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 个很“旺自己”的说话方式,照着做,真的会变好运!

0
分享至

你是一个喜欢与自己对话的人吗?有人也许会说是,有人会说不是,但事实上,我们与自己的对话发生在时时刻刻,它有时影响着我们的行动,有时是脑海中的“左右互搏”,有时是自我劝慰,而有时是抽象的呐喊……

不过,你知道吗?我们与自己的对话方式,不但左右了我们的行动,还影响了我们的性格。

心理学中有一个“自我对话(self talk)”的概念。有研究证明,自我对话在人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的自我对话对大脑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当自我对话更多地表达支持性内容时,个体的焦虑水平会有效下降,更善于做决策;而当自我对话呈现消极模式时,人的焦虑抑郁水平会上升,会影响我们的独立决策能力。

种种迹象表明,语言对我们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要更大。一些自我对话中惯性的用词,可能会对我们的人格模式产生不小的影响。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改变“‘应该’陈述”

很多时候,我们在与自己对话时,会情不自禁地用上“应该”这个词。比如“这次考试我应该考得更好一点”“我今天早晨不应该迟到”等。

但事实上,“应该”和“不应该”的背后,潜藏着一丝对自己、对他人的否定意味。比如“我不应该迟到”背后的意思,就是“我做了错误的事情”;“我应该考得更好”的背后,就是“我没有做到”。

但是,生活中的大部分事件,往往只是值得优化,不至于被否定。换个说法,往往会让我们更加自信。比如将“我不应该迟到”替换为“我可以到得再早一点”,将“我应该考得更好”替换为“我的成绩有进步余地”等。

当你用正面陈述替换掉“应该”,也就去掉了自我对话中的部分消极暗示,以及自我否定意味,这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积极。

多用朴实、接近事情本质的词

进行描述

语言有时是一种天然陷阱。有些我们惯常使用的词,对我们的心灵起着一些难以察觉的暗示作用。

比如我们常说的“刷题”,将普通的“做题”当成了一种停不下来的机械性动作,讲求大量重复,所以提起来的时候就会感到压力;

再比如“跑项目”,跑这个字天然带有一种急迫和高压感,让人觉得时间紧任务重,诱发焦虑;

还有形容内在环境的“抗压”,把压力当成一种需要去对抗的存在,说一个人“抗压力不行”,其意就是对其能力的否认。

神经语言学研究表明,词语不仅承载意义,还能激活大脑的情绪反应区。尤其是带有负面色彩的词汇,能诱发人更强烈的注意和情绪反应。相反,如果我们将这类象征着“程度”和“强度”的暗示去掉,用更加朴实并接近本质的方法去描述任务,反而可以让我们的焦虑反应和负面情绪下降。

比如,将“刷题”还原为“做题”,将“跑项目”回归为“做项目”,将“抗压”描述为“应对压力”或“管理情绪”……你会发现,使用理性化用词之后,任务回归了本质,面对很多事情的压力感变小了,对于完成任务的抗拒心理也变轻了。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戒掉

带有“强制性要求”意味的词

有时候,为了 push 自己,或让自己更有动力,我们会习惯性地使用“我必须”“一定要”等说法。但事实上,这类用词不但不能让我们更有积极性,反而会让我们的积极性消失。

因为这类有强制性意味的词的背后,是一种“不这样就不行”,这种非此即彼的极端感,会降低我们认知的灵活性,让我们潜意识里将这件事归于一种“威胁”,而不是一件平常意义上的事务。

反之,用温和、开放的方式描述任务,会让任务更多地回归本质,也在感受层面给我们更多的选择空间。

比如,与其说“我今天一定要跑完 5 公里”,不如说“我今天试试能不能跑五公里”;告诉自己“我今天必须早睡”,不如说“我今天早睡看看”。

这种相对开放的句式会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这件事并不“危险”,它有一定的容错能力。随着心理负担的减轻,大脑的回避机制也不再被激活,你会发现行动起来更加轻盈了。

避免“刻板用词”

刻板用词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贴标签”,它会强化一些不合理的自我认知,设定自我能力边界,比如 “我天生内向” 会让人主动回避社交场景,丧失成长机会;“我很笨” ,会让人丧失学习热情,削弱自我潜能。

