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邦食品(002124):预重整中的“猪周期”幸存者与翻身仗
本文首发日期:2025年11月14日
一、公司基本面:养猪巨头的债务泥潭与自救博弈
天邦食品的生意经可概括为“养猪业务扛大旗,食品加工拖后腿,预重整搏生死”。用大白话解释,它的核心业务分两块:
生猪养殖:你餐桌上的猪肉、菜场里的排骨,可能就来自天邦的猪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生猪463.73万头(全国上市公司排名第6),收入60.85亿元(占比约63.82%),是公司的“吃饭家伙”。但猪价低迷(2025年Q3商品肥猪均价仅12.80元/公斤),养殖业务毛利率承压。
食品加工:火腿肠、预制菜里的猪肉原料,由天邦的加工厂供应。2025年H1该业务收入15.60亿元(占比约33.25%),但毛利率为负,长期拖累业绩。
护城河与风险点:
规模优势:生猪出栏量居行业前列,在安徽、浙江等区域市占率第一;拥有“猪舍智能化精准环境控制系统”等技术专利。
全产业链布局:从养猪到屠宰、加工一条龙,但食品板块尚未盈利。
阿喀琉斯之踵:2025年Q3单季亏损9248万元(同比暴跌118.48%),资产负债率高达70.27%,货币资金覆盖流动负债仅3.24%,偿债压力巨大。
成长潜力:
短期看,预重整若成功可削减债务(已引入建发股份等战略投资人);长期看,猪周期回暖或带动盈利修复,但食品业务扭亏道阻且长。
行业排名:
生猪养殖规模居A股上市公司第6位,但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67.19亿元(同比-5.98%)在行业中规模偏小,净利率3.86%远低于头部企业。
二、市场标签:题材务实但业绩承压
概念标签:
猪肉概念(生猪出栏量行业前列)
预制菜(食品加工业务延伸)
重整预期(预重整进行中)
元宇宙(跨界概念,但业务关联度低)。
需警惕的是,标签热度与业绩严重脱节,2025年Q3扣非净利润亏损1.14亿元。
实控人:无国资背景,股权分散;预重整由法院与管理人主导,产业投资人建发股份(通过建发物产)拟入股。
股东阵容:前十大股东中无社保、证金现身;2025年Q3股东户数8.23万,筹码分散。
资本动作:近三年无分红,副总裁严小明2025年9月离职,管理层稳定性存疑。
关键数据(2025三季报):
营收67.19亿元(同比-5.98%),净利润2.60亿元(同比-80.65%),但扣非净利润仅1.26亿元(同比-5.62%),净利率3.86%(同比-79.48%)。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70.27%(行业偏高),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3.24%;经营现金流净额/流动负债比值持续为负,造血能力不足。
退市风险:若重整失败,可能触发破产清算,但当前营收规模超60亿元,净资产为正,短期无退市压力。
行业对比法:
养殖行业PE中位数约20倍,天邦当前PE(TTM)16.93倍,低估15%;PB 1.62倍接近行业均值(约1.8倍),估值合理。
资产价值:
产能重估:养猪场、屠宰线重置价值难量化,但全产业链布局赋予溢价。
历史百分位:股价2.87元处于52周区间(2.66-3.66元)的30%分位,近3年低位。
合理市值预估:
基于2025年预测净利润3亿元(假设重整成功),给予15倍PE,合理市值45亿元(当前63.77亿,高估42%)。
建仓买入价:2.3-2.5元(对应PB 1.3倍,重整失败悲观情景)。
止盈卖出价:3.5-4.0元(需重整成功+猪价反弹至成本线以上)。
当前价格分位:2.87元处于近3年30%分位(安全边际一般)。
后期走势推演:
乐观情景:2026年H1重整落地,债务削减,猪周期回暖,市值看80亿元。
悲观情景:重整失败+猪价阴跌,股价破2元并濒临退市。
关键信号:法院重整裁定书、猪价走势、建发股份入股进展。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告及权威平台(证券之星、澎湃新闻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天邦食品的赌局不在猪价在重整,老铁们需清醒认识:赌赢了喝汤,赌输了可能埋单!
一年一倍者众,三年一倍者寡。
努力追寻一条成熟、稳健低回撤、可持续、可传家的投资之道,穿越牛熊,穿越周期。
免责申明:
1,本公众号仅是记录个人复盘笔记,本文的一切内容仅为分享交流,不构成任何实际操作建议,投资者如据此交易,风险自担,盈亏自负;
2,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请为你的投资决策负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