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网友的一通舆论狂轰滥炸,我们可能根本不会知道:一个跑到中国来义务办展、传播中国抗战历史的法国人,竟然在成都小区里,被几个居委会成员打着"自律"的幌子层层设卡、强行收费、连续骚扰,直到把人逼到社交平台上发声求救。
马库斯,这位来自法国的国际友人,为了传播他外祖父留下的珍贵影像——600多张日军侵华罪证照片,不远万里来到成都,创办了名为“和平小屋”的公益展馆。展品无一不是历史的证词,是为让人记得伤痛、敬畏和平。
![]()
而成都一些人给这位“和平使者”的回报,是打着“自律委员会”旗号的收费单、是一再纠缠的骚扰、是深夜带着酒气上门“道歉”的骚动。
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整个和平小屋还没正式运营,就遭遇了一场明显带有蓄意破坏性质的“车祸”:一名自称“自律委员”的贾姓女子,直接开车碾压展馆门前刚装修完的木质地板。事后不仅拒绝赔偿,连一声道歉都不愿给。
![]()
一个外国青年,带着祖辈拍下的淞沪会战遗照,跑来成都搞公益展览,建了个和平小屋。不卖门票,不收钱,只想告诉世界,日军曾在这片土地上干过什么。他没赚一分,却被人盯上了门口几块木板地,几百块管理费,仿佛被当成了砧板上的肥肉。
开业前,贾女士就上来挑事,一脚把刚铺的木板压烂,差点把志愿者的老母亲撞进医院。你以为她是手滑?不好意思,报警了四次,调解了两次,贾女士连句“对不起”都没松口,还摆出一副“我就这样,你能拿我怎么样”的德行。
![]()
她的伙伴杨某更不客气,张嘴闭嘴都是“交钱,不然你这店别想开”。
一个来宣传反战记忆的公益展,被一个没有合法资质的“自律委员会”明目张胆勒索,这不光是脸面问题,是底线问题。
![]()
贾女士他们凭什么这么嚣张?原因就在那个小区自治小组。没资质,不备案,靠一张嘴横行小区多年,惯得他们觉得连外国友人也能随便“收编”。
事发后,马库斯的团队并没有第一时间大闹,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报警、调解、沟通。警方来了四次,社区调解两次,但对方始终一副“我行我素”的姿态,甚至半夜11点还带着酒意上门“拜访”,让人不禁质疑这到底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变相滋扰。
![]()
所谓“自律委员会”的面目也在这次事件中彻底暴露:既没有法律资质,又没有收支制度,却擅自制定收费“公约”,动辄800元一个月的所谓“占道费”,全无依据。说白了,这不是自治,是明抢。
整个和平小屋事件的本质,其实不仅仅是一次基层治理的失控,更是一场赤裸裸的道德塌方。一群以社区名义自居的“管理者”,不仅没有尊重公共服务、公益空间,还想方设法从一个毫无盈利、义务办展的外国人身上捞好处。这已经不是脸皮厚的问题,而是三观出了问题。
![]()
要不是马库斯忍无可忍、公开发声,舆论压境,我们甚至看不到成都官方后续迅速介入、书记停职、社区道歉这样的反应。
![]()
而这背后的代价,是一个国际友人对中国基层治理形象的质疑,是全国公众对地方执行力与公平正义的愤怒,是原本传播中国苦难史的一场大义之举,险些被少数人的私利搞成国际笑话。
![]()
你可以说马库斯不懂中国国情,但你不能否认,他比某些身在其位者更明白什么叫责任、什么叫良知。他把自己的时间、资源、精力都投进了这个国家的公共记忆建设中,换来的却是一通“踢皮球式”的刁难和非难。
有些人可能觉得,事情闹大了,道个歉、停个职,舆论就会过去。但别忘了,这种用权力“变现”、用组织名义“圈地”的模式,在很多地方也许不止一次、不止这一例。只是这次,撞上了一个愿意死磕到底、不肯妥协的马库斯。
![]()
真正值得反思的,是为何一个外籍人士要为我们守护的历史奔走受累,而我们自己却放任某些“土霸王”在门口撒野?为何传播爱国主义的空间成了某些人眼中的"收费敛财点"?
为何我们的基层治理,在面对这样一起明显的道德与制度冲突时,反应的第一机制不是保护正义,而是“调和矛盾”?
![]()
马库斯最终表示,愿意继续留下来,把和平小屋办下去。他选择了相信这片土地上仍然有更多正义与良善。
但我们也必须回应他的信任:不仅要还他一个清白,还要借这次事件彻底清理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自治组织”,真正让公益空间回归公益,让历史记忆不再被私利侵蚀。
![]()
和平,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与血汗换来的。而要守住和平的尊严,首先就不能对“和平小屋”这样的恶意刁难沉默以对。
网友骂得不是一个贾女士,而是一群靠“自封”坐地要钱的土霸王。更可笑的是,社区书记李某居然喝了酒,深夜11点半带着贾女士去人家家门口“道歉”。这不是调解,是骚扰,是赤裸裸的站队。你要是真心协调,白天干嘛去了?喝了酒才突然想起人民群众来了?
![]()
真正令人心寒的,不是贾女士一个人的无理取闹,而是当这些小组织绑上了“基层自治”的标签后,就成了没人敢碰的雷区。连法国人都被逼到网上求助了,本地居民还能指望什么?
你可以说马库斯幸运,毕竟他火了,舆论支持他,网友保护他,政府最后出面了。但还有多少个和平小屋,没有话语权?没有视频平台?也许就被这群人压下去了。
![]()
这事最应该被追问的不是贾女士,而是她背后的那套“自治流程”:谁能成立“自律委员会”?有没有监管?他们的收费行为有没有财务审计?有没有换届机制?谁来监督他们在社区里一言九鼎?
这事不能就这样算了。不能因为对方赔了钱、录了视频、发了道歉,就算了。如果没有那几万网友怒吼,没有媒体跟进,没有马库斯身份加持,和平小屋今天可能早关门了,马库斯说不定已经被骂走了,贾女士和杨某还在敲下一个人的门。
![]()
这场“调解”最终的结果,是书记被停职,贾女士被约谈,赔偿协商在派出所进行。官方通报措辞克制,但舆论早已沸腾。网友不买账的不是形式上的道歉,而是长年累月“社区自治”变异后的那股子土权力腥味。
和平小屋这事看起来结束了,实则才刚开始。这件事提醒我们——在一些基层自治组织里,自治已经变了味。从“居民共治”成了“谁声大谁说了算”,从“为人民服务”变成“拿人民当提款机”。
![]()
你不交钱?那我就让你开不了门。你说我没资质?我有人。我是书记的熟人,我代表居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