂 杯赛十连胜哈姆16连胜

醉卧浮生
2025-11-15 11:53:22
2025-11-15 14:40:49
吕彏极限手工
吕彏极限手工
在极限条件下爆发出大智慧
894文章数 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杭州路边锁着一只神秘行李箱长达半年 共有三道密码锁

头条要闻

杭州路边锁着一只神秘行李箱长达半年 共有三道密码锁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争议!评委张艺谋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时尚
房产
健康

旅游要闻

“多点真诚,少点套路”,丽宁十八弯旁的两个观景台让人心生感慨

教育要闻

作文《做过最勇敢的一件事》火了,无视考试底线,老师却给了满分

冬天的“销冠”,已被羽绒服预定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