此外,标签带来的“自我设限”还会削弱行动动力,比如 “我不擅长学习” 会让人放弃尝试新的学习方法;“我体力差”,会让人主动规避需要运动的场合。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认为,我们不能控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挫折,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对于这些挫折的看法,进而控制从这些想法而来的情绪。也就是要限制自己的“非理性认知”。

“贴标签”就是一种非理性认知,它会通过一系列复杂反应影响我们的人格模式。这种自我叙事看似在心态上给我们自己免责,其实会诱发更严重的问题。

所以,与其把在社交场合胆怯归因为“我天生内向”,不如实事求是地告诉自己“我在这次社交中没有发挥好”;将考试失利归因为“我不擅长学习” ,不如直接对自己说“我没发挥好”。勇敢地承担责任,学会利用理性叙述,剥离幻象直面事实的本质,是让自己变好的第一步。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转换对自己的“代称”

在自我对话中,你用什么样的人称称呼自己?是“我”“你”,还是“他”?

心理距离理论认为,自我对话中的人称代词选择,反映了自我认知的视角的心理距离,直接影响情绪调节效果和行为决策。

当我们使用第一人称来自我对话,描述任务时,因为视角贴近自我,会让我们的感受更为直接,比如当我们告诉自己“我好焦虑”时,会直接强化焦虑感受;而当我们说“我好开心”时,同样也能强化正面情绪。用“我”来自我描述时,我们更关注自身感受和当下状态,适合自我反思,但可能加重负面情绪内耗。

第二人称“你”,是一种抽离式的自我对话。这种自我客体化的视角,可以拉开心理距离,降低情绪冲动。比如,当我们受到情绪冲击时,可以对自己说“你可以冷静下来”。同时,“你”带有一定的自我督促意味,更利于理性分析问题和执行计划。

有研究表明,当我们使用第三人称(如“TA”或自己的名字)进行自我对话时,大脑中负责理性决策的区域活动加强,这也意味着,用第三人称自我对话,可以通过更加抽离的视角实现情绪调节。比如,当你感到焦虑时,可以尝试使用“×××,别害怕/你可以”,来减少情绪应激。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有人说,我们自以为是语言的主人,但事实上,我们有时会变成语言的“囚徒”。

确实如此,很多时候,语言习惯确实在左右着我们的做法、性格,甚至人格模式。所谓“当一个种族的文字里没有‘雪’的时候,他就很难理解这种冰凉的事物”,当你的内在语言里没有积极的话语时,你也很难理解积极真正的含义。

我们无法左右客观世界,也无法决定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从改变自我对话时的语言开始,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加宁静、平和,甚至积极的心理空间,进而构建一种更为积极乐观的人生。

参考文献

[1]《伯恩斯情绪疗法》戴维·伯恩斯著 庄仲华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拆除你的情绪地雷》阿尔伯特·埃利斯著 赵菁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3]这个邪门的说话习惯,竟然能帮你战胜拖延Ele知我心理

[4]Trope, Y, & Liberman, N. (2003).Temporal construal. Psychological Review, 110(3), 403-421.

[5]Liberman, N, Trope, Y., & Stephan, E. (2007).The effect of temporal distance on level of mental constru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3(1), 37-45.

[6]Hatzigeorgiadis, A., Zourbanos, N., Galanis, E., & Theodorakis, Y. (2011). Self-talk and sports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6(4), 348-356.

[7]Kross, E., Bruehlman-Senecal, E., Park, J., Burson, A., Dougherty, A., Shablack, H., ... & Ayduk, O. (2014). Self-talk as a regulatory mechanism: how you do it matter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6(2), 304.

策划制作

作者丨吴爱喜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策划丨杨雅萍

责编丨杨雅萍、王梦如

审校 | 徐来、张林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沉默48小时后,人民日报震撼发声,中方召见日本大使,高市输定了

沉默48小时后,人民日报震撼发声,中方召见日本大使,高市输定了

博览历史
2025-11-15 21:36:42
问界“车皇”要来了!M9加长版曝光,造型更加豪华大气,瞄准超豪华市场

问界“车皇”要来了!M9加长版曝光,造型更加豪华大气,瞄准超豪华市场

车东西
2025-11-14 20:50:15
日本开始后怕,放低身段求和,因为中国手里还有王炸未出!

日本开始后怕,放低身段求和,因为中国手里还有王炸未出!

