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有序运转,车间一派繁忙。位于渭源工业集中区内的渭源嘉佑饮片药业有限公司GMP车间里,工人们正熟练地进行中药材筛选与包装。而三年前,这里还是一家名为“三泰峰药业”的“僵尸企业”——厂房闲置,杂草丛生。
![]()
“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半年,这样的速度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公司副总经理张强指着崭新的生产线介绍。2023年2月,借助渭源县为企业专门开辟的“绿色通道”,该公司享受了从注册、环评到招聘的全流程“保姆式”服务,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入规的“渭源速度”。
这样的转型在渭源并非个例。2021年来,渭源县在推进“工业产业攻坚大突破年”过程中,全县共识别出26家“僵尸企业”,约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10.5%。县工信局负责人指出:“这些企业不仅造成土地、厂房等资源闲置,也积聚了地方金融风险,阻碍了经济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盘活‘僵尸企业’已迫在眉睫。”
![]()
渭源县积极融入全市陇中工业集聚区建设,着力做好“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的“五量”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全县闲置土地、厂房及生产要素成本,形成专题调研报告,精准制定分类处置方案。按照“做好减法、腾出空间、精准施策”的思路,明确七类盘活路径,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资产处置、土地再利用、招商引资、金融支持、社保与财税政策完善以及信用修复机制,全面推动企业重生,提升产业集聚与资源配置效率。
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成立工作专班,相关部门协同参与,强化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与企业服务能力。专门设立“僵尸企业”盘活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出台《渭源县重点僵尸企业盘活方案》,设立服务组,明确职责、凝聚合力,建立健全处置工作机制,为有序推进“僵尸企业”处置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
“我们围绕‘五量’精准施策,实行‘一企一策’,三年来已成功盘活23家‘僵尸企业’,重新利用闲置土地540.1亩、厂房及办公楼63.5万余平方米。”渭源县工信局负责人介绍。
盘活后,企业发展质效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已有12家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4家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晋升为亿元级企业,累计新增产值7.04亿元,带动就业超过1000人。
在伟盛药业的改造过程中,新入驻的甘肃鑫行药业科技负责人表示:“通过定制化处置方案,我们整体接手了这家停产六年的企业,目前生产经营已步入正轨,企业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
在原奔腾药业厂区,现代化的宽粉生产线高速运转,一派繁忙景象。该企业由2021年引进的甘肃世邦星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先租赁后收购的方式实现盘活。总经理郑旺斌介绍,经过几年发展,企业于2024年被认定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产值达到6000万元,并获得县强工业奖补资金25万元。目前,公司正力争年总产值突破8000万元。
嘉佑饮片公司生产负责人刘雪莲表示,企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已建成5000多亩中药材GAP基地,可生产20多种道地药材产品,日均产量达3万袋。
“十四五”以来,渭源县累计实施工业产业项目91个,完成投资50.3亿元,工业增加值从2020年的1.32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7.69亿元,增长5.8倍。
![]()
截止今年9月底,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40家,较2020年的9家增长4.4倍,亿元级企业实现从无到有、达到11家。目前,全县工业企业总数已达260家,渭源工业集中区成功晋升为省级开发区,全县强工业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
渭源融媒记者:王亚雄 漆曼莉
陈慧娟 杨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