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
![]()
在全球绿色转型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航空业减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航空业碳排放占全球总量的2%-3%,作为航空业实现减排目标的核心路径之一,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获得高度关注。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相关课题组近日发布了《点燃 SAF 市场: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规模化发展政策路径》研究报告,提出六大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中国拥有发展SAF的天然优势,包括充足的餐厨废油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循环经济体系的持续完善等,均为相关产业技术路径提供了原料保障。然而,在产业发展初期,国内SAF成本长期高企,2024年试点阶段曾一度超过每吨2万元,不仅显著高于传统航油价格,也高于欧美SAF价格水平。高价格带来市场需求不足,生产企业进入了典型的“成本—需求”相互制约的困境。
针对上述瓶颈,报告提出六大政策建议:第一,加强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掺混目标,稳定SAF市场需求;第二,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分担SAF“溢价”;第三,将SAF纳入政府绿色采购强制目录;第四,构建SAF长期采购协议与市场化定价机制;第五,优化供应链成本与效率;第六,建立与国际接轨的SAF标准认证体系。
报告指出,短期看,明确的掺混目标与政府绿色采购将为市场提供稳定需求,市场化的溢价分担机制将降低航空公司成本压力,推动SAF从试点走向常态化应用。中期看,长期采购协议与定价机制将稳定生产商预期,促进产能扩张与技术进步,SAF成本将逐步下降,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长期看,随着相关前沿技术的成熟与规模化应用,SAF将实现与传统航油平价竞争,成为航空燃料的主流选择,为航空业减排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智渊表示,中国目前已实现SAF的常态化应用,并成立产业联盟,为SAF推广奠定了一定产业基础。通过适航审定机制,我国已确保SAF的质量安全。多路径工艺技术取得突破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以及可持续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为规范产业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
他指出,当前制约中国SAF发展的核心依然是成本过高的问题,亟需强化政策统筹、推动技术突破,并构建覆盖原料、技术、生产和应用端的完整产业链生态。
国泰航空中国内地公共事务及品牌营销总经理孙悦怡介绍,国泰航空是亚洲地区较早提出碳中和时间表的航空公司,将SAF列为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关键抓手。目前国泰航空已在香港、洛杉矶、伦敦、新加坡等多个航点推进SAF加注,并携手中石化、中航油、空客等上下游企业以及多所高校,推动国产SAF创新与应用落地,为全球SAF产业生态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中,绿色转型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在航空业绿色转型体系中,SAF处于关键位置。当前SAF产业尚处早期阶段,技术、成本、规模等方面存在明显压力。但正因如此,更需要政产学研持续深入推动。
专家普遍认为,在多方协同推动下,中国SAF产业正迎来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窗口期,有望为中国航空业迈向净零排放提供重要动力,也将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方案。
原标题:《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如何突破发展?智库报告呼吁加强战略规划和政策支持》
栏目主编:樊江洪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张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