观星赏月
2025-11-15 14:20:44
针对高市早苗,洪秀柱、马英九发声

针对高市早苗,洪秀柱、马英九发声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15 17:51:21
尼日尔撕毁4亿美元合同,驱逐中国高管,我方暗藏后手,给它狠狠教训

尼日尔撕毁4亿美元合同,驱逐中国高管,我方暗藏后手,给它狠狠教训

诡谲怪谈
2025-04-30 23:32:55
中国古墓里出土2000多年前“房中术”,因男女之事太羞涩不敢公开

中国古墓里出土2000多年前“房中术”,因男女之事太羞涩不敢公开

芊芊之言
2025-11-14 21:21:23
全球首发!新机官宣:12月5日,正式发布上市!

全球首发!新机官宣:12月5日,正式发布上市!

科技堡垒
2025-11-14 09:48:38
高盛调研曝光 9 家中国巨头 抢跑人形机器人 2026 量产见分晓

高盛调研曝光 9 家中国巨头 抢跑人形机器人 2026 量产见分晓

易昂杨
2025-11-14 10:32:23
对日发出最严厉警告后,中国第一记惩罚重拳到来,日方措手不及

对日发出最严厉警告后,中国第一记惩罚重拳到来,日方措手不及

肖兹探秘说
2025-11-15 13:06:26
4周实现100%清除肿瘤!国研GC101疗法重击脑瘤、肺癌、黑色素瘤等

4周实现100%清除肿瘤!国研GC101疗法重击脑瘤、肺癌、黑色素瘤等

无癌家园i
2025-11-14 16:52:29
谁懂啊?铁西万象汇突然关了这么多店?

谁懂啊?铁西万象汇突然关了这么多店?

沈阳公交网小林
2025-11-16 00:10:19
待遇最好的起义国军中将,住王府参加开国大典,嫌官小生事判死缓

待遇最好的起义国军中将,住王府参加开国大典,嫌官小生事判死缓

文人相爱A
2025-11-16 06:03:54
被快船各种打爆!后场新星担任独行侠先发控卫后的同样效果不佳?

被快船各种打爆!后场新星担任独行侠先发控卫后的同样效果不佳?

稻谷与小麦
2025-11-16 01:23:02
何超莲窦骁俩人出席卡地亚晚宴时,男帅女美,看着好养眼,好搭啊

何超莲窦骁俩人出席卡地亚晚宴时,男帅女美,看着好养眼,好搭啊

小椰的奶奶
2025-11-15 12:08:43
遗憾!山东三人男篮遭双杀,屈居亚军,14中0辣眼睛,8强排名出炉

遗憾!山东三人男篮遭双杀,屈居亚军,14中0辣眼睛,8强排名出炉

萌兰聊个球
2025-11-15 21:03:55
无语!越南爆冷输球,熊猫杯乱套国足若赢韩国四队将同分争出线战

无语!越南爆冷输球,熊猫杯乱套国足若赢韩国四队将同分争出线战

格斗社
2025-11-15 20:54:53
全运会广东女篮夺冠,宫鲁鸣眼光独到,500万合同或成泡影

全运会广东女篮夺冠,宫鲁鸣眼光独到,500万合同或成泡影

小偀说故事
2025-11-16 05:20:49
前法国国脚:姆巴佩踢了一场就走,队友恐怕厌倦了他获得的特权

前法国国脚:姆巴佩踢了一场就走,队友恐怕厌倦了他获得的特权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6 00:00:30
“天上人间”的瓜!

“天上人间”的瓜!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14 07:57:34
盲眼龙婆重返人间,带来2025惊天预言!世界末日真的会到来吗?

盲眼龙婆重返人间,带来2025惊天预言!世界末日真的会到来吗?

飞云如水
2024-11-15 23:16:08
2025-11-16 07:40:49
科普中国 incentive-icons
科普中国
中国科协科普工作官方微平台
11512文章数 9837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作价14亿元 宝能深圳160套房产遭中信信托挂牌处置

头条要闻

作价14亿元 宝能深圳160套房产遭中信信托挂牌处置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健康
教育
房产
公开课

艺术要闻

她从教师岗位退休,却在画布上开始了第二次人生!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教育要闻

对巴黎公社历史有深入研究的数学家、作家、著名大学教授逝世,享年71岁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