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冬天 北京东城的一条胡同里 屋里灯光昏黄 一位穿着考究的中年男子坐在炕边 正和身旁的女人低声说着什么
“凤仙,我这次去天津,怕是回不来了。”
女子怔了一下 手上茶盏轻轻抖了一下 水洒在炕桌上
“你…要走了?”
“嗯。
走之前,得演完这出戏。”
这事儿要从一次“约会”说起 可不是普通的约会 也不是普通的人
蔡锷那会儿是民国的新贵 也是云南的都督 而他约会的对象 小凤仙 是北京八大胡同里最红的一位名角
![]()
可谁知道 这场看似风月的“出游” 后来竟成了颠覆政局的一步棋
当时全国风声紧
袁世凯在做什么?他正在悄悄复辟帝制
把民国搞成了“皇权回潮” 他还真不装了 直接开始筹备当皇帝
消息传到云南 蔡锷听了差点把茶杯砸了
可问题是 他人不在云南 他在北京
而且已经被袁世凯软禁许久 每天都有人盯着他 连信都不敢多写一句
没办法 他得想个法子走出去
![]()
于是 就有了那场“假戏真做”的风流故事
蔡锷和小凤仙的关系 是那个时候北京街头巷尾的谈资 可谁也没想到 这其实是蔡锷布的局
他故意在妓院出入频繁 表面上摆出一副“沉迷酒色”的样子 实际上是在掩护自己秘密撤离
小凤仙也不是省油的灯 她知书达理 脾气倔强 对蔡锷心生敬意 又懂得分寸
“你走吧,我配合你,”她说,“但你若真死在路上,也别怪我一生记你。”
1915年11月 蔡锷以“陪小凤仙出游”为名 离开北京 途经天津 突然消失
那段时间几乎没人知道他在哪里 偶尔听到消息也是支离破碎的
袁世凯听说蔡锷“失联”时 拍案而起:“糟了!”
![]()
果然 不久后 云南宣布独立 蔡锷出现在昆明 宣布组建护国军 讨伐袁世凯
这场战争 史书上叫“护国运动” 实际上 是一场拼命的豪赌
起初 蔡锷手上只有8000人 袁世凯那边呢?5万北洋精锐
可打起来之后 北洋军节节败退
特别是在泸州一带 蔡锷和唐继尧的部队配合得滴水不漏 北洋军被打得措手不及
局势急转直下
袁世凯开始慌了 他以为称帝能让人心归顺 没想到反倒成了众矢之的
1916年3月 他宣布取消帝制
![]()
两个月后 抑郁而终
这场争斗 蔡锷赢得漂亮 可代价也大
护国战争结束没多久 蔡锷就病倒了
那时候他才34岁 喉癌 已是晚期
有人劝他去日本治病 他也知道希望不大 但还是去了
在东京住院的那段时间 他身边只有一个人——潘蕙英
这是他后来的夫人 比他小13岁 出身名门 也是个有胆识的女子
当年在北京躲袁世凯的眼线时 她也出过不少主意
![]()
后来两人在云南成婚 生了三个孩子
可惜 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三年
蔡锷临终前 留下三件事
第一件 要政府妥善抚恤护国军阵亡将士
第二件 把他编写的《曾胡治兵语录》捐出去 供后人学习
第三件 不许厚葬
他说:“锷短命 未能尽力为民国 不足为后人效法”
他死后 北洋政府破例为他办了国葬 地点选在长沙岳麓山下
![]()
那天成千上万军民自发赶来送别 有的老兵穿着旧军服 有的学生流着泪念悼词
送葬的队伍从山脚排到山腰
而在日本 东京郊外的医院病房里 潘蕙英剪下了他两缕头发
一缕编进自己发间 发誓终身不嫁
另一缕 她托人送回湖南 给了刘侠贞
刘侠贞 是蔡锷的原配
当年蔡锷家贫 靠刘家的资助读书 刘家本来是把大女儿许给他 结果大女儿嫌贫拒婚 小女儿刘侠贞站出来说:“我嫁。”
婚后两人感情一直很好 虽然长期分居 但刘侠贞从未有怨言
![]()
蔡锷去云南后 她知道自己帮不上忙 主动留在湖南照顾老母和孩子
等她听说丈夫病逝消息时 人已经在日本下葬了
她守寡终生 没再改嫁
还有一个人 也没有忘记蔡锷
就是小凤仙
她后来离开了八大胡同 先后嫁过人 过得并不富裕
晚年患上老年痴呆 但始终记得一个名字:“蔡锷”
1954年 她临终前嘱咐养女:“把他的照片放我棺材里。”
![]()
照片保存得不好 已经泛黄 她还是轻轻贴在胸口
从那以后 再也没人叫她“名角小凤仙”。
参考资料:
李剑农,《蔡锷年谱长编》,岳麓书社,1991年。
唐德刚,《袁氏当国》,三联书店,1998年。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蔡将军传》,中华书局,1987年。
刘统,《护国战争实录》,人民出版社,2012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民国人物传 第1卷》,中华书局,2007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